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新消費與技術驅動冷鏈物流步入新的發展時代

發布時間:2018-05-07 09:10:53 百家號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消費升級、技術創新與(yu) “互聯網+”的影響下,冷鏈物流正步入一個(ge) 新的發展時代。

伴隨經濟發展以及民眾(zhong) 生活水平提高,消費不斷升級,居民越來越重視生態、綠色、安全消費,對高品質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的需求日趨旺盛,對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也更為(wei) 關(guan) 注,這給冷鏈物流行業(ye) 的發展帶來了機遇。《2018年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發展報告》的數據則顯示,2017年我國冷鏈物流得到較快地發展,當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總額達到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7.6%,占全國物流總額的1.58%;冷鏈物流總收入達到2400億(yi) 元,增長10%;冷鏈物流倉(cang) 達到1.1937億(yi) 立方米,同比增長13.7%,約4775萬(wan) 噸,同比增長13.7%;冷藏車預計達到13.4萬(wan) 輛,全年增加1.9萬(wan) 輛,同比增長16.5%。

“民眾(zhong) 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推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冷鏈物流市場的需求在不斷增長,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德利得物流總公司運營總監惲綿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冷鏈物流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消費理念、消費主體(ti) 、消費需求相比過去都在改變,這也對冷鏈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惲綿同時表示,技術創新也推動著冷鏈物流的發展。

新消費下的新變化

消費的不斷升級推動居民的消費結構由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消費、由產(chan) 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由規模化消費轉向個(ge) 性化的品質消費,這也推動著冷鏈物流的不斷變化。

“新的時代來了,新的消費來了,新的消費具有哪些特點?我認為(wei) ,所有的消費者更加個(ge) 性化,更加注重客戶體(ti) 驗,更加注重享受。”在談及當前消費升級下冷鏈物流的變化時,凱雪冷鏈董事總經理唐新宇表示,現在的消費者不再僅(jin) 僅(jin) 關(guan) 注能吃飽,還要吃的健康,同時更加注重時效性,在新的消費業(ye) 態下麵,每個(ge) 消費者都更加注重健康、時效。

“政策環境、營商環境、消費者和消費場景、競爭(zheng) 環境、模式和技術都在改變。”在闡述冷鏈物流發展變化時,华体会登录界面冷鏈委秘書(shu) 長秦玉鳴指出,當前政府對冷鏈物流的關(guan) 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因勢利導的出台了多項冷鏈政策;消費的主力從(cong) 60後、70後慢慢變成了80後、90後甚至95後,他們(men) 的消費需求是對品質、品牌的要求更高,對優(you) 質食品的價(jia) 格也不敏感;越來越多的生產(chan) 企業(ye) 開始獨立冷鏈物流,企業(ye) 物流社會(hui) 化,資本方高度關(guan) 注冷鏈行業(ye) ,加大了冷鏈產(chan) 業(ye) 投入;行業(ye) 模式創新不斷提高,物流企業(ye) 往供應鏈企業(ye) 轉型,提供更多附加值服務;新技術和物聯網開始賦能冷鏈這個(ge) 行業(ye) ,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材料進入這一領域,很多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借助冷鏈物聯網增加品牌附加值等,都是冷鏈物流行業(ye) 非常明顯的變化。

冷鏈物流的這些變化也使得行業(ye) 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業(ye) 界分析指出,特別是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湧現與(yu) “互聯網+”概念的延伸,大數據、雲(yun) 平台、新技術等諸多方麵正在不斷影響和改變冷鏈物流行業(ye) ,“互聯網+冷鏈物流”產(chan) 生的化學反應正逐步形成,冷鏈物流呈現智能化、平台化、專(zhuan) 業(ye) 化、資源共享化的特點,正在步入智慧冷鏈物流時代。

順豐(feng) 集團冷運事業(ye) 部總裁Willam E.O Brien認為(wei) ,麵對新零售、新需求,冷鏈行業(ye) 發展需要有平台,需要有數據,來構建一體(ti) 化的解決(jue) 方案,要實現客戶、客戶的客戶和冷鏈企業(ye) 實現多贏,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基於(yu) 大數據的優(you) 化,隻有通過優(you) 化才能降本最終實現各方增效。

京東(dong) 物流冷鏈總負責人暴景華同樣表示,在今後所有的冷鏈物流建設過程中要圍繞三點,第一個(ge) 是短鏈;第二個(ge) 是智慧;第三個(ge) 是共生。暴景華同時提出,“零售即服務”,最終冷鏈物流建設一定是以客戶為(wei) 中心,以科技為(wei) 驅動。

企業(ye) 加速布局

麵對巨大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多的企業(ye) 不斷創新模式加快對冷鏈物流的布局,借以搶占先機。一方麵,冷鏈宅配、生鮮供應鏈、冷鏈資源交易平台等模式不斷湧現,部分冷鏈運輸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開始向綜合冷鏈物流服務商轉變。另一方麵,專(zhuan) 業(ye) 化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ye) 逐步走向規模化、集團化、網絡化,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朝著服務細分、跨界競爭(zheng) 、全網布局的方向邁進。

以順豐(feng) 為(wei) 例,在其業(ye) 務多元化的方向中,冷鏈就是其中重要一項。順豐(feng) 不僅(jin) 成立了專(zhuan) 門的冷運事業(ye) 部,還將冷運業(ye) 務作為(wei) 未來的戰略性業(ye) 務進行發展。順豐(feng) 控股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順豐(feng) 控股冷運網絡覆蓋104個(ge) 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51座食品冷庫、108條食品運輸幹線,3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幹線,貫通東(dong) 北、華北、華東(dong) 、華南、華中核心城市。食品冷庫運營麵積22.4萬(wan) 平米,醫藥冷庫2.4萬(wan) 平米,冷藏車916台,其中經過GSP認證車輛244台。公司全年冷運食品與(yu) 醫藥業(ye) 務高速發展,不含稅營業(ye) 收入達22.95億(yi) ,同比增長59.70%。

又比如蘇寧物流,其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武漢、成都、沈陽、西安8個(ge) 城市完成了冷鏈倉(cang) 的布局,並於(yu) 近期正式啟動運營。蘇寧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蘇寧物流將繼續深化倉(cang) 配一體(ti) 化網絡,今年還將在全國不斷擴大冷鏈倉(cang) 規模。截至目前,蘇寧物流龐大物流鏈已經涵蓋倉(cang) 儲(chu) 及相關(guan) 配套總麵積628萬(wan) 平方米,擁有快遞網點近20000個(ge) ,物流網絡覆蓋全國352個(ge) 地級城市、2810個(ge) 區縣城市。蘇寧物流新開的八座冷鏈倉(cang) 均采用B2B店配和B2C客戶包裝發貨模式,滿足蘇寧生鮮、蘇寧小店、蘇鮮生超市的冷鏈物流需求。這也意味著,用戶不僅(jin) 可以選擇在家收到生鮮產(chan) 品,也可以去蘇寧遍及全國的各類門店自提、選購。

對於(yu) 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在冷鏈物流上發力,業(ye) 界分析表示,在市場驅動的推動下,作為(wei) 物流行業(ye) 中進入壁壘較高,且市場空間巨大的一個(ge) 領域,冷鏈物流已經成為(wei) 電商、物流企業(ye) 搶占的高地。

與(yu) 此同時,由於(yu) 冷鏈物流連接著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食品和下遊的終端消費者,是保障產(chan) 品品質必不可少的一環。近年來,政府對於(yu) 冷鏈物流行業(ye) 的發展也非常重視,陸續出台了相關(guan) 政策支持行業(ye) 發展。比如在2017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2017年8月24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指導意見》。連續不斷的政策利好也進一步推動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助推了企業(ye) 加速布局。

不過,麵對當前冷鏈物流行業(ye) 的大熱,業(ye) 界專(zhuan) 家也同時表示,冷鏈物流行業(ye)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信息化和技術裝備水平仍有待提高;第三方冷鏈物流缺乏龍頭企業(ye) 引領,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集中度較低,專(zhuan) 業(ye) 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仍然處在發展初期;新技術、新模式尚未實現商業(ye) 化普及,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冷鏈物流技術仍然比較落後、設備簡陋,缺少必要的產(chan) 後預冷處理,損耗率較高;冷鏈物流標準和服務規範體(ti) 係不健全;與(yu) 上下遊產(chan) 業(ye) 對冷鏈物流的實際需求以及產(chan) 業(ye) 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相比,規範冷鏈的物流各環節、市場主體(ti) 的標準規範體(ti) 係還不完善;冷鏈物流設施設備、溫度控製和操作規範等標準存在執行不到位、部分領域的標準規範仍然空缺等等,冷鏈物流行業(ye) 要想獲得跨越式進步,需要解決(jue) 這些痛點、難點。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