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12 09:27:49 北京商報

農(nong) 村電商由於(yu) 高配送成本、分散化等現實問題,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但卻不能走出虧(kui) 損的尷尬。商務部最新信息顯示,截至今年9月,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交易額突破1700億(yi) 元,按照這樣的速度,全年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交易額將超過2200億(yi) 元,占到全國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的10%。這一比例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占比仍然不高,表明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同時也仍麵臨(lin) 很多因素的製約需要破解。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交易額將超2200億(yi)
商務部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在線經營企業(ye) 和商戶達100萬(wan) 家,預計全年交易額將超過2200億(yi) 元,占整個(ge) 電商交易額的比重從(cong) 4.6%上升到6.2%,增幅達35%。2200億(yi) 元也占到了全國生鮮市場2萬(wan) 億(yi) 元規模的11%,而這個(ge) 數字在2014年還隻有3%,2015年為(wei) 7%。據了解,下一步商務部將通過促進農(nong) 商互聯、統籌五大聯通工作,提高整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供給體(ti) 係的質量和效益。
2016年,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於(yu) 非水果農(nong) 產(chan) 品的高速增長。易果生鮮相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2015年,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產(chan) 品仍以水果為(wei) 主,而2016年,蔬菜、鮮肉等品項的占比不斷增加。
“目前水果和非水果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額已形成各占50%的局麵,這表明農(nong) 產(chan) 品的電商消費群體(ti) 不是以個(ge) 人為(wei) 主,而是以家庭為(wei) 主。電商企業(ye) 對消費者消費習(xi) 慣的培養(yang) 已經成熟。”易果生鮮上述負責人介紹說。
另外一個(ge) 原因是很多國外高端水果進入中國,多數以電商渠道為(wei) 主。“原來南美小國厄瓜多爾93%的芒果出口到美國,而厄瓜多爾芒果到中國時,領事館就先找到了國內(nei) 幾家大型的電商企業(ye) 。”易果生鮮方麵解釋。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成新發力點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高速增長讓各路資本和企業(ye) 紛紛進入。除了天天果園、本來生活、易果生鮮垂直做生鮮電商的企業(ye) 外,阿裏、京東(dong) 等傳(chuan) 統電商也紛紛攪動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
9月,京東(dong) 和雙匯簽約,利用京東(dong) 平台的流量、大數據等幫助雙匯把握住未來的消費趨勢,迅速適應中國年輕消費者的消費行為(wei) 習(xi) 慣,大力發展京東(dong) 生鮮“遍尋天下鮮”。
阿裏巴巴在2015白皮書(shu) 中認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發展趨勢將是從(cong) 互聯網普及到物聯網安裝,從(cong) 網紅走向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並通過經營渠道把控生產(chan) 端,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B2B時代將到來。2015年,阿裏平台上完成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695.5億(yi) 元,經營農(nong) 產(chan) 品的賣家數量超過90萬(wan) 個(ge) 。
轉型中的蘇寧,憑借實體(ti) 門店和配送體(ti) 係,在農(nong) 村電商的布局更加係統和深入。蘇寧雲(yun) 商董事長張近東(dong) 表示,2016年,蘇寧將通過蘇寧易購直營店、中華特色館等渠道反向推動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同時,通過成立蘇寧農(nong) 村電商學院推動農(nong) 村電商人才的專(zhuan) 業(ye) 化發展。截至目前,蘇寧在全國三四級市場建設了1500多家蘇寧易購直營店,600多個(ge) 鄉(xiang) 鎮代理點。
物流成瓶頸
雖然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很快,但是,目前國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仍有95%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
數據顯示,國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jin) 有1%盈利,7%巨額虧(kui) 損,88%略虧(kui) ,4%持平,總體(ti) 上95%都在賠。我國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wei) 20%-30%,大部分是在產(chan) 品流通過程中發生的,而在國外這一數字約為(wei) 3%-5%。
從(cong) 事多年紅薯銷售的趙先生表示,當前每天通過線上銷售的紅薯有1000-2000斤,這個(ge) 數量已經同比增長了近一倍。但線上銷售的比例依然很小,趙先生在超市銷售的規模超過1萬(wan) 斤。他認為(wei) ,造成這一現狀的最大原因是物流成本高。“線上價(jia) 格能夠高出線下價(jia) 格3-4倍,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物流成本太高,遠高於(yu) 貨物的成本。”趙先生表示。
趙先生道出了很多農(nong) 產(chan) 品商戶麵臨(lin) 的問題。對於(yu) 多數商戶來講,雖然電商增速很快,但整體(ti) 的占比很低,傳(chuan) 統流通渠道仍是主流。一些概念化、精細化的商品更適合電商。
除了物流製約了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作為(wei) 前端,人才短缺和資金也是製約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wei) 一個(ge) 供銷合作社,轉型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也許是條不錯的發展策略,但需要有技術和懂得互聯網營銷的人才,現實問題是,很少有這樣的人才願意留在農(nong) 村。”山東(dong) 一位農(nong) 產(chan) 品經銷商坦言。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