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格局下,物流行業邁向全產業鏈金融服務
發布時間:2016-09-12 10:44:49 物流師精研社

摘要: 產業轉型格局下,物流行業正逐步建立起物料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的新體係,邁向全產業鏈金融服務。
三流合一
物流行業產業鏈金融是在供應鏈金融基礎上擴展的。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分成四個階段:1.0時代的供應鏈金融是倉單質押,即借倉庫存貨;2.0時代是圍繞大企業、骨幹企業做其分銷企業應收賬款的保理;到了3.0時代,供應鏈金融加入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做到貨物流和資金流相匹配;而4.0時代的供應鏈金融是解決了整個鏈條支付,達到貨物流、資金流、數據流的三流合一。
這個過程中,不僅包括物流綜合支付解決方案,同時要保障貨物追蹤溯源,而且引入大數據,形成企業的征信體係。物流行業未來的發展就是要做整合的服務,不僅關注物料和信息流,還要重視資金流方麵的整合。
產業鏈金融則是將服務的範疇擴大,延伸至上下遊的產業圈。服務商能做的包括設立產業基金、提供租賃等更多方式,尤其是依托於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持大型裝備出口、國際產能合作和對外投資,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隨著中國製造業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相應的金融、保險、物流配套的一些服務行業也會迎來新的機遇。
除了物流服務商,銀行也從資金端切入,在產業鏈的不同環節提供服務。銀行首先關注的是支付結算,在此基礎上會延伸開來做融資的考量。融資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有可靠的核心企業。供應鏈的這條‘鏈’,首先是圍繞核心企業分散開來的一個架構。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核心企業、真實的交易或貿易背景,這條鏈是虛空的。
物流仍是本
全產業鏈金融服務為未來物流行業發展打開了新格局,但同時也不能“忘本”。物流的本質還是把貨物從供應商那裏用最便捷、低廉的成本送到用戶手中。中國企業圍繞物流的全過程服務,可以創新出各種各樣的業態,也可以提供其他的服務,但任何事情都還是要回歸本位。物流業作為一個行業,很重要的一點,要為國民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
物流不需要靠金融來賺錢,物流本身也能賺錢,把企業做強做好就能產生利潤。以台灣地區綜合物流為例,平均淨利潤率就達到10個百分點。
台灣地區的物流業發展路徑與大陸有所不同,台灣融資信用貸款、不動產貸款、票貼等金融手段較豐富,借貸的時間也很長,不是借一年,而是可以7年、10年,而且借貸多元化,不太需要靠物流來做供應鏈金融。
就目前看來,物流金融仍是一個新業態。隨著發展,新的問題出來之後,監管也會慢慢跟進完善。
金融物流監控要素與法則
一、金融物流監控要素
金融物流的監管對象:倉單、倉位、貨物。你要保證倉單記錄的內容是真實的,不能刷單;倉位的管理要保證位置的真實性,倉位上的貨物不被惡意地移動和替換,當然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術保證它不被移動;監管貨物的安全,包括貨值的安全,不被貶值,貨物外觀的安全,不被損壞。所以對監控要素:
1、質押物包括貿易執行的貨物,它的選取及其價值的足額要可控。這個不可控的話就會出事。
2、質押率、補貨點,平倉點的選取及其預警值要可控。
3、監管合同及其監管執行要可控。現在很多監管合同有,監管執行不行,那就出事了。
4、監管信息(單證信息)的可視及其貨物流向的可控,單證信息,包括倉單、發貨票、稅票等。這些細節上的問題會影響金融物流業務的開展。貨物流向很重要,單證很重要,這些都是開展金融物流必須要注意的事。
二、金融物流管控原則
那麽怎麽去管控呢?要基於信息完全共享及及時傳遞的五流的整合,它們是:貨物流、信息流、單證流、資金流跟貿易流。1、要把貨權控製與信用控製相結合。因為剛剛大家都講,物流行業沒有整體缺乏信用,不管什麽企業,其貿易采用的是“見錢發貨或見貨給錢”,這個矛盾在整個供應鏈裏是永遠存在的,所以在這種狀況下,對貨權的控製跟信用的監控,非常重要。2、技術管理與製度管理要相結合,這裏麵特別指的是我們供應鏈管理的製度。3、現場的實施與上層管理相結合。我接觸不少企業,不論是物流企業,還是企業物流,他們在做金融物流監管業務的時候,在前期工作很認真,談判很深入,各種的製度、流程、審批都很齊全;財務、法律、運作、市場等各部門都在介入。但是一旦到執行了,僅運營部門在前麵做,現場實施往往跟各職能管理部門脫節很厲害。4、線上的管控與線下實操相結合。現在流行叫O2O,你不能完全相信線上的信息,就是說線上的做假很容易;要線上跟線下的實際物流監控相結合。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