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2-02 09:27:58

12月1日,京東(dong) 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16中國農(nong) 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報告對京東(dong) 平台上農(nong) 村電商消費區域、用戶畫像、購買(mai) 行為(wei) 、支付行為(wei) 、品牌偏好等維度進行分析,同時也展示了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農(nong) 村金融的現狀和趨勢。
報告顯示,農(nong) 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無論是網貨下鄉(xiang) 用戶,還是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特產(chan) 館)用戶,其消費習(xi) 慣與(yu) 消費結構均呈現獨特的特征:女性、年輕、重促銷,電商采購行為(wei) 還有待成熟;從(cong) 品牌等角度分析,農(nong) 村電商用戶對品質、品牌需求明確;農(nong) 資電商成長迅猛,體(ti) 現明確地域特色。
“農(nong) 村電商潛力巨大。”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信息服務與(yu) 電子商務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分析說,當前農(nong) 民收入增長,農(nong) 村網購觀念普及,農(nong) 村消費需求升級對電商需求增加,而且電商模式比現有農(nong) 村商業(ye) 模式更有競爭(zheng) 力,因此電商與(yu) 農(nong) 村現有商業(ye) 模式之間合作大於(yu) 競爭(zheng) 、互補大於(yu) 替代。李勇堅認為(wei) ,雖然電商在城鄉(xiang) 之間滲透率存在顯著差異,但差異背後凸顯的是農(nong) 村電商蘊藏的潛力。
2014年底,京東(dong) 提出農(nong) 村電商“3F”戰略,包括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工業(ye) 品進農(nong) 村戰略和農(nong) 村金融戰略。
作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的重要通道,京東(dong) 的地方特產(chan) 館旨在帶動當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上網觸電,拓展銷售渠道,幫助貧困地區優(you) 質農(nong) 副商品擺上城市餐桌。截至2016年9月1日,京東(dong) 在全國建立特產(chan) 館376家,分布在7個(ge) 大區共32個(ge) 省及直轄市。超過60個(ge) 貧困縣在京東(dong) 建立地方特色館,上線單品超過1萬(wan) 個(ge) ,每月銷售額超過2000萬(wan) 元。
報告顯示,無論是從(cong) 銷量還是銷售額來看,特產(chan) 館消費者對食品和生鮮產(chan) 品都呈現出極高的偏好。此外,用戶喜歡購買(mai) 的品類還包括酒、保健品、具有當地特色的禮品等。
京東(dong) 農(nong) 村電商戰略負責人李賀明在對農(nong) 村電商發展趨勢做介紹時說,京東(dong) 未來將推進農(nong) 業(ye) 品牌化發展,通過政府+京東(dong) +龍頭企業(ye) 、標準+品質+農(nong) 產(chan) 品包裝、企業(ye) +京東(dong) +用戶多方受益的方式加速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此外,京東(dong) 還從(cong) 生產(chan) 、加工、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鏈條的幫扶加速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打造京東(dong) 農(nong) 業(ye) 電商模式。
長期研究農(nong) 村發展的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wei) ,移動技術的發展有望讓廣大農(nong) 村越過PC、固話時代與(yu) 城市間的落差,拉近與(yu) 城市間的距離,特別是農(nong) 村地區資源、環境稟賦良好,在電商推動下其未來的後發優(you) 勢潛力巨大。他也建議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企業(ye) ,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互聯網+”,結合自身優(you) 勢打贏“賣貨”“聚粉”“建平台”的互聯網化三大戰役。
報告顯示,農(nong) 村用戶對移動端的依賴,遠遠超過了城市地區,移動端訂單占比比一線城市高出5個(ge) 百分點。智能手機的高速普及除了讓很多尚未觸網的農(nong) 村人跳過PC,直接成為(wei) 了移動互聯網用戶,而且消費更加便捷。
隨著農(nong) 村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升,農(nong) 村電商用戶的消費習(xi) 慣與(yu) 消費結構也開始向城市靠攏,開始向品質看齊。
目前,京東(dong) 農(nong) 村服務中心已在全國超過1700個(ge) 縣落地,包括網絡購物、物流、金融在內(nei) 的各項服務已覆蓋全國28萬(wan) 行政村,京東(dong) 幫大件物流服務覆蓋全國44萬(wan) 個(ge) 行政村。京東(dong) 特色的“京東(dong) 幫”打通了農(nong) 村電商的“最後一公裏”,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農(nong) 村消費者購買(mai) 大家電價(jia) 格高、品類少、不送貨、安裝慢、服務難等問題。
精準扶貧對電商企業(ye) 來說是重大發展機遇。2016年年初,國務院扶貧辦與(yu) 京東(dong) 集團簽署了《電商精準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探索“產(chan) 業(ye) 扶貧、創業(ye) 扶貧、用工扶貧”三種模式。京東(dong) 集團大力推行的“農(nong) 民種地不花錢”的扶貧項目,通過京東(dong) 農(nong) 村金融吸引了大量農(nong) 民加入,並形成了集中連片的京東(dong) 示範田。
河南省漯河市臨(lin) 潁縣農(nong) 民黃元甲既是“農(nong) 民種地不花錢”的受益者,如今也是該項目在河南地區的推廣人。相比於(yu) 父輩的傳(chuan) 統農(nong) 耕勞作方式,更多使用現代耕作和電商手段的黃元甲稱自己為(wei) 新型農(nong) 民。由於(yu) 在購買(mai) 農(nong) 資、土壤檢測、化肥配比、無人機噴藥等方麵多使用現代科學方法,黃元甲在新型農(nong) 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隨著互聯網滲透率的持續提升,農(nong) 村電商市場規模或超萬(wan) 億(yi) 。此外,隨著農(nong) 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費支出的增加,也將進一步提振農(nong) 村電商消費,成為(wei) 零售電商市場新的增長點。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