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物流業如何向全球化輸出中國“物流智慧”

發布時間:2018-04-28 09:24:21 中國水運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我國物流業(ye) 如何借助大買(mai) 家的身份和地位,實現具有全價(jia) 值鏈的“全球運”物流格局,真正“走出去”,還需要各方細細思量。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跨境電商、國際物流被多次提及,並成為(wei) 各方熱議的焦點。其實,跨境電商、國際物流已成為(wei) 近幾年行業(ye) 發展、人民群眾(zhong) 消費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熱點和規模擴張的趨勢。 

當下,“全球買(mai) 、全球賣”已成為(wei) 政府政策、企業(ye) 發展的奮鬥目標和業(ye) 務內(nei) 容,尤其是在我國強大的消費能力、出口能力的支撐下,基於(yu) 供應鏈構建的全球零售業(ye) 和物流業(ye) 共同體(ti) ,似乎正在成為(wei) 全球化的新表述。在這個(ge) 消費為(wei) 王、購買(mai) 力為(wei) 王的時代,這種由物流深度參與(yu) 的高效全球化,是否可以稱之為(wei) “物流全球化”還有待商榷,但無疑已成為(wei) 物流業(ye) 新一輪發展的重大契機。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門、物流企業(ye) 、消費者們(men) 應精準把握機會(hui) 。

在改革開放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我國外向型經濟主要是以出口為(wei) 導向和內(nei) 容的,購買(mai) 者大都為(wei) 國外消費者。在此過程中我們(men) 鮮有話語權,所以我國在國際物流方麵的參與(yu) 度較低,僅(jin) 限於(yu) 遠洋海運環節。如今,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和消費能力的持續增長,盡管我們(men) 由賣者開始轉變成買(mai) 者,但由於(yu) 思維的慣性和缺乏對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的認識、獲取意識,使我們(men) 的國際物流還停留在“一賣了之”、缺乏跟進服務的狀態,依然處於(yu) 價(jia) 值鏈的低端。那麽(me) ,我國物流業(ye) 如何不再以單純的“運”為(wei) 目的,借助大買(mai) 家的身份和地位,實現具有全價(jia) 值鏈的“全球運”物流格局,真正“走出去”,成為(wei) 各方需認真思考的問題。 

首先,需要思考國際物流供應鏈再造問題。 

在出口時代形成的初級、低端物流服務的基礎上,需要從(cong) 進口大增長、大增值和反向提升出口價(jia) 值的曆史轉折方位,實現中國物流企業(ye) 走出國門,在全球範圍內(nei) 整合物流資源,構建起與(yu) 我國進出口規模擴張、質量提升、價(jia) 值增長相配的全球供應鏈體(ti) 係,既保障我國的國際貿易安全,又確保我國產(chan) 業(ye) 在邁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進程中,有高效的物流供應鏈服務係統保駕護航。 

為(wei) 此,我們(men) 既需要盡快熟悉國際市場競爭(zheng) 規則,減少物流“走出去”的阻力,又需要在跨境電商、國際物流有機融合的中國模式形成和發展中,向世界輸出“中國智慧”和提出“中國方案”,穩步形成具有引導力、軟實力、競爭(zheng) 力和規則推廣能力的國際物流產(chan) 業(ye) ,為(wei) 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建設注入活力,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其次,需要花大力氣切實轉變國內(nei) 物流發展方式。

改革開放的經濟擴張為(wei) 我國物流業(ye) 規模擴張和國際新模式的采用帶來了活力,但我國物流業(ye) 仍留有不少因快速擴張而導致的粗放發展的印痕:不僅(jin) 企業(ye) 的物流管理粗放,而且物流企業(ye) 的經營水平也不高。隨著全球化的深化,若我國以目前低於(yu) 發達國家的物流業(ye) 發展水平擁抱全球化,不僅(jin) “走出去”困難,而且可能連已有的“陣地”都守不住。 

為(wei) 此,需要整個(ge) 物流行業(ye) 在近些年電子商務、快遞融合聯動摸索出的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以鳳凰涅槃的勇氣和精神,加快包括各種運輸服務方式的服務創新和質量提高、物流樞紐的合理布局和服務效能提升、供應鏈管理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物流技術裝備、標準化等方麵的步伐,為(wei) 物流國際化營造高質量的中國氛圍。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