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聯網+AI重構物流行業版圖

發布時間:2018-02-13 08:55:45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的應用推廣,物流行業(ye) 正在經曆智慧化、科技化轉型大變革時代,智慧物流應運而生並將重構行業(ye) 版圖。專(zhuan) 家認為(wei) ,智慧物流已成為(wei) 行業(ye) 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物流業(ye) 上下遊企業(ye) 需要以開放心態擁抱智慧物流,實現轉型升級。

2月11日淩晨2時55分,滿載澱粉、編組39節集裝箱的X2402次集裝箱班列在黑龍江省綏化站始發,僅(jin) 需22個(ge) 小時就可以到達鮁魚圈北港口,再經海運前往山東(dong) 、上海、浙江等地,運行時間與(yu) 之前相比縮短了3天。

這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為(wei) 滿足農(nong) 產(chan) 品運輸需求開發的“多式聯運集裝箱”班列貨運新產(chan) 品。圖為(wei) 集裝箱裝運現場。記者 王海斌 攝

智慧物流大潮興(xing) 起

作為(wei) 全球“物流大國”,2017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額25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7%;全年物流業(ye) 總收入8.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1.5%。作為(wei) 衡量物流效率的重要指標,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與(yu) GDP的比率從(cong) 2015年的16%,已下降到2017年的14.6%,效率逐年提升。

在物流業(ye) 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科技正助推物流業(ye) 升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驅動著物流業(ye)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超過500萬(wan) 輛載重貨車安裝了北鬥定位裝置,智能快件箱超過19萬(wan) 組,還有大量托盤、智能櫃、貨物接入互聯網。無人倉(cang) 、無人港、無人機、無人駕駛、物流機器人等一批領先技術在物流領域得到試驗應用。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形成勢頭,互聯網與(yu) 物流業(ye) 深度融合,智慧物流蓬勃發展。”华体会登录界面會(hui) 長何黎明近日指出,今後一個(ge) 時期物流業(ye) 要從(cong) 規模數量向效率提升轉變,要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推動動力變革。未來一個(ge) 時期,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進入成熟期,全麵連接的物流互聯網將加快形成。物流數字化、在線化、可視化成為(wei) 常態,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智能革命”將重塑物流行業(ye) 新生態。

德勤中國物流與(yu) 交通運輸團隊不久前發布的《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報告》顯示,當前物流企業(ye) 及其客戶對智慧物流的需求主要包括物流數據、物流雲(yun) 、物流設備三大領域。2016年,智慧物流市場的規模超過2000億(yi) 元,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場規模將超過萬(wan) 億(yi) 元。

德勤中國物流與(yu) 交通行業(ye) 領導合夥(huo) 人宋旭軍(jun) 認為(wei) :“互聯網時代下,物流行業(ye) 與(yu) 互聯網結合,改變了物流行業(ye) 原有的市場環境與(yu) 業(ye) 務流程,推動出現了一批新的物流商業(ye) 模式和運營模式,比如車貨匹配、眾(zhong) 包運力、多式聯運等。基礎運輸條件的完善及信息化的進一步提升,激發了多式聯運模式和綜合供應鏈服務的快速發展。新的物流運作模式正在形成,與(yu) 之相適應的智慧物流也就呈現出了快速增長。”

物聯網+AI將重塑行業(ye) 版圖

目前,物流行業(ye) 內(nei) 各方企業(ye) 正爭(zheng) 相斥巨資布局智慧物流,從(cong) 不同角度切入市場以搶占發展先機。這其中,既有以阿裏、京東(dong) 、蘇寧等為(wei) 代表的電商企業(ye) ,也有以UPS、DHL、順豐(feng) 等為(wei) 代表的快遞物流企業(ye) ,還有以G7匯通天下、卡行天下、易貨嘀等為(wei) 代表的智慧物流平台型企業(ye) 等。

“智慧物流首先需要全程聯網和可視可控,它建立在物聯網技術上。”在近期於(yu) 上海舉(ju) 行的“G7合作夥(huo) 伴大會(hui) ”上,G7總裁馬喆人說道。在移動互聯網萬(wan) 物互聯、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人與(yu) 人之間的溝通模式、信息管理的處理方式都在發生巨大變化。傳(chuan) 統物流供應鏈僅(jin) 關(guan) 注效益成本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所需,物流正在向著更加精準、送裝一體(ti) 、有溯源的方向發展,並直接和消費者體(ti) 驗結合在一起。

對於(yu) 從(cong) 業(ye) 者,尤其是雲(yun) 端物聯網公司來說,隨著技術日漸成熟和普及,曾經設計精密、價(jia) 格昂貴的傳(chuan) 感器,早已被替換為(wei) 成本低廉的攝像頭或麥克風,數據的采集變得簡單易行,再通過雲(yun) 端大量的數據計算和模糊判斷可實時感知現實狀況。擁有簡單、及時、低成本等原始傳(chuan) 感器所不具備的優(you) 點,物聯網+AI可輕鬆完成運輸全程聯網及可視可控。

據馬喆人介紹,目前G7已將物聯網+AI模式在物流行業(ye) 成功應用。在不久的將來,任何一個(ge) 具備移動或共享特征的設備,都能夠裝上定位器、計價(jia) 器和傳(chuan) 感器,接入雲(yun) 端進行智能化的實時管控。這種模式不僅(jin) 能提高物流運輸管理效率,而且能促成大規模的共享和按需購買(mai) ,降低企業(ye) 進入智慧物流的資金門檻。

除此之外,傳(chuan) 統物流需要調度員和司機、上下遊環節以及合作夥(huo) 伴進行實時溝通。而AI技術的進步,使得這項工作可以由數以千萬(wan) 計的雲(yun) 端機器人執行,通過設定的語音或者真人模擬語音和司機、上下遊環節溝通,以完成管理調度工作。專(zhuan) 家表示,建立在人工智能算法基礎上的智能運營管理係統,對物流企業(ye) 的人工成本、管理效率都將產(chan) 生積極影響。

物流大數據價(jia) 值日益凸顯

隨著智慧物流的蓬勃發展,未來,低水平物流企業(ye) 將失去生存基礎和市場。此外,互聯網消除了企業(ye) 之間、運輸和物流環節之間的信息“孤島”和互聯互通瓶頸約束,信息引導的物流與(yu) 運輸一體(ti) 化服務將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本形態,並為(wei) 物流與(yu) 製造商貿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創造機會(hui) 和條件。

對國內(nei) 物流企業(ye) 而言,智慧物流是其能否在未來的市場競爭(zheng) 中占據優(you) 勢地位的關(guan) 鍵所在。德勤指出,麵對新的時代趨勢,物流企業(ye) 需要擁抱智慧物流,實現轉型升級,同時要更加重視數據,因為(wei) 數據化是物流向下一代升級,真正實現智慧物流的關(guan) 鍵。

艾瑞谘詢預測,未來,物流業(ye) 對數據分析的重視程度將顯著提升,通過政企合作實現數據共享,將重塑供應鏈智能化模式。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工業(ye) 化機器人的應用也將逐步規模化。物流科技的創新將推動傳(chuan) 統商業(ye) 模式升級和變革,企業(ye) 可以更靈活地調整物流結構。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是物流向下一代升級,真正實現智慧物流的關(guan) 鍵”。宋旭軍(jun) 建議,物流企業(ye) 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和所在領域客戶的特征及其變化趨勢,以開放的心態擁抱科技,擁抱智慧物流,實現轉型升級。智慧物流早已不是一道選擇題,在這一必然的趨勢中,誰能把握先機,誰就能占據主動。物流企業(ye) 需要提前布局,抓住智慧物流的先機。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