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04 08:54:32 慧聰通信網

物流產(chan) 業(ye) 被稱為(wei) 經濟的血脈。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已經達到229.7萬(wan) 億(yi) ,2017年物流總額達到252.8萬(wan) 億(yi) 元,自2010年起複合增長率為(wei) 10.53%。然而中國物流設施十分落後,使得物流成本較高,現在整個(ge) 物流行業(ye) 急需建設現代物流。
一、政策扶持建設現代化物流體(ti) 係
當前,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驅動下,人類社會(hui) 正在大跨步進入智能時代,城市也邁入了智慧城市新時代。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必然產(chan) 物,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術把城市的各種信息加以匯集、分析、應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與(yu) 居民生活的智能化。物流在城市建設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物流產(chan) 業(ye) 連接著城市的生產(chan) 、流通和消費等各個(ge) 環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分中心、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台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王學德先生認為(wei) ,隨著智慧城市的發展和技術的創新,物流行業(ye) 也將受益得到新發展。
為(wei) 促進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國家層麵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推動物流行業(ye) 發展進入量質齊升階段。“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ye) ”。國務院印發《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並製定出台了促進物流業(ye) 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2017年2月,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在之前政策基礎上製定《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推動我國商貿物流業(ye) 健康發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2017年8月17日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ti) 經濟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從(cong) 七個(ge) 方麵提出了27項具體(ti) 措施,部署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有關(guan) 工作,著力營造物流業(ye) 發展良好環境,提升物流業(ye) 發展水平,促進實體(ti) 經濟發展。與(yu) 此同時,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對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區域協調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國民經濟整體(ti) 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yi) 。
我們(men) 可以看到近年來國家層麵積極出台政策規劃,加強物流各個(ge) 環節建設,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發展規劃、布局、建設運營提供政策保障,積極推進我國物流行業(ye) 的發展。
二、新技術湧現助力行業(ye) 發展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被應用到物流行業(ye) 中,助推行業(ye) 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發展。王學德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物流行業(ye) 的形式和生態也將發生改變。
1、互聯網讓倉(cang) 庫信息全連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將全國各地的信息收集整理。在物流倉(cang) 儲(chu) 行業(ye) 內(nei) 體(ti) 現在連接全國大大小小所有的倉(cang) 庫,誕生有別於(yu) 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方式的智能化倉(cang) 儲(chu) 模式——雲(yun) 倉(cang) 。傳(chuan) 統的倉(cang) 儲(chu) 是根據配送需要到不同的倉(cang) 儲(chu) 去分別取貨,通過自動揀選,它是最適合電商的一種配送模式。雲(yun) 倉(cang) 和傳(chuan) 統倉(cang) 庫最大的區別,在於(yu) 智能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軟件集成應用。
在全國新的物流形勢下,有識之士紛紛發力雲(yun) 倉(cang) 服務領域,各類雲(yun) 倉(cang) 發展很快。5PL遞五方雲(yun) 倉(cang) 就是其中之一,5PL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均設立了以5PL係統為(wei) 核心的雲(yun) 倉(cang) 庫。其總經理楊寶華表示,利用專(zhuan) 業(ye) 的5PL係統把全國所有庫房連貫起來,組建一個(ge) 中國最大的雲(yun) 倉(cang) 儲(chu) 物聯網絡,為(wei) 客戶提供全麵、安全的一站式雲(yun) 倉(cang) 儲(chu) 物流服務。
2、物聯網牽手智慧物流
物流運作的多主體(ti) 、多環節和網絡化特征決(jue) 定了其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很高,物聯網技術與(yu) 物流運作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達到“智慧”狀態。
目前多個(ge) 國家都在花巨資進行深入研究。在物流行業(ye) 中,物聯網助力物流企業(ye) 能夠更加廣泛、及時、準確的信息采集技術並把這些信息實現互聯互通,聯係物流體(ti) 係的上下遊環節,讓物流行業(ye) 更智能。現在利用物聯網已經研發出了產(chan) 品的智能可追溯的網絡係統、物流過程的可視化智能管理網絡係統,讓物流更加安全便捷。
3、大數據為(wei) 智慧物流提供全方位服務
物流行業(ye) 中的難題體(ti) 現在終端配送方麵,如何解決(jue) 物流配送車率高的問題,而且物流的生死時速問題“最後一公裏”仍然是困擾行業(ye) 發展的難題。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完善,上述問題被一一化解。通過建立大數據平台,整合物流公司、商家、消費者以及第三方社會(hui) 機構的數據,可以實現物流全過程的數字化、可視化,進而實現信息的對稱,提升服務的效率和滿意度。據了解,國內(nei) 的很多企業(ye) 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大數據平台,如海爾、京東(dong) 等。
三、智能倉(cang) 儲(chu) 讓物流更簡單
物流業(ye) 務分為(wei) 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等幾個(ge) 環節,其中倉(cang) 儲(chu) 業(ye) 務的發展在整個(ge) 產(chan) 品流通中占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隨著國內(nei) 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物流運輸業(ye) 務的推進,國家在積極推動物流信息化、智慧化建設的過程中,同步推進物流運輸重要環節中的倉(cang) 儲(chu) 業(ye) 的規範、高效化的發展。
在國家階段規劃的指引下,相關(guan) 部門積極出台政策鼓勵各省市物流園區及相關(guan) 企業(ye) 推進倉(cang) 儲(chu) 物流業(ye) 務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物流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關(guan) 於(yu) 加強物流短板建設促進有效投資和居民消費的若幹意見》及《“互聯網+”高效物流實施意見》的一係列政策措施有效的為(wei) 物流業(ye) 發展的中間環節倉(cang) 儲(chu) 物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依據,為(wei) 我國倉(cang) 儲(chu) 業(ye) 的智能化和物流業(ye) 發展的現代化提供了建設方向。
現在從(cong) 信息化水平來看,我國倉(cang) 儲(chu) 業(ye) 的信息化正在向深度與(yu) 廣度發展,條形碼、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等自動識別標識技術、可視化及貨物跟蹤係統、自動或快速分揀技術、搬運機器人應用比例持續提高。
自動識別標識技術主要應用了機器視覺、3D視覺、物體(ti) 的檢測和識別等技術,通過智能識別係統可在精密測量、產(chan) 品或材料缺陷檢測、目標捕捉、人臉識別、抓取物體(ti) 等實現快速、高效的作業(ye) 。北京第五方雲(yun) 倉(cang) 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寶華表示:“盡管智能識別裝備在現實使用中的占比並不是很高,但是準確率非常高,能達到97%以上,對於(yu) 物流行業(ye) 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減少了倉(cang) 儲(chu) 環節的壓力。”王學德對此也表示:“機器視覺產(chan) 品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分揀效率和準確率,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大型倉(cang) 儲(chu) 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和普及。”
在倉(cang) 儲(chu) 業(ye) 中,機器人技術也是一大亮點。目前,機器人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包裝碼垛、裝卸搬運兩(liang) 個(ge) 作業(ye) 環節。數據顯示,2016年倉(cang) 儲(chu) AGV銷量接近1500台,占整體(ti) AGV銷量的15%。根據前瞻統計,收益與(yu) 消費升級和智能製造發展,近年來我國自動化物流裝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16年達到了758億(yi) 元,同比增長30.02%,預計2022年將突破2600億(yi) 元。
隨著新型機器人技術的不斷湧現,智能機器人在物流產(chan) 業(ye) 作用將不言而喻。據王學德介紹,現在很多企業(ye) 研發的搬運機器人、倉(cang) 儲(chu) 機器人、分揀機器人已經用到實際操作中受到廣泛關(guan) 注與(yu) 好評,如海康威視的阡陌係列機器人等。
四、發展瓶頸製約物流行業(ye) 發展
目前,我國物流業(ye) 總產(chan) 值位居世界第一,而在智慧物流方麵,我國仍落後於(yu) 世界發達國家,行業(ye) 瓶頸成為(wei) 製約行業(ye) 發展的重大因素。
智慧物流的發展,不僅(jin) 僅(jin) 取決(jue) 於(yu) 下遊市場需求,行業(ye) 上遊的智慧物流設備與(yu) 相關(guan) 技術,然而現在很多技術比不上國外企業(ye) 。例如在必不可少的芯片方麵,英特爾的芯片技術是走在行業(ye) 前沿的,因為(wei) 其性能高、價(jia) 格低廉等原因成為(wei) 很多廠商的首選。
另外在智慧物流基礎的大數據技術方麵,目前我國從(cong) 事智慧物流服務的主體(ti) 在數據采集方麵就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在對大數據的全方位應用方麵更是困難重重,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製約了行業(ye) 發展,成為(wei) 企業(ye) 進入智慧物流的壁壘。
除了技術之外,行業(ye) 的發展離不開行業(ye) 的標準化,標準化對於(yu) 物流行業(ye) 更為(wei) 重要。行業(ye) 誠信體(ti) 係的標準化可以提升行業(ye) 的可信度,使行業(ye) 用戶逐漸具有規模化效應;行業(ye) 作業(ye) 的標準化可以提升行業(ye) 的服務效率以及降低行業(ye) 內(nei) 無序競爭(zheng) 的可能。但目前,我國智慧物流行業(ye) 的標準化進展較為(wei) 緩慢,行業(ye) 內(nei) 眾(zhong) 多平台標準化的意願不高,因此,行業(ye) 標準化仍需政策推動以及行業(ye) 主體(ti) 主動性的提升。比如搬運機器人技術,中國自己的技術是比較完善的,但是必須實現標準化,如此才能規範應用到行業(ye) 。
在發展瓶頸方麵,楊寶華也提到物流行業(ye) 涉及到每一個(ge) 人,因此和人息息相關(guan) 。在中國製約行業(ye) 發展的一點還有中國的國情,中國是一個(ge) 人情味比較濃的國家,然而機器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是人性化的,這方便在中國來說是一大挑戰。比如無人機應用在快遞行業(ye) ,送貨到家,在中國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被人民大眾(zhong) 所接受。物流公司完全可以駕馭科技成果,但是終端問題,現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五、物流行業(ye) 發展趨勢
物流是國家經濟體(ti) 係建設中必不可少的,盡管在智慧物流體(ti) 係建設中仍有很多苦難需要克服。根據我國國情,近幾年物流行業(ye) 的發展將有如下趨勢:
第一,“全供應鏈化”,大數據驅動整個(ge) 供應鏈重新組合,不管是上遊原材料、生產(chan) 製造端,還是下遊的分銷端,都會(hui) 重新組合,由線性的、樹狀的供應鏈轉型為(wei) 網狀供應鏈。
第二,整合快遞物流公司,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現在整個(ge) 物流行業(ye) 中物流信息孤島問題普遍。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yu) 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指出:“信息屏障的存在,智慧物流發展是種製約,不管是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不同企業(ye) 之間,還是上下遊之間,問題都需解決(jue) 。”
第三,向二三線城市輻射。由於(yu) 中國的國情和政策影響,企業(ye) 正在向二三線城市搬遷,隨著企業(ye) 的搬遷,物流一定會(hui) 向二三線城市輻射。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