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朱獻福代表:加快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布時間:2018-03-14 10:58:58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2018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正在北京如火如荼舉(ju) 行,今年針對物流、供應鏈等方麵的建議也比往年更多。在河南代表團就有一位代表帶來了他的“關(guan) 於(yu) 加快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建議”。建議為(wei) 生鮮產(chan) 業(ye) 供應鏈細分領域更好發展建言獻策。這位代表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委、河南眾(zhong) 品食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常委、河南眾(zhong) 品食業(ye)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獻福)

 

以供應鏈為(wei) 抓手推進供給側(ce) 改革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則指出: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具體(ti) 來看,加快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正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因為(wei) :

 

① 新時代,互聯網、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和普及應用,為(wei) 發展供應鏈創造良好的機遇;

 

② 供應鏈從(cong) 過去簡單的鏈式結構向立體(ti) 化、網絡化發展,從(cong) 簡單的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帶動了全球整體(ti) 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創新鏈的不斷升級;

 

③ 供應鏈在資源整合和流程優(you) 化,促進產(chan) 業(ye) 跨界和協同發展,促進生產(chan) 到消費等各環節的有效對接,降低企業(ye) 經營和交易成本,推動供需精準匹配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提高產(chan) 品和服務質量,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有著重要意義(yi) ;

 

④ 供應鏈金融的規範發展,有利於(yu) 拓寬中小微企業(ye) 的融資渠道,確保資金流向實體(ti) 經濟。

 

生鮮產(chan) 業(ye) 供應鏈 多重問題待解決(jue)

 

以新經濟背景下的生鮮產(chan) 業(ye) 供應鏈細分領域為(wei) 例,其在國內(nei) 發展起步較晚,存在諸多問題仍待解決(jue) 方案。

 

對此,朱獻福通過調查,結合自身行業(ye) 經驗,歸結了當下生鮮產(chan) 業(ye) 供應鏈細分領域發展的主要問題:

 

依然存在區域性發展不均衡;

 

行業(ye) 基礎標準和宏觀管理缺失;

 

生鮮供應鏈行業(ye) 整體(ti) 呈現小、散、亂(luan) 、差,準入門檻低;

 

存在信息孤島;

 

同時存在“交易”和“交付”監管盲區;

 

全流程的食品安全追溯體(ti) 係不健全;

 

行業(ye) 創新動力不足;

 

……

 

正是因為(wei) 上述問題的存在,其製約了國家生鮮產(chan) 業(ye) 的現代化轉型升級。為(wei) 此,朱獻福才精心準備了本項建議。

 

緊密圍繞供應鏈 四大建議促發展

 

其一,將供應鏈服務行業(ye) 確定為(wei) 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據悉,國家統計局與(yu)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共同起草的《國民經濟分類》(GB/T 4754-2017)2017年6月30日發布,首次將供應鏈管理服務歸屬為(wei) L門類,納入國民經濟統計中。

 

至此,供應鏈服務得以成為(wei) 一個(ge) 獨立的行業(ye) 。而基於(yu) 其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意義(yi) 和在全球化中的戰略價(jia) 值,朱獻福認為(wei) :應盡快將其確認為(wei) 國家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關(guan) 係民生工程的生鮮食品產(chan) 業(ye) 供應鏈,更應率先納入統籌範圍。

 

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據了解,國家針對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國際貿易等製定了一係列產(chan) 業(ye) 政策,但由於(yu) 供應鏈服務產(chan) 業(ye) 的複合型、複雜性,歸類困難,從(cong) 而造成政策的缺失和不適用性,企業(ye) 在土地、人才、技術、資金、稅收等方麵很難獲得政策支持,嚴(yan) 重製約了行業(ye) 發展。

 

對此,朱獻福建議:

 

① 引導、支持更多的高端資源要素投入到供應鏈體(ti) 係發展中,加大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建設開放共享的供應鏈服務平台,引導供應鏈各環節主體(ti) 向平台集聚和信息共享;

 

② 在各個(ge) 領域培育具有共享理念和平台模式的供應鏈龍頭企業(ye) ,降低供應鏈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其三,支持鼓勵龍頭企業(ye) 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供應鏈服務是集商務、物流、信息、資金服務一體(ti) 化的生產(chan) 型服務業(ye) 。供應鏈通過業(ye) 務整合與(yu) 集成為(wei) 上下遊中小企業(ye) 提供金融服務。

 

但是,朱獻福也指出,在目前中國金融體(ti) 係和服務環境下,供應鏈企業(ye) 獲取資金的渠道有限,以銀行、保理、小貸、基金等方式融資,限製了他們(men) 從(cong) 資金方麵服務上下遊企業(ye) 的空間。

 

朱獻福提出:應在中國金融改革的大棋盤下,嚐試組建物流銀行、供應鏈金融銀行、交易性銀行,通過貼息、無息等政策支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供應鏈服務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使其更好地服務上下遊實體(ti) 企業(ye) ,讓金融真正回歸實體(ti) 經濟。

 

其四,加快供應鏈複合型高端人才培養(yang) 。

 

智慧供應鏈是涵蓋大數據、物聯網、運籌學、人工智能、物流等領域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行業(ye) 發展,人才則是必有的儲(chu) 備。所以,朱獻福建議:

 

① 在各級黨(dang) 校與(yu) 行政學院開展領導幹部專(zhuan) 題研討班,解決(jue) 思想認識問題;

 

② 在高校、職業(ye) 院校開設現代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的本(專(zhuan) 科)碩博專(zhuan) 業(ye) 和課程,建立完善和全麵的現代供應鏈管理體(ti) 係,為(wei) 供應鏈發展提供各層次的人才儲(chu) 備,推動供應鏈創新與(yu) 應用人才的培養(yang) ;

 

③ 在全國、全球遴選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供應鏈專(zhuan) 家級高級人才,建立專(zhuan) 家庫,發揮其在供應鏈創新應用方麵的帶頭作用,拓展高級供應鏈人才的發展空間。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