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7-05 10:35:11 物流界

2017年1-5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139.1億(yi) 件,同比增長30.3%,增速大幅低於(yu) 去年同期。
行業(ye) 需求降速——結構原因
業(ye) 務類型上來看,同城、國際增速對行業(ye) 降速的拖累更大。
圖一:各業(ye) 務類型業(ye) 務量月增速圖(紫色虛線內(nei) 為(wei) 一季度)
從(cong) 各地區業(ye) 務量來看,主要是中部地區降速拉低了整個(ge) 行業(ye) 的增速。
圖二:各區域業(ye) 務量月增速圖(紫色虛線內(nei) 為(wei) 一季度)
從(cong) 各省份業(ye) 務量來看,除了內(nei) 蒙、青海以外,基本所有的省份的業(ye) 務量增速都低於(yu) 2015、2016年同期增速,這表示了快遞業(ye) 務量增速從(cong) 各省份角度來看是一個(ge) 相對全國性的事件。其中,北京、黑龍江、湖南、重慶、西藏、寧夏、新疆拖累較大。除北京為(wei) 東(dong) 部發達地區(可能由於(yu) 知名快遞企業(ye) 網點動蕩)外,其餘(yu) 均為(wei) 中西部地區。
圖三:各省份業(ye) 務量近三年一季度增速表
行業(ye) 需求降速——基數原因
從(cong) 2016年的基數情況來看,的確當年一季度快遞業(ye) 務量增速為(wei) 曆史第二高增速,從(cong) 而造成了相對高快遞業(ye) 務量基數,也間接導致了2017年一季度相對低的行業(ye) 增速。
圖四:快遞行業(ye) 曆年一季度業(ye) 務量增速圖
行業(ye) 需求降速——大型城市或已經進入成熟期
我國2016年人均快遞業(ye) 務量23件,雖然與(yu) 美國、日本的32、30件有相當的差距,但如果隻考慮我國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的話,人均快遞業(ye) 務量早已是美國、日本的多倍。
其中:北京93件、上海108件、深圳186件、廣州205件,快遞集中使用的城市不如快遞業(ye) 務成熟期也從(cong) 側(ce) 麵表征了行業(ye) 增速下降的一個(ge) 原因。
圖五:各大一線城市人均快遞業(ye) 務量與(yu) 美國日本比較圖
行業(ye) 需求降速——其他原因
我們(men) 認為(wei) ,2017、16年一季度業(ye) 務量增速的巨大差異還可能是由於(yu) 以下原因造成:
1、統計口徑擴大:2016年,郵政局可能將2015年及之前未統計進入快遞業(ye) 務量的業(ye) 務(例如同城配送等)第一次計入統計口徑,從(cong) 而導致2016較2015年有相對大的增速。
2、轉包導致重複統計:快遞行業(ye) 中,大快遞企業(ye) 有時會(hui) 將超過自身業(ye) 務產(chan) 能的業(ye) 務轉包給相對較小的快遞企業(ye) ,從(cong) 而導致了同一件業(ye) 務出現了重複統計的現象。
3、微商、移動端電商高速增長並進入飽和:2016年是微商和移動端電商超高速發展的一年,巨大的需求端增速也會(hui) 導致快遞行業(ye) 出現高速的增長。
4、數據申報誇大:2016年同時也是各大快遞企業(ye) 宣布上市的年份,不排除各個(ge) 企業(ye) 為(wei) 了順利通過上市審核並獲得投資者認可,在業(ye) 務量方麵有誇大的嫌疑。
中期行業(ye) 增速展望:重新回到以電商增速為(wei) 錨
從(cong) 需求端來看,影響快遞行業(ye) 增速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電商。曆年的電商增速下滑仍然是影響快遞業(ye) 務量增速的最主要因素。根本原因是,主要電商(阿裏+京東(dong) )的包裹量占整個(ge) 行業(ye) 的比重超過70%。
按照郵政局十三五規劃,2020年全行業(ye) 700億(yi) 件、8000億(yi) 收入,則2017到2020年業(ye) 務量、收入複合增速分別為(wei) 22%、19%。
競爭(zheng) 格局與(yu) 競爭(zheng) 戰略
從(cong) 成本端來看,快遞員工資、麵單原料的紙漿價(jia) 格、中轉場地的租金(由於(yu) 工業(ye) 從(cong) 儲(chu) 用地供給秲缺導致租金上漲),等一係列剛性上漲的價(jia) 格導致了整個(ge) 快遞行業(ye) 成本上漲的剛性。
前期主流快遞公司派費集體(ti) 提高0.15元就是行業(ye) 成本上漲的表現。
競爭(zheng) 戰略:價(jia) 格戰仍然是未來主旋律
由於(yu) 通達係客戶從(cong) 是以電商為(wei) 主(阿裏平台的包裹量占全社會(hui) 的70%),因此產(chan) 品較難做出差異化,我們(men) 認為(wei) 可見的未來從(cong) 是以價(jia) 格競爭(zheng) 為(wei) 主,隻是由於(yu) 加盟商的利潤微薄,總部集中度相對較高,價(jia) 格下降的速度會(hui) 趨緩。
某些企業(ye) 嚐試開拓電商快遞以外的市場(國際、冷鏈、重貨、城市快速配送等),我們(men) 認為(wei) 可見的未來,這些業(ye) 務的市場規模很難達到電商快遞市場的量。
集中度有所提升,但從(cong) 有新入者帶來的競爭(zheng)
今年以來行業(ye) 集中度顯著提升,表明上一輪價(jia) 格戰以中小企業(ye) 退出而暫告一段落。從(cong) 行業(ye) 新進入者來看,快遞行業(ye) 蛋糕從(cong) 然可能麵臨(lin) 再度分食:
1、蘇寧:並購天天快遞,高調宣布自營快遞業(ye) 務即將社會(hui) 化運營。
2、京東(dong) :由於(yu) 對盈利的迫切需求,也早已拋出了“物流社會(hui) 化”的口號。
3、安能與(yu) 德邦:由“貨運”殺入快遞,借劣幹線優(you) 勢及加盟製運營快遞擴張。
中轉環節是快遞行業(ye) 未來效率提升的重中之重
由於(yu) 目前中轉環節大多采用陸運,我們(men) 根據公路運輸的普遍成本測算,每單快遞的中轉成本極限能做到0.5元左右。但目前上市快遞企業(ye) 大多數中轉環節的成本遠高於(yu) 上述值,表明這一塊的效率提升空間較大。
在行業(ye) 需求逐漸降速的大背景下,能體(ti) 現差異化的就是成本管控能力。過去由於(yu) 管理粗放、幹線運營不夠科學,幹線運輸和轉運其實有很大的成本節省空間,對快遞總部的利潤彈性非常可觀。另一方麵,成本的管控又能夠使企業(ye) 價(jia) 格戰更有優(you) 勢,促進業(ye) 務量擴大,進一步降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環。
目前中通、韻達的中轉成本已經略有優(you) 勢,體(ti) 現了兩(liang) 家公司較高的管理水平。京東(dong) 快遞很難蠶食通達係電商快遞的市場
京東(dong) 開放物流之後,由於(yu) 其單件配送成本極高,通達係快遞的價(jia) 格區間它一定無法承受。阿裏估計也不會(hui) 同意京東(dong) 物流從(cong) 事來自其平台的業(ye) 務。京東(dong) 物流的服務標準預計瞄準順豐(feng) 現有的市場,但需要大力建設其攬件能力。
快遞企業(ye) 之間比較:分化已經開始
曆年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及增速比較
通過比較發現,業(ye) 務量行業(ye) 第一的名次始終在變化,2014及以前為(wei) 申通、2015為(wei) 圓通、2016則變為(wei) 中通。
圖六:曆年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及增速比較
2016年H1、H2各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增速比較
從(cong) 目前已有數據,我們(men) 統計了圓通、韻達、中通在2016年上下半年業(ye) 務量的增速情況,並發現:
圓通、韻達下半年增速均進低於(yu) 上半年。
中通則在下半年發力,增速大幅提高。
圖七:2016H1、H2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增速比較
各企業(ye) 優(you) 勢及劣勢區域增速比較
圓通、申通、韻達在優(you) 勢區域(華東(dong) +華南)及其他區域的業(ye) 務量占比基本沒有太大差別。
從(cong) 占比變化來看,2016年申通在優(you) 勢區域(華東(dong) +華南)的占比繼續上升,但總體(ti) 增幅不大。而圓通與(yu) 韻達則在逐漸提升其中西部地區業(ye) 務的占比。
大客戶營收占比看加盟商話語權
申通的前五大客戶(加盟商)的營收占比最高,達到約22%,體(ti) 現了申通“大加盟”、加盟商話語權較大的特性。
圓通與(yu) 韻達的前五大客戶營收占比都低於(yu) 10%,體(ti) 現了其加盟商扁平化管理的策略。
固定資產(chan) 增幅對應不同的戰略
存量來看,除順豐(feng) 外(圓通未公布年報,根據三季報來看幾乎沒有增長),中通擁有最多的的固定資產(chan) ,體(ti) 現了其半直營化的特色。
增量來看,韻達、中通的固定資產(chan) 增速都超過120%,體(ti) 現其在資本投入上的大力度。順豐(feng) 由於(yu) 體(ti) 量龐大,自營規模較為(wei) 成熟,增速相對較低;申通的低增速則印證了我們(men) 對於(yu) 其控製資本開支戰略的判斷。
圖八:快遞企業(ye) 固定資產(chan) 增幅、增速及比較
2017一季度行業(ye) 降速背景下各家公司開始出現分化
順豐(feng) 占據龍頭優(you) 勢,收入端保持26%高增速。
韻達作為(wei) 加盟製快遞表現最好的企業(ye) ,實現收入43%、淨利潤35%的高增長。韻達全網優(you) 化,搶占服務戓先機的優(you) 勢已逐步兌(dui) 現。
申通在13%的收入增速下實現了33%的淨利潤增速,證明我們(men) 判斷的公司在費用、結構優(you) 化等方麵采取的“輕”戰略的邏輯也已逐步產(chan) 生效果,對未來公司盈利能力保持關(guan) 注。
圓通在收入端、淨利潤端僅(jin) 實現個(ge) 位數增長。一方麵是由於(yu) 年初北京快遞網點事件發酵降低了市場份額,另一方麵公司在戰略上向陸路運輸不成功的轉型、大規模的資本開支,都對業(ye) 務量、成本產(chan) 生了一定的影響。
成本管控成就未來快遞龍頭
由於(yu) 快遞的需求絕大部分來自於(yu) 電商(主要是阿裏係,其包裹量占比達到全行業(ye) 的70%),產(chan) 品服務的單一性、菜鳥網絡的存在造成行業(ye) 參與(yu) 者很難獲取超額利潤,但通過“降低成本-贏得價(jia) 格戰優(you) 勢-擴大市場份額-規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環,龍頭公司也能獲得不錯的利潤增長。
因此成本管控能力是篩選龍頭的唯一標準。相對看好專(zhuan) 注於(yu) 快遞主業(ye) ,不斷努力降低成本的企業(ye) ;對於(yu) 多元化發展,開拓電商快遞以外市場的公司,暫時保持謹慎態度。今年是各企業(ye) 戰略選擇、發展分化的元年,上述戰略效果的兌(dui) 現預計明年會(hui) 更加明顯。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