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2-14 10:10:33 億(yi) 歐網

2月9日,由產(chan) 業(ye) 創新服務平台億(yi) 歐主辦的“2018賀歲產(chan) 業(ye) 創新論壇·鄭州站”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創意產(chan) 業(ye) 園舉(ju) 辦。本次論壇圍繞“渠道下沉 消費升級”為(wei) 主題,將新技術、新理念、新政策傳(chuan) 達給二三線城市的創業(ye) 者,惠及家鄉(xiang) 。
本次鄭州站活動特邀請三全首席運營官楊誌為(wei) 大家做《無人零售機的發展和未來》主題分享。
以下為(wei) 楊誌演講主要內(nei) 容整理(有刪減):
以前的商業(ye) 是以城市或商圈為(wei) 中心的發展,是中心型零售,現在是用戶為(wei) 中心的發展,以前零售沒有講線上,現在越來越多。新零售的代表盒馬鮮生所有的布局都是以用戶為(wei) 中心的安排,十三家零售店之外,線上占到50%,門店變成線下體(ti) 驗店,是以店為(wei) 中心的LBS,實現附近用戶的線上化和定製化互動。
未來新零售的趨勢是以用戶為(wei) 核心的碎片化消費模式,行業(ye) 邊界越來越模糊。在一線城市很多將餐飲放在零售裏麵,我們(men) 稱之為(wei) 餐飲型零售,很多寫(xie) 字樓的工作人員去吃午餐,是去便利店買(mai) 。711和羅森,是典型的零售型餐飲店,有一批優(you) 質高效的用戶群體(ti) ,日本1400人養(yang) 活一個(ge) 便利店,中國1000人左右養(yang) 活一個(ge) 店。
鄭州目前沒有成熟的無人便利店存在,有多個(ge) 品牌準備入駐,城市發展很多小商販可能被迫退出,未來鄭州城市群人口將達900多萬(wan) ,結合鄭州的基因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與(yu) 新零售業(ye) 態的結合,將會(hui) 促進零售的升級。
台北和上海的便利店非常發達,房租越來越高,線上線下的結合,單位麵積營業(ye) 額提高,星巴克,休閑餐飲零售,咖啡占到70%,單天13萬(wan) ,咖啡每天600人的消費,平均停留一小時的關(guan) 聯消費。
未來零售和餐飲的無邊界融合,比如宜家就是將家具和餐飲、零售相結合。中國一線城市的發展,帶高了房租和人力成本,要穩定線上老用戶,至少1000元成本,而線下店隻要卡位,就可能獲得穩定的消費者來源。
隨著技術的發展,可以清晰知道商店來多少人,在哪裏停留多長時間,選什麽(me) 產(chan) 品多,進而實現數據化運營。未來三年,人工智能技術將會(hui) 全麵應用,人工智能的應用主要是學習(xi) ,識別。比如無人零售的消費場景,記住型號、顏色等,商品的特性,是拿走了,還是放回了,未來這些都會(hui) 會(hui) 在二線城市快速發展。原有的無人貨架,破窗效應無法破解,沒人管,沒人去製止和懲罰,貨損高達30%,且不清楚是客戶拿了,還是補貨的拿了。
當有了海量的相關(guan) 數據之後就能夠破解這些弊端,50個(ge) 人是無法做大數據分析的。猩便利說有20萬(wan) 貨架,每個(ge) 服務50人左右,希望有1000萬(wan) 的消費生態,但規模效應和閉環還有待提升。
目前,中國平均是5000人一台無人售貨機,日本是25人一台,作為(wei) 零售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無人售貨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但是需要品牌運營商需有強勢供應鏈支撐,事先兩(liang) 三個(ge) 人運營幾十個(ge) 售貨機,成本降低到5000元一台,實現規模經濟。中國的無人售貨機,回收成本,大概需要三年以上,未來最短可能一年回本,兩(liang) 年都是純收益。
無人售賣機到底是補充還是獨立運營,需要從(cong) 店,櫃,鏈三個(ge) 層次來看,需要實現便利店,無人零售櫃,供應鏈的協同。目前三全集團已經布局無人零售,以前叫無人便當機,但是對用戶的理解不夠,這兩(liang) 年逐漸優(you) 化,以前隻做便當,現在加入了零食飲料等產(chan) 品,逐漸豐(feng) 富中,隨著AI技術的發展,未來形態會(hui) 更多樣。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