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物流配送中心雲計算服務平台的設計

發布時間:2017-07-24 11:48:28 中國物流產(chan) 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本文結合物流配送中心的業務流程,分析了雲計算技術的內涵和應用架構,從基礎設施層、業務層、應用層三個層次,構建了基於“雲計算+麵向服務的架構”的物流配送中心雲計算服務平台,以滿足物流配送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一、雲計算技術概述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互聯網、以數據為中心、數據密集型的超級計算模式,通過虛擬化技術將各個服務器的資源連接起來,提供超強的數據存儲、數據管理、編程模式、並發控製、係統管理能力。
在通用體係方麵,雲計算平台一般包括:雲用戶端、服務目錄、管理係統和部署工具、資源監控、服務器集群等。在服務層次上,雲計算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層(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層(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應用層(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在技術層次上,雲計算主要包括物理資源(數據庫、網絡及存儲設備、服務器集群等)、虛擬化資源(計算、網絡、存儲、數據庫等資源池)、中間件管理(用戶、資源、安全、映像等管理)和服務接口(服務接口、注冊、查找、訪問等)。基於此,借助虛擬化技術、並行編程技術、數據管理技術、分布式資源管理技術,雲計算逐步形成了基礎設施即服務、平台即服務和軟件即服務三種主要的技術應用模式,並為其在社會流通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二、業務流程分析
物流配送中心是專門從事商品配送活動的經濟組織,是將集貨中心、分貨中心和加工中心集為一體的物流節點,其主要的功能包括集貨、倉儲、流通加工、運輸、揀選、配送和信息處理等。依據產品的性質不同,產品的物流配送流程也會有所差異,並呈現出訂單全流程管理、物流作業自動化、倉儲管理平台數字化、業務流程和訂單管理規範化等特點。
物流配送體係為追求“及時、準時”的目標,需要依賴於互聯網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實現智能化、 自動化、信息化
在設計物流配送中心網絡時,既要考慮到眾多物流配送中心之間和其通道組成的配送網絡結構體係設計和配送路線設計,也包括配送中內部區域布置、作業係統設計等內容。一方麵,物流配送網絡內部結構包括多級、多層的配送體係,兩級、雙層次的配送體係,及單層次的配送體係。另一方麵,物流配送體係為追求“及時、準時”的目標,需要依賴於互聯網和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實現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而這剛好與雲計算的要求相一致。
然而,隨著製造業升級步伐的加快,物流配送平台也逐漸呈現出一係列問題,如業務流程不規範、服務水平低下及信息不流暢、不及時、無法實時查詢等。為此,筆者認為應探索一種旨在提升物流配送中心業務效率的模型及解決之道。物聯網技術、雲計算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為現代物流配送提供了技術支撐。
三、雲計算服務平台總體架構
經過上述分析,結合雲計算技術的功能特點和物流配送企業的業務要求,筆者認為可以構建一種基於“雲計算+麵向服務的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物流配送企業雲計算應用模型。該模型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分別是基礎設施層服務、業務層服務和應用層服務。
雲計算分類及服務
一、基礎設施層服務設計
基礎設施層包括各項軟件服務、硬件資源,這些資源將對平台起主要的支撐作用。其中,軟件服務包括供存儲服務、應用服務、隊列服務及其它相關服務;硬件資源包括電腦、存儲設備和通訊設備等。基於物流配送的複雜交錯性,雲計算下的物流基礎設施服務層應主要包括三個方麵:
一是虛擬化的基礎設施層,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對硬件資源的抽象化,實現基礎設施層內部資源管理的優化,提高硬件資源的被訪問率和服務效率。
二是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三種基礎設施服務方式,滿足企業對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平台服務的需求。其中,IaaS需要滿足用戶對優質的硬件資源的需求;PaaS主要為用戶提供適應性強的基本運行和開發應用環境;SaaS主要是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實惠的軟件服務。
三是提供私有雲(Private Clouds)、公共雲(Public Cloud)和混合雲(Mixed Cloud)三大類雲服務。私有雲,是指企業為實現對專有資源的有效控製,提高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客戶服務質量,而在企業內部單獨搭建的雲計算管理平台。顯然,私有雲對企業的軟件、硬件、技術人才等方麵的要求更高,因而主要適應於實力雄厚的大型物流配送企業。公共雲,是由第三方供應商提供服務,需求方通過互聯網獲取雲平台上的資源。公共雲供應商由於具備更專業的人才、技術優勢和更優厚的政府支持,可為客戶提供更實惠的服務體驗,如成本低、風險小、資源節約等。基於此,許多中小型企業充分發揮公共雲的優勢,將輔助性、非核心的業務資源存放在公共雲中,而將企業核心的IT資源留在企業內部,通過公共雲與私有雲的結合實現行業業務流程的優化。混合雲,指私有雲和公共雲的融合,是目前雲計算的主要模式。它既可以發揮私有雲的安全特性,也可以充分使用公共雲的IT資源,通過二者的混合和匹配,達到安全和實惠的雙重效果。雲計算供應商們較早地關注到了混合雲的解決方案,如微軟的Office、Exchange、Sharepoint等產品就是基於客戶+服務器的混合雲解決方案。
四、業務層服務設計
1.雲計算與SOA
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麵向服務的架構)是將業務轉換為一組相互鏈接的服務或可重複的業務任務,將各種服務以良好的接口和契約聯係、結合起來以完成特定的任務。SOA強調服務質量和市場柔性,完全能夠滿足物流配送企業及時應對客戶需求變化、快速重組流程等需求。顯然,雲計算與SOA相結合,將有效解決物流配送企業對IT服務的需求,並主要體現在業務、技術兩個方麵。
2.定義層設計
定義層主要是為用戶提供定義服務的功能。一方麵,支持企業戰略目標的服務設計;另一方麵,支持具體服務實現的設計。SCA(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服務組件體係結構)由一組規範組成,使用麵向服務的體係結構描述構建應用程序和係統的模型。SCA的基本理念是:服務可以描述業務功能,通過將服務組裝、重用可以開發和提供新的業務;SCA服務組件是標準接口的,也是粗粒度的。基於此,可以將物流配送的業務功能進行適當的切分和封裝,提高封裝組件的重用性、兼容性和流程優化。
3.管理層設計
服務管理主要提供組裝服務所需的流程編排服務,統一事件支持,以及相關的規則服務、任務調度、選擇器等。為滿足物流配送企業客戶對IT服務的個性化需求,企業可借助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軟件開發工具包)在雲計算平台上開發個性化應用。
五、應用層服務設計
應用層是雲計算中應用的集合,通過整合各種應用資源,可為用戶提供各種綜合性應用服務,並具有三個顯著特征。一是用戶可以不受時間、地域的限製憑借互聯網訪問這些應用。二是滿足用戶拿來即用、按需付費的低成本信息化要求。三是成功的雲應用要求其具有高度的IT資源整合能力,以滿足用戶的綜合性應用需求。
物聯網技術、雲計算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為現代物流配送提供了技術支撐
1.應用層服務的應用
在應用層用戶不需探究應用是如何設計、開發、安裝和托管的,隻需知道如何更好地訪問這些應用。基於此,這些應用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標準應用、客戶應用和多元應用。標準應用提供的服務往往是標準的、一致的,主要麵向終端客戶。客戶應用提供的服務往往需要用戶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二次定義和開發,主要麵向企業級用戶。多元應用主要致力於滿足用戶的某一類特定需求,主要麵向具有創新性應用需求的用戶。
2.用戶交互服務
日常工作中,用戶可借助普通的IE瀏覽器使用雲平台的服務。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物流配送中心的作業日益呈現複雜性、動態性,如全球衛星導航係統、貨物跟蹤定位係統、車輛調度監控係統等對基於雲計算的交互性用戶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於此,物流配送企業可開發自定義的專屬客戶端,使其既具備瀏覽器的功能,還可以為雲計算平台提供服務支持,提高可視化操作程度。同時,為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雲平台應該盡量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
六、運維方式設計
1.中小物流配送企業采用雲服務
中小物流配送企業是物流企業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且由於企業規模小、資金實力弱,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雲服務也表現出不同要求。
(1)初創階段采用公共雲服務。處於初創階段的中小物流配送企業,往往經濟實力較弱,對IT服務、個性化要求不高。此時,借助公共雲的Saas模式,既可獲得企業所需的IT資源,又可降低IT投入和運營成本。
(2)成長階段采用私有雲服務。處於成長階段的中小物流配送企業,由於發展迅速,需要借助大量的IT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建立核心競爭力。此時,借助私有雲,企業可獨享運行在雲平台上的運行程序;在享受較高服務質量的同時隻需支付較低的運營成本。
(3)成熟階段采用混合雲服務。處於成熟階段的中小物流配送企業往往根據經營的峰值來決定對IT資源的需求,因此,企業IT資源時常處於閑置、未被充分利用的狀態,混合雲將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企業運營峰值階段,通過購買雲平台的IT資源滿足需求;在峰值過後,通過取消多餘的IT資源減少閑置,也即通過隨需而變實現IT資源的動態分配。
2.大型物流配送企業采用雲服務
大型物流配送企業采用雲服務主要有兩種形式。
(1)搭建企業專屬的內部雲計算平台。大型物流配送企業具備較強的IT專業人才和IT軟硬件資源。隨著信息技術在行業產業的深入滲透,企業往往會在IT基礎框架的維護和應用程序的運行方麵投入較多。通過構建內部私有雲平台,企業可在自己的IT環境中構建更安全和有效的雲計算;在簡化計算交付的同時,提高市場應變柔性。
(2)內部IT服務與雲計算服務相結合。大型物流配送企業采用混合雲的方式,通過標準化的接口,將現有IT應用與雲計算服務相結合,既可有效降低對雲計算的新技術開發成本,又能充分利用自有IT資源並保護核心數據的安全。
七、結語
結合物流配送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實際需求,可構建一種基於“雲計算+麵向服務的架構”的物流配送雲計算服務平台,並從基礎設施層服務、業務層服務、應用層服務三個層次進行具體設計,滿足企業對IT應用不斷變化的需求。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