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香港物流倉儲行業困局,又是房價惹的禍?

發布時間:2018-04-26 15:46:25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困局——逐漸“邊緣化”的香港物流倉(cang) 儲(chu) 業(ye)  

商品流通、金融、商業(ye) 服務與(yu) 旅遊業(ye) 是香港公認的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多年來一直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與(yu) 其他三大產(chan) 業(ye) 發展長期保持均衡、穩定不同,商品流通產(chan) 業(ye) 近年來陷入了兩(liang) 極分化的困境。

香港的商品流通產(chan) 業(ye) 可分為(wei) 物流倉(cang) 儲(chu) 與(yu) 零售兩(liang) 大陣營。物流倉(cang) 儲(chu) 陣營所依托的香港維多利亞(ya) 港航運優(you) 勢,受到深圳、上海、廣州、天津等內(nei) 地港口的衝(chong) 擊,繼香港本地工業(ye) 徹底退出後,物流業(ye) 也在2011年開始出現衰退,連續5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出現同比下滑。而零售陣營則得益於(yu) 香港旅遊業(ye) 長時間的高歌猛進,成為(wei) 了香港最重要的經濟增長點。2014-2018年,香港約有470萬(wan) 平方呎豪華購物中心落成,平均每年95萬(wan) 平方呎。相對之下,同期隻有約300萬(wan) 平方呎倉(cang) 庫完工,平均每年隻有60萬(wan) 平方呎,重零售、輕物流的經濟模式可見一斑。 

知名地產(chan) 服務投資公司——世邦魏理仕發布報告指出,自2014年以來,香港本地的倉(cang) 庫空置率長期在0.3%-1%之間浮動,且有逐步走低的趨勢。低空置率直接體(ti) 現了香港倉(cang) 儲(chu) 業(ye) 供不應求的狀況,並且這種狀況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對此,世邦魏理仕表示:“長此以往,如果香港倉(cang) 儲(chu) 空間仍然十分有限,零售商和物流運營商很可能別無選擇,隻能搬遷至其他地區,比如香港北麵,甚至是深圳”。我們(men) 回顧香港倉(cang) 儲(chu) 業(ye) 過去20年的發展變遷軌跡,可以發現這個(ge) 判斷跟香港新建倉(cang) 儲(chu) 中心的地理位置變遷軌跡是相符的,香港大型倉(cang) 庫的選址,逐漸由港口周邊遷往更“地廣人稀”、更靠近內(nei) 地的北部地區,港口周邊的九龍、觀塘等區域,則逐漸成為(wei) 旅遊購物的“聖地”。

 

2016年6月,一則“香港一座200㎡的迷你倉(cang) 大火燒了108小時,兩(liang) 名消防員殉職”的新聞震撼了中港兩(liang) 地的物流行業(ye) ,也讓迷你倉(cang) 這個(ge) 名詞開始為(wei) 內(nei) 地民眾(zhong) 所知。

  

災後,香港政府巡查了全港885個(ge) 倉(cang) 庫,並向其中275個(ge) 倉(cang) 庫發出了1380張緊急火警隱患整改通知,一時輿論嘩然,香港倉(cang) 儲(chu) 環境與(yu) 安防措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給香港倉(cang) 儲(chu) 業(ye) 務的前景蒙上了沉沉的陰影。麵積更大、費用更低、數字化程度更高的內(nei) 地保稅倉(cang) 庫,逐漸成為(wei) 了海外企業(ye) 保稅集貨的另一個(ge) 更優(you) 的選項。

房價(jia) ——扼殺香港倉(cang) 儲(chu) 業(ye) 的禍首

作為(wei) 全球房價(jia) 最貴的城市之一,香港的高房價(jia) 貌似永遠摸不到天花板,一間9㎡不到的房間要340萬(wan) RMB,本島一個(ge) 停車位要451萬(wan) RMB,這種新聞每過一段時間都會(hui) 被刷新成更誇張的數字。 

對於(yu) 民眾(zhong) 來說,過高的房價(jia) 吞噬民間消費和投資能力與(yu) 意願,使香港本地經濟麵陷入全麵通縮狀態,政府不得不轉向依賴遊客的旅遊消費,以維持零售行業(ye) 的穩定增長。而對於(yu) 企業(ye) 來說,由於(yu) 香港房價(jia) 的持續攀升,而香港倉(cang) 庫用地持續短缺,更使得倉(cang) 庫租金進一步攀升。高昂的倉(cang) 租,迫使企業(ye) 不得不將倉(cang) 庫漸漸遷移至遠離市中心的周邊地帶;如今,深圳、東(dong) 莞兩(liang) 地的倉(cang) 庫管理水平不輸香港,但其房價(jia) 和倉(cang) 租隻有香港15%-33%,這個(ge) 差距已經足以讓企業(ye) 考慮將香港倉(cang) 遷移至內(nei) 地了,在中國海關(guan) 跨境清關(guan) 手續日漸簡化的情況下,這個(ge) 趨勢會(hui) 愈演愈烈。

港倉(cang) 遷移的下一站——莞深 

以電子行業(ye) 為(wei) 例,2017年之前,電子企業(ye) 大多會(hui) 在香港租用倉(cang) 庫接收海外的貨物,再聯係深圳路迪斯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供應鏈平台上門取貨,一站式清關(guan) 、交貨,最快隻需6小時,效果比較理想。但是由於(yu) 香港倉(cang) 租高昂,並且遠離珠三角的製造工廠,運輸費用不菲。相較之下,如果把集貨倉(cang) 設置在深圳、東(dong) 莞兩(liang) 地的保稅倉(cang) ,可以解決(jue) 倉(cang) 儲(chu) 和運輸的成本難題,同時,提升運營效率。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的出台,將大大加速大灣區內(nei) 經濟一體(ti) 化進程,香港的流通集散中心地位逐漸過渡至內(nei) 地也是順理成章的結果。 

香港倉(cang) 儲(chu) 業(ye) 中心的遷移“軌跡”,是因香港房價(jia) 而驅動的,一路向北並持續進行。他的下一站,取決(jue) 於(yu) 企業(ye) 能否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找到倉(cang) 租便宜、交通便利、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發達,並且能夠滿足企業(ye) 效率需求的區域。成本與(yu) 效率更均衡(房價(jia) 更低)的深圳、東(dong) 莞,才是未來最理想的亞(ya) 太集散中心!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