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05 11:08:38 信息時報

5月以來,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動作連連,釋放出新能源汽車回暖的信號,物流車電動化或成新能源汽車突破口。
今年以來,受補貼大幅退坡以及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等因素影響,國內(nei) 新能源車市遭遇“倒春寒”,目前依然未見明顯起色。5月17日,工信部發布《關(guan) 於(yu) 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的公示》,僅(jin) 有8.5萬(wan) 輛新能源車符合首輪補貼標準,而去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wei) 50.7萬(wan) 輛,這意味著目前不足兩(liang) 成新能源汽車拿到補貼。但5月以來,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動作連連,釋放出新能源汽車回暖的信號,物流車電動化或成新能源汽車突破口。
新能源產(chan) 業(ye) 風口已轉
截至5月23日,工信部在2017年共發布四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136戶企業(ye) 的1473個(ge) 車型上榜,其中新能源專(zhuan) 用車373款,占總數的25.32%。以2017年第四批推薦目錄為(wei) 例,本批目錄共包含96戶企業(ye) 453個(ge) 車型,其中新能源專(zhuan) 用車領域有47戶企業(ye) 158個(ge) 車型進入,寧德時代等44家動力電池企業(ye) 為(wei) 該批次新能源專(zhuan) 用車提供配套。
可見政策層麵上,電動物流車既麵臨(lin) 阻力,也有機遇。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都在大力鼓勵新能源物流車發展。
近日,國內(nei) 最大純電動物流車租賃企業(ye) 和運力共享平台新沃運力與(yu) 易達智慧、巴士物流等多家上海企業(ye)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搶占上海新能源物流車市場。新沃運力董事長趙樂(le) 接受采訪時稱,該公司將於(yu) 今年上半年將實現1.6萬(wan) 輛純電動物流車中70%以上的穩定長租業(ye) 務,目前,新沃運力在原有1.6萬(wan) 輛新能源物流車的基礎上,已簽約客戶新能源物流車需求量3萬(wan) 輛,預計全年勁增500%。
與(yu) 此同時,京東(dong) 、阿裏等互聯網巨頭也在加快對新能源物流車布局。5月22日,阿裏旗下菜鳥網絡日前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hui) 上發布了一項代號為(wei) “ACE”的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聯合上汽、東(dong) 風、瑞馳等車企打造百萬(wan) 台新型智慧物流汽車。
正在廣州國際物流裝備與(yu) 技術展覽會(hui) 參展的寧德時代市場總監楊琦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企業(ye) 作為(wei) 菜鳥網絡合作夥(huo) 伴,看好電動物流車市場。目前,電動物流車市場主要麵向最後一公裏的O2O配送,要保證貨物安全、及時抵達目的地,這對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續航裏程、充電速度、安全與(yu) 可靠等方麵提出嚴(yan) 格要求,該企業(ye) 在努力抓住新機會(hui) 。
即將於(yu) 6月1日在重慶召開的“2017第三屆中國新能源汽車運營商與(yu) 車企對接采購交流會(hui) ”,200多家全國運營商和80多家車企匯聚,菜鳥、八匹馬、地上鐵、河南一微、北京菜籃子、易租通、駒馬物流等運營商將有大的訂單產(chan) 生。
未來,電動物流車潛在的市場空間在300萬(wan) 輛,巨大的電動物流車市場,將為(wei) 動力電池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按照每輛車50kWh電池容量計算,300萬(wan) 輛電動物流車將帶來150GWh的電池需求量。目前,寧德時代、沃特瑪等動力電池製造商皆加快對電動物流車電池訂單的搶奪。不過,對於(yu) 動力電池商而言,當務之急是與(yu) 電動物流車一起應對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和門檻提高等難題。
電池行業(ye) 進入洗牌期
但一個(ge) 不容忽視的現狀是,從(cong) 去年開始,動力電池產(chan) 能過剩開始顯現苗頭,進入2017年,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對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傾(qing) 斜,以及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的利益驅動下,動力電池迎來新一輪擴張潮。業(ye) 內(nei) 預計,今年動力電池新增投資規模繼續增長,仍將保持在千億(yi) 元以上。
“動力電池的發展是一個(ge) 從(cong) 供不應求到供過於(yu) 求的過程,在市場的優(you) 勝劣汰中將實現適者生存,最後勝出的才是鳳凰。”楊琦告訴記者。在業(ye) 內(nei) 看來,動力電池企業(ye) 降成本之路,並不是一年兩(liang) 年的短期過程,而是一個(ge) 長期的過程。因為(wei) 新能源汽車逐步退坡機製,國家已經明確到2020年將取消補貼。
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和上遊原材料漲價(jia) ,動力電池企業(ye) “兩(liang) 頭受壓”,求生存、謀發展成為(wei) 不得不麵對的嚴(yan) 峻話題。
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優(you) 勝劣汰,物美價(jia) 廉者將最終勝出,也即意味著擁有產(chan) 品最高性價(jia) 比的企業(ye) 將笑到最後。無疑,具備較大產(chan) 能規模、有較強經濟實力、較先進技術路線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排名靠前的動力電池企業(ye) ,在這場降本競賽中,會(hui) 將排名靠後的企業(ye) 遠遠甩開。
相比之下,一些小型電池廠商的生存會(hui) 變得舉(ju) 步維艱,此前遍地開花的“小、亂(luan) 、差” 動力電池企業(ye) ,將在市場競爭(zheng) 中被淘汰,電池行業(ye) 即將進入洗牌期,隨著兼並重組的進行,行業(ye) 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