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08 08:43:11 物流指聞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hui) 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分別於(yu) 3月3日與(yu) 3月5日開幕。
“快遞”第五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常委會(hui) 報告連續三年提及“快遞”;徐冠巨提出《關(guan) 於(yu) 讓三千萬(wan) 卡車司機有尊嚴(yan) 地工作的建議》;劉強東(dong) 關(guan) 注精準扶貧和物流……
今年“兩(liang) 會(hui) ”傳(chuan) 出更多的物流好聲音,除了我們(men) 前兩(liang) 天發布的匯總,這兩(liang) 天又有哪些值得關(guan) 注的聲音、提案、建議?物流指聞再幫大家梳理一篇:收費公路、冷鏈物流、快遞包裝、智慧物流、人才培養(yang) 、皮卡進城、中國製造……這些可以關(guan) 注!
交通部黨(dang) 組書(shu) 記楊傳(chuan) 堂:深化收費公路體(ti) 製改革,不是一刀切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收費公路體(ti) 製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實際上,三年前,交通運輸部已啟動了《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修訂。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黨(dang) 組書(shu) 記楊傳(chuan) 堂表示,目前《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還會(hui) 繼續研究,而去年全國已經取消了二級公路過路費,目前全國除了一個(ge) 省份,其他各地都已經取消掉這個(ge) 費用,涉及的費用約有17億(yi) 。
“各地取消也好,降低也好,或者仍然保持也好,情況是不一樣的。我們(men) 總體(ti) 來講是製定一個(ge) 基本的方針政策,而不是說一刀切。一刀切實踐證明是不合適的”,“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的深化交通運輸方麵有關(guan) 的改革問題,特別是收費公路改革問題,這是我們(men) 改革重要的方麵”,楊傳(chuan) 堂說。
“報告裏講了兩(liang) 個(ge) 數字,一是全年再為(wei) 企業(ye) 和個(ge) 人減稅8000多億(yi) 元,二是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yi) 元。初步測算了下,過路過橋費用降低這部分我們(men) 完成了約有880億(yi) ,也就是說降低了880億(yi) 。今年還會(hui) 繼續努力”。
民革中央:提交推動快遞業(ye) 綠色發展的提案
民革中央認為(wei) ,“推動快遞行業(ye) 的綠色發展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導、企業(ye) 自律、社會(hui) 參與(yu) 的體(ti) 係和機製”。為(wei) 此,民革中央在《關(guan) 於(yu) 促進快遞行業(ye) 綠色發展的提案》中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完善相關(guan) 法律法規,進一步優(you) 化快遞發展規劃;二是加強包裝研發創新,推廣環保外賣、快遞製品應用;三是提高快遞垃圾回收使用率,完善快遞包裝回收體(ti) 係。
“建議以法規的形式規範快遞行業(ye) 包裝選用、垃圾處理、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環節,明確有關(guan) 環保要求的責任主體(ti) 、責任範圍,並將冷鏈包裝和外賣包裝等納入到快遞包裝的範圍統一管理,提高快遞業(ye) 綠色發展法治化水平。”
在快遞包裝研發方麵,提案也建議盡快推動設立綠色包裝國家標準,大力推廣使用電子運單和生物降解包裝材料,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鼓勵企業(ye) 設計應用新型包裝、簡約包裝和可重複使用包裝,促進外賣、快遞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和再利用。
綜合采用稅收減免、定向補貼、征收處置費、政府采購傾(qing) 斜等政策杠杆調節快遞包裝的市場行為(wei) ,提高環保性較差包裝材料的生產(chan) 、使用成本,促使企業(ye) 慎用或循環利用包裝材料,通過經濟效益帶動相關(guan) 市場綠色發展。
針對提高快遞垃圾回收使用率不高的現狀,提案也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加快構建包含快遞包裝生產(chan) 者、使用者和消費者在內(nei) 的回收激勵機製。對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標準進行量化,根據企業(ye) 包裝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適當免除企業(ye) 相關(guan) 的稅收,鼓勵電商企業(ye) 通過優(you) 惠返利手段激勵消費者協助回收可循環使用的快遞包裝。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防郵電工會(hui) 主席楊軍(jun) 日:快遞小哥風裏來雨裏去,工資卻明升實降
在今天舉(ju) 行的全國政協聯組會(hui) 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防郵電工會(hui) 主席楊軍(jun) 日說,要關(guan) 心快遞員,增強“快遞小哥”們(men) 的獲得感。
“快遞業(ye) 務發展迅猛,但快遞員工的工資收入明升實降。”楊軍(jun) 日舉(ju) 了一組數據。我國快遞業(ye) 的業(ye) 務收入連續3年超過35%。以前快遞員工每天送件30件到80件,現在他們(men) 每天要送80件到200件。業(ye) 務量漲了一倍多,但工資平均每年僅(jin) 增長5%。
讓楊軍(jun) 日關(guan) 心的,還有快遞員工勞動用工不規範問題。“他們(men) 中有的是合同工,有的是派遣工,有的臨(lin) 時用工,勞動合同簽約率低,更不要說社保繳納率了。”此外,快遞入門門檻低,職業(ye) 發展空間小。“快遞員工有市場沒前途,很多人都將送快遞當作進城務工的第一個(ge) 跳板。”
楊軍(jun) 日建議,要維護快遞業(ye) 職工權益,就要加強源頭規範,推動建立三方聯席製度,建立快遞業(ye) 勞動定額標準,加強對快遞員工的培訓指導、勞動保護、安全保障規範。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改善快遞員工從(cong) 業(ye) 環境,加快快遞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指導。同時,在快遞企業(ye) 成立健全工會(hui) 組織,以職工需求為(wei) 導向開展服務,增強職工獲得感,促進快遞行業(ye) 健康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創始人劉永好:加快推進冷鏈物流行業(ye) 發展,為(wei) 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建議:1、增加綠色通行證發放數量,放寬對生鮮農(nong) 副產(chan) 品配送車輛的進城限製。對管理規範、設施先進的重點物流企業(ye) 應優(you) 先頒發綠色通道通行證,放寬車輛進城時間和通行路段限製,以大幅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保障城市配送的暢通,滿足城市消費群體(ti) 對安全生鮮產(chan) 品的需求。
2、對冷鏈物流車通行實施優(you) 惠政策。冷鏈物流對全程每個(ge) 環節都有嚴(yan) 格要求,在車輛、冷庫、信息係統建設等方麵投入資金大,建議對冷鏈物流配送車輛在各收費站給予免費或優(you) 惠通行的待遇,降低企業(ye) 成本負擔,支持企業(ye) 集中力量投入到產(chan) 業(ye) 進步與(yu) 升級中。
3、加大對大中型城市冷鏈物流相關(guan) 設施的用地支持。加大城市生鮮食品中轉分揀冷庫建設,增加城市中轉冷庫建設用地的規劃,確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匹配、滿足冷鏈物流行業(ye) 發展的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曾蓉:快遞業(ye) 要持續創新、提質增效
“最近兩(liang) 年,明顯感受到了身邊的快遞服務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麵是快遞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另一方麵是快遞員的素質越來越高,盡管他們(men) 非常辛苦,但送快遞的時候態度都很好,客客氣氣的。”
在談到快遞業(ye) 未來的發展時,曾蓉委員表示,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剛剛審議通過了《快遞暫行條例》,行業(ye) 主管部門也出台了一係列的規章製度,希望快遞業(ye) 在高速發展中還要持續規範,創新末端投遞服務方式。
“智能快件箱應用可以解決(jue) 末端投遞的問題,但是目前普及率還不夠高,在尚未普及應用的地方,可以考慮建設末端綜合服務平台等多種方式,讓廣大群眾(zhong) 在使用快遞時服務體(ti) 驗更好!”曾蓉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yu) 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我國智慧物流發展的建議
在建議中,羅霞指出了智慧物流發展麵臨(lin) 的三大症結:智慧技術應用水平不足;物流信息孤島問題普遍;複合型物流人才很缺乏。其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進一步促進新技術的普及應用。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鼓勵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物流操作中的廣泛配置,持續優(you) 化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的成本和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加快發展智能經濟,鼓勵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物流機器人、自動化分揀等新設備在物流企業(ye) 中的廣泛使用;
加快發展綠色經濟,鼓勵新能源汽車、電動叉車等新載具的廣泛運行,同步跟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充電樁、充電站在物流園區的配備;
大力發展共享經濟,鼓勵共享貨車、可循環托盤等新模式的廣泛推行,充分釋放閑置的設施設備資源和運營服務能力。
2、推進標準體(ti) 係建設,促進信息互聯共享
建議國家加快物流行業(ye) 標準體(ti) 係的研究和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物流標準的協調銜接,促進上下遊設施設備的標準化,打破不同物流信息平台之間的互通障礙,從(cong) 目前的公路運輸車貨匹配為(wei) 主,向鐵路、水運、航空 等多種運輸方式進行全麵的覆蓋;
建議物流管理部門進一步開放共享物流信息,促進公共物流信息的協同發布,滿足企業(ye) 對公共信息的客觀需求。
3、大力推進複合型人才的培養(yang) 和引進。
促進高校和研究部門加強智慧物流相關(guan) 的複合型人才教育工作,適時優(you) 化和完善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計劃,培養(yang) 和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於(yu) 智慧物流領域;
完善複合型人才庫的建設,設立具有相當吸引力的人才引進計劃和獎勵機製,廣泛引進全球物流領域的高端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長豐(feng) 集團董事長李建新:國家應該全麵放開皮卡進城的限製
李建新建議,將皮卡從(cong) 貨車類別劃歸為(wei) 乘用車類別管理。無論國際還是國內(nei) ,皮卡都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及應用場景。為(wei) 有效開展皮卡行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效引導及促進皮卡行業(ye) 發展,使其盡早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帶動消費向更高層次邁進。國家應將皮卡從(cong) 貨車類別劃歸為(wei) 乘用車類別管理,實現“跨界融合”式發展。
他希望國家加大對皮卡車型的政策扶持,支持引導企業(ye) 加大皮卡車型的研發投入,推動皮卡產(chan) 品多元化發展,有力促進皮卡車型在城市物流等共享市場的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CEO雷軍(jun) :提升“中國製造”品牌全球影響力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CEO雷軍(jun) 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有兩(liang) 個(ge) 議案。改革開放40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國民營企業(ye) 已然崛起並發展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如何使民營企業(ye) “走得好”、“走得穩”、“走得遠”的問題上,雷軍(jun) 建議一方麵建立“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台,護航民營企業(ye) “出海”;另一方麵,設立“中國製造品牌大使”,助力民營企業(ye) 實現品牌國際化。
中國已成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但自主創新能力還需提高。在大力發展中國設計產(chan) 業(ye) 、全麵提升中國設計水平方麵上,雷軍(jun) 建議:一、成立國家級設計促進機構,優(you) 先發展工業(ye) 設計;二、在製造業(ye) 發達城市成立專(zhuan) 業(ye) 設計園區,創造設計業(ye) 與(yu) 製造業(ye) 良好交流大環境;三、大力加強設計人才引進與(yu) 培養(yang) ,促進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發展;四、為(wei) 對設計投入巨大、帶動效果明顯、成績優(you) 秀的企業(ye) 提供政策優(you) 惠和獎勵;五、升級現有國家級設計獎,搶占設計業(ye) 話語權的製高點。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製造業(ye) 、個(ge) 稅起征點、教育
作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她在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主要關(guan) 注三個(ge) 方麵的問題:製造業(ye) 、個(ge) 稅起征點和教育。在去年的兩(liang) 會(hui) 上,董明珠曾建議提高個(ge) 稅起征點到5000元,而今年再次提議一萬(wan) 。她表示,現在的80後是社會(hui) 的主要勞動力,但孩子的教育費、生活費再加上不少家庭需要還房貸,生活壓力較大,她認為(wei) 起征點提高後,個(ge) 稅應由富人承擔。
在製造業(ye) 方麵,董明珠認為(wei) ,中國製造並不是說高端製造和低端製造,而是製造過程中如何能夠自己掌握核心技術,讓企業(ye) 為(wei) 百姓製造精品。實體(ti) 經濟最重要的就是有工匠精神,要有誠信。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賀盛瑜:加強農(nong) 村電商物流建設,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痛點”
賀盛瑜表示,目前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的物流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物流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損耗率高等,“比如車厘子,我們(men) 在成都買(mai) 的話,大部分是十幾塊錢一斤。而有的農(nong) 村那裏賣的才幾毛錢一斤。但是因為(wei) 運不出來,結果全部爛在地上。”全國政協委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賀盛瑜說。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