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1-02 10:44:31 證券日報

進入11月份後,離一年一度的“雙11”越來越近了,為(wei) 迎接這場物流大戰,各家快遞公司準備情況又如何呢?
記者近期實地調查走訪了圓通速遞以及韻達快遞位於(yu) 上海青浦區的總部,了解二者備戰情況,總體(ti) 來看,今年“雙11”各家快遞公司預計訂單量將直線上升,圓通速遞相關(guan) 負責任告訴記者:“今年訂單量預計會(hui) 將達到1.5億(yi) 單,這個(ge) 訂單量與(yu) 去年相比增長了將近3倍。”為(wei) 此,圓通速遞相應在人員、車輛、場地等方麵進行調整。
韻達快遞相關(guan) 負責人則表示,今年“雙11”期間,韻達協同菜鳥網絡等電商平台,通過大數據處理係統,按照“雙11”期間快件的流量、流向,對全國各網點的“雙11”預測業(ye) 務量進行前置管理,對涉及快件攬收、中轉、運輸、派送各環節的場地、人員、車輛、設施設備進行優(you) 化配置和升級。
據了解,往年“雙11”當天快遞並沒有太多壓力,11月12到11月13日才是攬收高峰,今年隨著電子麵單、智能分單等技術普及,各快遞公司自動化程度提升,預計今年“雙11”當天首次成為(wei) 攬收高峰期,這也將推動消費者簽收時效提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雙11”臨(lin) 近,學生網購的快遞包裹麵臨(lin) 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長,以往令校方頭疼的事情,菜鳥網絡旗下菜鳥驛站發布的預警方案將予以化解。
快遞公司智能化
備戰“雙11”
據預測,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全行業(ye) 處理的郵件(快件)業(ye) 務量將超過10.5億(yi) 件,將會(hui) 再創全球新高。圓通速遞表示,“今年‘雙11’公司訂單量有會(hui) 較大突破,整個(ge) 訂單量預計將達到1.5億(yi) 單,這是淘寶加非淘,這個(ge) 訂單量比去年相比增長了將近3倍。去年大概是五千多萬(wan) 單的訂單量。”圓通速遞總裁相峰表示,麵對今年的情況,圓通已經做好了相應的配置。在高峰期間,圓通全網服務人員,包括末端派件、中間處理人員等將達到50餘(yu) 萬(wan) 人。
在車輛準備方麵,圓通預計幹線車輛,包括末端預計超過8000台次;航空方麵,將全負荷運轉,包括腹倉(cang) 和全貨機利用度,調整到最大;場地方麵,今年圓通投入了十餘(yu) 個(ge) 新轉運中心以及改擴建了幾十個(ge) 轉運中心,臨(lin) 時租賃了五萬(wan) 平方米的倉(cang) 庫,為(wei) 中間環節做一些功能上的分流跟優(you) 化,以提升中間環節的操作能力等,通過這些措施,來保障圓通旺季高峰能夠平穩順利的渡過。
此外,與(yu) 往年不同,今年圓通主要重點做好錯時錯峰,前端分流措施,另外,還上線了智能化監控係統。
另外一家總部同樣位於(yu) 上海青浦區的韻達快遞表示,今年“雙11”期間,韻達將協同菜鳥網絡等電商平台,通過大數據處理係統,對全國各網點的“雙11”預測業(ye) 務量進行前置管理。
對於(yu) 記者關(guan) 注的人員方麵的問題,韻達快遞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雙11”業(ye) 務量最高峰期間新增臨(lin) 時人員30000人左右,包含臨(lin) 時工,小時工等,從(cong) “雙11”當天到11月21日期間,預計共增加臨(lin) 時人員110000人左右。此外,韻達全國網點也已做好人員儲(chu) 備。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韻達還率先在業(ye) 內(nei) 上線了全自動化分揀設備。記者在位於(yu) 韻達總部的上海分撥中心看到,一票票快件自動從(cong) 全自動化分揀流水線上流向各自的分揀格口滑入袋中。據介紹,該自動分揀流水線環長約200米左右,托盤300餘(yu) 台,運行速度2米/秒,每小時可以處理2萬(wan) 餘(yu) 票快件,配備10餘(yu) 台供件台,近300個(ge) 格口,具備薄件和非薄件的混合分揀能力,整個(ge) 係統擁有高度信息化與(yu) 自動化。
韻達相關(guan) 負責人還表示,今年“雙11”期間,韻達全網分撥中心將配置300台前台自動收件係統(又稱“快手係統”),將分撥/網點單個(ge) 收件台收件速度提升至每人2500票/小時,較傳(chuan) 統模式提升一倍有餘(yu) 。
快遞分撥中心
有望實現無人化操作
據了解,上述智能分單係統將在今年“雙11”期間全麵應用,預計滲透率將達到70%以上,也就是絕大部分包裹將通過智能算法來分配線路,準確率和速度將大大提升,快遞人工分撥將逐漸退出曆史舞台。
2015年,菜鳥網絡推出了大數據智能分單項目,通過大數據分單來替代人工分單,不但路線可以達到最優(you) 化,還大大減少了錯誤操作。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國內(nei) 主流企業(ye) 陸續使用,使得包裹在分撥中心流轉的效率大大提升。該事件也標誌著,中國快遞公司開始使用機器算法和人工智能來為(wei) 消費者提供服務。
根據目前快遞企業(ye) 收件路徑,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包裹先集中到分撥中心,再按照收貨地址將包裹歸類後分撥往下一網點。
在快遞公司分撥中心流水線上會(hui) 有大量的分揀員,需要看著包裹上的地址信息,憑記憶確定包裹下一站到達哪個(ge) 網點。靠人工記憶分揀,分撥中心分揀員變得非常核心,分揀員通常需要培訓半年才能上崗,一個(ge) 大型分撥中心網點,會(hui) 有200名以上專(zhuan) 門處理分單信息分揀員。這類人才在“雙11”這類大促的時候很難大量招聘,所以每逢大促,快遞企業(ye) 時常因人手不足導致快件積壓。
智能分單產(chan) 品上線後,將有效幫助快遞公司減少人手不足壓力,因為(wei) 算法會(hui) 自動生成包裹路徑,並且通過電子麵單直接打印出來,不僅(jin) 減少人工環節,而且分單效率提升了50%以上。以一家日均包裹量1000萬(wan) 的快遞公司來看,僅(jin) 這一項,節省的成本每年可達8000萬(wan) 元。
數據顯示,使用智能分單後,快遞公司的分單準確率達到99.9%,而過去靠人工分單,即使是做得最好的企業(ye) ,也會(hui) 有5%的分單錯誤率。分單錯誤帶來的直接損失是每單快遞2元以上,以一個(ge) 日均1000萬(wan) 包裹量的快遞公司為(wei) 例,每天為(wei) 錯誤分單支付的成本超過100萬(wan) 元。
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大數據分單最好的應用場景是在自動化流水線上,過去快遞公司操作靠人力比較多,近幾年,韻達等國內(nei) 主流企業(ye) 紛紛上線自動化分揀設備,結合大數據分單,未來快遞公司分撥中心內(nei) 甚至可以實現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完成海量分揀。
據了解,往年“雙11”當天快遞公司並未有用太多壓力,12到13日是攬收高峰,隨著電子麵單、智能分單等技術普及,各快遞公司自動化程度提升,預計今年“雙11”當天首次成為(wei) 攬收高峰期。
“雙11”將至預警方案助力高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雙11”臨(lin) 近,菜鳥網絡旗下的菜鳥驛站發布的預警方案,將化解學生收發快遞遇到的難題。
10月26日,菜鳥網絡與(yu) 華東(dong) 理工大學在華工奉賢校區舉(ju) 行簽約儀(yi) 式,達成校企戰略合作,同時啟用全國首家菜鳥驛站+眾(zhong) 創空間校園綜合服務中心,與(yu) 高校共建校園智慧物流平台。
目前,華東(dong) 理工大學奉賢校區菜鳥驛站每天處理的包裹量超過2500單。該校老師介紹,奉賢校區人數較多,距離市區較偏遠,因此快遞特別多,之前校前隨意擺攤現象突出,學生取快遞也要走很遠,安全問題成為(wei) 隱患。與(yu) 菜鳥驛站達成合作後,依托後者智慧物流解決(jue) 方案,保證了業(ye) 務的規範化、程序化、標準化,以前的擺攤亂(luan) 象得以終結。
菜鳥校園驛站總經理範春瑩介紹,基於(yu) 菜鳥網絡大數據,可預測“雙11”一周內(nei) 每天到站包裹數量,同時依據曆史同期數據及包裹比例信息,校園驛站可提前擴充場地,合理分撥處理高峰期的包裹。在菜鳥網絡智能係統,快遞包裹到達驛站後可以一鍵入庫和批量短信通知,從(cong) 而讓大量包裹快速流轉,化繁為(wei) 簡。另外,驛站還可以提供多元化派件模式支持,除了用戶到站點取件,還可以呼叫校園團隊的包裹俠(xia) 派送上門,從(cong) 而緩解驛站包裹高峰期壓力。
截至2016年8月份,菜鳥驛站在全國已覆蓋1500多所高校,超過2000個(ge) 站點,服務2000多萬(wan) 師生,日均代收包裹超百萬(wan) ,累計為(wei) 800多個(ge) 學生創業(ye) 團隊提供支持,提供10萬(wan) 餘(yu) 人次社會(hui) 實踐和兼職機會(hui) 。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