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14 09:02:39 中國郵政報

進入新時代,互聯網已成為(wei) 中國經濟的突出亮點,“新四大發明”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在陽春三月開幕的新一屆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及“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提出要“推動網購、快遞健康發展”。這是政府工作報告連續第五年提及“快遞”。
兩(liang) 會(hui) 期間,圍繞與(yu) 民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快遞物流如何實現更好的高質量發展,來自各層麵的代表、委員在提案、建議中建言獻策,為(wei) 推動快遞物流發展提供了有益參考。本期,我們(men) 特摘登部分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要點,一起聆聽他們(men) 對於(yu) 快遞物流發展的真知灼見。
發展環境:政府加強引導 企業(ye) 積極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京市市長藍紹敏提出,地方政府要為(wei) 快遞業(ye) 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快遞車輛進城、小區投遞等問題,需要政府為(wei) 它創造環境和條件。快遞業(ye) 已成為(wei) 城市公共服務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政府要擔當起這個(ge) 責任,對快遞業(ye) 發展公共設施的支持,要主動規劃、加大投入,要創造環境和條件,包括監管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郵區中心局上海站郵件處理分中心郵件接發員柴閃閃針對快遞員投遞難、用戶收件難問題,建議政府加大力度,推進投遞末端集收取信報和快件為(wei) 一體(ti) 的智能包裹櫃的建設。將其作為(wei) 新建和改建小區的必要設施,在居住小區以不低於(yu) 50%的比例配備,並在一些大型寫(xie) 字樓、校園等人員密集的場所設立,使收快遞不再難。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好建議增加綠色通行證發放數量,放寬對生鮮農(nong) 副產(chan) 品配送車輛的進城限製。對冷鏈物流車通行實施優(you) 惠政策,降低企業(ye) 成本負擔,支持企業(ye) 集中力量投入到產(chan) 業(ye) 進步與(yu) 升級中。加大對大中型城市冷鏈物流相關(guan) 設施的用地支持力度,加大城市生鮮食品中轉分揀冷庫建設力度,增加城市中轉冷庫建設用地的規劃,確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匹配、滿足冷鏈物流行業(ye) 發展的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曾蓉希望快遞業(ye) 在高速發展中要持續規範,創新末端投遞服務方式。應用智能快件箱解決(jue) 末端投遞的問題,在尚未普及應用的地方,建設末端綜合服務平台等,讓廣大群眾(zhong) 在使用快遞時服務體(ti) 驗更好。
智慧物流:發展數字經濟 共享物流信息
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yu) 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在《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我國智慧物流發展的建議》中指出,智慧物流發展麵臨(lin) 三大症結:智慧技術應用水平不足,物流信息孤島問題普遍,複合型物流人才很缺乏。為(wei) 此,羅霞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進一步促進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鼓勵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物流操作中的廣泛配置,持續優(you) 化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的成本和效率,降低安全風險;加快發展智能經濟,鼓勵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分揀等新設備在物流企業(ye) 中的廣泛使用;加快發展綠色經濟,鼓勵新能源汽車、電動叉車等新載具的廣泛運行,同步跟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充電樁、充電站在物流園區的配備;大力發展共享經濟,鼓勵共享貨車、可循環托盤等新模式的廣泛推行,充分釋放閑置的設施設備資源和運營服務能力。
二是推進標準體(ti) 係建設,促進信息互聯共享。建議國家加快物流行業(ye) 標準體(ti) 係的研究和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物流標準的協調銜接,促進上下遊設施設備的標準化,打破不同物流信息平台之間的互通障礙,從(cong) 目前的公路運輸車貨匹配為(wei) 主,向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進行全麵的覆蓋;建議物流管理部門進一步開放共享物流信息,促進公共物流信息的協同發布,滿足企業(ye) 對公共信息的客觀需求。
三是大力推進複合型人才的培養(yang) 和引進。促進高校和研究部門加強智慧物流相關(guan) 的複合型人才教育工作,適時優(you) 化和完善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計劃,培養(yang) 和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於(yu) 智慧物流領域;完善複合型人才庫的建設,設立具有相當吸引力的人才引進計劃和獎勵機製,廣泛引進全球物流領域的高端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傳(chuan) 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表示,要強化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打造智慧物流係統平台。過去,數字技術很好地服務了我們(men) 的生活與(yu) 消費;未來,數字技術會(hui) 更好地服務我們(men) 的生產(chan) 與(yu) 製造。為(wei) 智能製造提供智能化的服務,共享新技術,共創新價(jia) 值,這是數字技術的新使命和新未來。
電商扶貧:強化基礎設施 暢通扶貧新路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dong) 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官劉強東(dong) 提交了“發揮電商富農(nong) 作用 打造扶貧新通路”的提案,指出電商扶貧中存在農(nong) 產(chan) 品“小、散、非標”競爭(zheng) 力不足和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發展不足、市場效益沒有充分體(ti) 現及貧困地區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產(chan) 地倉(cang) 等模式應用難度大等問題。建議在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過程中,各級政府及相關(guan) 各方應形成合力,暢通扶貧富農(nong) 的電商“新通路”:
一是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規模化生產(chan) ,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鼓勵發展“電商+龍頭企業(ye) /合作社+產(chan) 業(ye) +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化經營新模式。二是調動各方資源,實施“扶貧品牌”培育行動。充分發揮“媒體(ti) +電商平台”在“扶貧品牌”宣傳(chuan) 推廣方麵的作用,講好品牌故事。鼓勵各地與(yu) 電商企業(ye) 對接,共同建立線上線下品牌農(nong) 產(chan) 品營銷推廣體(ti) 係,讓好東(dong) 西賣出好價(jia) 錢。三是出台支持鼓勵政策,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設施建設。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農(nong) 村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企業(ye) 建設“產(chan) 地倉(cang) +冷鏈專(zhuan) 線”模式的統籌引導和政策支持,提升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品質和效益。四是加大扶貧宣傳(chuan) 力度,推進“消費扶貧”。從(cong) 國家層麵積極推動“消費扶貧”,支持電商平台設立扶貧專(zhuan) 賣店、電商扶貧館和扶貧頻道,營造購買(mai) 扶貧產(chan) 品、助力脫貧攻堅的社會(hui) 氛圍。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賀盛瑜建議加強農(nong) 村電商物流建設,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痛點”。賀盛瑜表示,目前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的物流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導致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損耗率高等,“比如車厘子,我們(men) 在成都買(mai) 的話,大部分是十幾塊錢一斤。而有的農(nong) 村那裏賣的才幾毛錢一斤。但是因為(wei) 運不出來,結果全部爛在地上。”賀盛瑜說。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李世傑針對農(nong) 村電商物流配送成本高的問題在提案中建議,加強農(nong) 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nong) 村尤其邊遠農(nong) 村公路建設,打通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最後一公裏”。支持郵政、快遞物流企業(ye) 等合並成立專(zhuan) 門的農(nong) 村物流服務公司,建立分揀中心,統一登記,集中送遞,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從(cong) 而降低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綠色環保:完善法規標準 推進綠色包裝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dong) 提出,應盡快完善法規標準,大力推進快遞業(ye) 綠色包裝行動。張近東(dong) 表示,快遞業(ye) 綠色包裝是一項係統工程,從(cong) 綠色循環產(chan) 品的使用,到包裝回收體(ti) 係的建立,以及快遞包裝耗材的減量化,都需要明確的標準。要從(cong) 國家標準、行業(ye) 規範、政策支持到法規落地,形成更為(wei) 完善的機製,讓綠色包裝推廣有法可依。張近東(dong) 建議,應盡快製定快遞業(ye) 綠色包裝和過度包裝國家標準,明確快遞業(ye) 綠色包裝使用率和回收率標準;製定快遞運輸環節服務標準,明確流通環節快遞包裝的損毀率,提高二次使用率;構建快遞業(ye) 包裝廢棄物回收體(ti) 係,明確安全性、環保性、可靠性、可追溯性等要求及技術標準;建立非環保包裝的退出機製,逐步實現快遞包裝全麵綠色化。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普遍服務司司長馬旭林認為(wei) ,綠色物流需要郵政業(y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和社會(hui) 各界共同推進、合力解決(jue) 。他在《關(guan) 於(yu) 推進電商快遞包裝治理的提案》中提出兩(liang) 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推動電商企業(ye) 采用綠色包裝和節約包裝使用,建議相關(guan) 部門牽頭製定實施電商綠色包裝、減量包裝標準;二是對使用綠色包裝的電商、快遞企業(ye) 適當補貼。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曾蓉提出:快遞業(ye) 的迅猛發展的確給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隨之而來的包裝處理問題也應該得到重視。紙盒類的包裝處理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保潔員收集整理後會(hui) 送到收購站進行回收利用,但大量塑料包裝的回收處理,還需要國家層麵進行頂層設計。期待國家郵政局、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的聯合發文能夠盡快地落到基層去,真正解決(jue) 快遞包裝存在的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針對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ye) 發展帶來的“塑料垃圾”過多過濫問題,在提案裏呼籲應盡快將快遞包裝袋、塑料餐盒等納入“限塑令”的限製範圍,防止造成監管盲區,明確監管部門職責,建立起以政府為(wei) 主導、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社會(hui) 組織和公眾(zhong) 共同參與(yu) 的治理體(ti) 係,發揮全社會(hui) 合力解決(jue) 好限塑問題。
權益保障:維護員工權益 關(guan) 愛子女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防郵電工會(hui) 主席楊軍(jun) 日表示,要關(guan) 心快遞員,增強“快遞小哥”們(men) 的獲得感。他介紹說,目前快遞業(ye) 員工有300萬(wan) 人。“十三五”期間,快遞員每年新增20萬(wan) ,在緩解就業(ye) 壓力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他們(men) 的合法權益卻經常受到損害,而且快遞員工勞動用工存在不規範問題。因此,楊軍(jun) 日建議,要維護快遞業(ye) 員工權益,就要加強源頭規範,推動建立三方聯席製度,建立快遞業(ye) 勞動定額標準,加強對快遞員工的培訓指導、勞動保護、安全保障規範。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改善快遞員工從(cong) 業(ye) 環境,加快快遞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指導。同時,在快遞企業(ye) 成立健全工會(hui) 組織,以員工需求為(wei) 導向開展服務,增強員工獲得感,促進快遞行業(ye) 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dong) 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此次全國政協會(hui) 議主要關(guan) 注教育問題,包括留守兒(er) 童和民工子弟學校,“快遞員等進城務工人員為(wei) 社會(hui) 作出了很大貢獻,他們(men) 的子女應該接受更好的教育”。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