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28 15:30:24 萬(wan) 聯網

萬(wan) 聯導讀:2017年6月27日,以“產(chan) 融連通 生態共建•閉環可視 安全共築”為(wei) 主題,由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推進聯盟主辦的“第四屆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hui) ”在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隆重舉(ju) 行。當日下午,由深圳市投資推廣署、深圳市信息行業(ye) 協會(hui) 、萬(wan) 聯網承辦的“第四屆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hui) ——深圳供應鏈金融專(zhuan) 場”同時在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召開。在深圳供應鏈金融專(zhuan) 場,萬(wan) 聯網創始人及總編蔡宇江宣布《2017中國供應鏈金融調研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是由萬(wan) 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聯合華夏鄧白氏、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共同調研發布。
國家發布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金融支持製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內(nei) 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等,都強調了供應鏈金融的地位,對應收賬款融資、票據貼現、倉(cang) 單質押、信用證項下融資等給予了充分肯定,提振了供應鏈金融實踐者們(men) 的信心。
縱觀近幾年的發展,供應鏈金融行業(ye) 已經發生了幾次迭代,由過去的銀行對接核心企業(ye) 服務於(yu) 上下遊合作夥(huo) 伴,到供應鏈公司/物流公司/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利用自有資金或銀行授信服務於(yu) 各類企業(ye) 貿易,再到現在“資金渠道多元化,服務主體(ti) 多元化,風控手段生態化、智能化、綜合化,運營方式O2O化(線上運營輔助線下服務)”。2016年,盡管大量資本湧入,行業(ye) 發展卻顯得溫溫吞吞。而2017年,在供應鏈金融領域,我們(men) 仍然看不到轟轟烈烈的生死大戲,而是溫和內(nei) 斂的穩健步履:供應鏈金融在更多領域、更多地區“開花結果”,實踐者不斷創新和應用新科技,展現了充滿活力的產(chan) 業(ye) 生態。
可以說2017年供應鏈金融產(chan) 業(ye) 健康迭代、宏觀環境利好、產(chan) 業(ye) 生態穩健繁榮。那麽(me) 如果我們(men) 深入一線、細細考究,供應鏈金融的踐行者們(men) 會(hui) 告訴我們(men) 什麽(me) 呢?他們(men) 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市場格局、服務模式、資金渠道、風控手段是什麽(me) 呢?大數據、區塊鏈等新金融科技對行業(ye) 發展的影響幾何?他們(men) 的困惑與(yu) 期待又是什麽(me) 呢?他們(men) 的實踐是否印證了產(chan) 業(ye) 的健康迭代、穩健繁榮、前途光明?未來,他們(men) 又將如何前行、走向何方?
在線供應鏈金融是“互聯網+產(chan) 業(ye) +金融”的有機結合,是有效解決(jue) 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抓手,已經成為(wei) “鏈主”企業(ye) 與(yu) 金融機構共建生態的主要渠道,對推進企業(ye) 轉型升級和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著重要作用。
2017年6月27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推進聯盟主辦的第四屆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hui) 在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隆重舉(ju) 行,本屆大會(hui) 以“產(chan) 融連通 生態共建•閉環可視 安全共築”為(wei) 主題,以“50佳典型案例”分享為(wei) 主線,設立了主旨大會(hui) 、專(zhuan) 題論壇、品牌專(zhuan) 場和項目展示等十餘(yu) 場活動,涵蓋了在線供應鏈金融在工業(ye) 、農(nong) 業(ye) 、流通業(ye) 、物流業(ye) 、跨境交易、區域經濟、大企業(ye) 集團應用與(yu) 服務中所涉及到的動態合規、模式類別、風險管控、技術架構、生態建設和發展趨勢等諸多方麵,旨在搭建起社會(hui) 多方交流對接平台,實現推介主流模式、引導主流方向目的,共同推進我國在線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當日下午,以“金融科技驅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為(wei) 主題,由深圳市投資推廣署、深圳市信息行業(ye) 協會(hui) 、萬(wan) 聯網承辦的“第四屆在線供應鏈金融推進大會(hui) ——深圳供應鏈金融專(zhuan) 場”同時在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隆重召開。在會(hui) 上,萬(wan) 聯網創始人及總編蔡宇江宣布《2017中國供應鏈金融調研報告》正式發布。
萬(wan) 聯網創始人及總編蔡宇江
萬(wan) 聯網創始人及總編蔡宇江在會(hui) 上介紹,《2017中國供應鏈金融調研報告》是由萬(wan) 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聯合華夏鄧白氏、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供應鏈戰略管理研究中心對供應鏈金融的各類市場主體(ti) 進行了問卷調研,並進行了深入研究,從(cong) 而形成了本報告,希望通過本報告的發布來記錄進行中的2017供應鏈金融業(ye) 態,最終能夠助力中國供應鏈金融產(chan) 業(ye) 越走越順!
報告中對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整體(ti) 趨勢、哪些供應鏈公司正在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對象集中在哪些行業(ye) 、供應鏈金融企業(ye) 的業(ye) 務規模集中在什麽(me) 層級、什麽(me) 是成熟的供應鏈金融風控體(ti) 係、目前主流的風控維度包含哪些維度等內(nei) 容進行了深刻的調研分析。
以下為(wei) 研究報告核心內(nei) 容摘要,完整版26頁報告請關(guan) 注萬(wan) 聯網微信公眾(zhong) 號wanlinkcn回複“調研報告”即可輕鬆獲取。
本報告分三部分內(nei) 容:分別描述了供應鏈金融生態圈結構以及生態圖譜、2017中國供應鏈金融現狀調研結果、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PART1. 供應鏈金融生態圖譜
在推行供應鏈金融活動過程中,各供應鏈金融利益相關(guan) 方/參與(yu) 主體(ti) 的角色和結構關(guan) 係,以及它們(men) 與(yu) 製度和技術環境的關(guan) 係構成了供應鏈金融生態。
供應鏈金融生態包含四層架構:供應鏈金融源: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ye) ;供應鏈金融實施主體(ti) ;供應鏈金融資金提供方;供應鏈金融基礎服務。
從(cong) 服務主體(ti) 的角度看,越來越多產(chan) 業(ye) 端企業(ye) 和技術端企業(ye) 加入到生態圈中,銀行、供應鏈公司、外綜服三類傳(chuan) 統的服務主體(ti) 發展趨緩。這從(cong) 側(ce) 麵體(ti) 現了供應鏈金融的垂直化與(yu) 智能化趨勢。
PART2 2017供應鏈金融現狀調研結果
1. 82%的業(ye) 內(nei) 受訪企業(ye) 表示整個(ge) 供應鏈金融行業(ye) 在2017年的景氣程度持續上升。表示不樂(le) 觀的供應鏈金融從(cong) 業(ye) 者主要來自於(yu) 供應鏈公司及對外貿易服務平台。
2、供應鏈金融在大宗商品、快消品、汽車、電子電器等垂直行業(ye) 得到了更充分的實踐。
3、從(cong) 風控成熟度角度,10%的企業(ye) 已經建立了領先的風控係統和風險數據庫,並以此為(wei) 基礎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了風險預測模型。63%的企業(ye) 正在將數據分析、IT技術與(yu) 傳(chuan) 統風控流程進行融合進而提升風控能力。仍有27%的企業(ye) 依賴傳(chuan) 統的風控方法和工具。
4、通過本次調研我們(men) 發現90%的企業(ye) 均認為(wei) 征信信息缺失、數據挖掘能力弱、模型評估能力弱三方麵製約了其業(ye) 務的進一步發展。
從(cong) 上述調研結果來看,雖然供應鏈公司、外綜服平台等行業(ye) 出現了瓶頸,但是供應鏈金融行業(ye) 仍然欣欣向榮、處於(yu) 起步階段;大宗商品、快消品、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ye) 都具有產(chan) 業(ye) 規模足夠大、供應鏈環節多、中小企業(ye) 多的特點,因此這些領域最受供應鏈金融實踐者們(men) 的青睞,可以大膽猜想,未來物流、農(nong) 業(ye) 、化工、餐飲等也將會(hui) 是兵家必爭(zheng) 之地;金融的核心還是在風控上,各個(ge) 實踐者從(cong) 事實上驗證了這一點,製約他們(men) 發展的還是風控能力的不足。
PART3 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
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為(wei) :
1、以互聯網平台為(wei) 基礎的產(chan) 業(ye) 整合在加劇
2、產(chan) 業(ye) 供應鏈作為(wei) 一種生態開始與(yu) 金融生態結合
3、金融科技成為(wei) 推動供應鏈金融的主導力量
4、防範風險成為(wei)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能力
5、協同專(zhuan) 業(ye) 化將成為(wei) 智慧供應鏈金融的主題
總結而言,供應鏈金融十分契合國家發展戰略與(yu) 進程,前景光明,但目前,供應鏈金融的宏觀環境和產(chan) 業(ye) 生態正當幾何呢?或許在這份《2017中國供應鏈金融調研報告》中,有你想要的答案。對企業(ye) 而言,本報告對內(nei) 可以作為(wei) 供應鏈金融服務企業(ye) 梳理組織架構和頂層設計的參照標準,對外則可以了解供應鏈金融市場宏觀環境,和成熟的企業(ye) 進行科學對標。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鄭柵潔、藍佛安、王文濤、潘功勝、吳清重磅發聲!
- 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深化粵港澳產業鏈供應鏈協同
- 以實招硬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五部門主要負責人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 深入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 全國人大代表王誌賢: 深化發展“一單製”“一箱製”讓物流更暢通
- 全國人大代表吳仁彪: 科學預測低空經濟未來發展規模
- 學習《決定》每日問答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主要有哪些要求
- 截至1月底中國民營企業數量達5670.7萬戶
-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物流關鍵詞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下大氣力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2024年全國全社會物流成本降低約4000億元,運輸成本降低了2800億元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