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8-31 10:54:52 長江商報

2015年,武漢市社會(hui) 物流總額已達到2.8萬(wan) 億(yi) 元,物流業(ye) 增加值突破1000億(yi) 元,分別為(wei) "十一五"末的1.9倍、1.8倍。今年以來,隨著漢新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常態化運營,"江海直達"、瀘漢台、東(dong) 盟四國、日韓等近洋航線不斷鞏固和發展,武漢市物流業(ye) "十三五"發展拉開序幕。
武漢市交委有關(guan) 負責人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根據有關(guan) 規劃,武漢市力爭(zheng) 到2020年,全市社會(hui) 物流總額達到5萬(wan) 億(yi) 元左右,物流業(ye) 增加值達到2000億(yi) 元,基本建成帶動城市圈、引領長江經濟帶中遊地區、聯通東(dong) 西部、對接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的現代物流體(ti) 係,成為(wei) 國際知名、國內(nei) 領先、區域龍頭的國家物流中心。
下半年"漢新歐"計劃發運150列
8月24日,經過15天跨歐亞(ya) 大陸運行1萬(wan) 多公裏,編組41輛、裝載食品、電器、汽車配件等歐洲製造產(chan) 品的X8044次中歐班列從(cong) 德國杜伊斯堡順利抵達吳家山鐵路中心站。編掛在機車第一箱位的是載滿東(dong) 風雷諾全新科雷傲的法國進口零部件,這是東(dong) 風雷諾公司成立以來首次采用"漢新歐"國際鐵路運輸法國進口件,也是首次試水國際陸路運輸。
"漢新歐"國際鐵路貨運線路的運營商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東(dong) 風雷諾公司進口零部件常規采用海運模式,緊急補充零件采用空運模式,空運周期短卻成本高,影響物流成本,海運成本低卻周期長,而通過漢歐國際班列,一方麵費用比航空低廉得多,另一方麵時間隻有水路的三分之一,在大量非緊急模式下具有明顯的比較優(you) 勢。
今年4月6日武漢首開至法國裏昂中歐班列後,中歐班列品牌漸漸為(wei) 一些法國企業(ye) 所熟知,同時漢歐鐵路法國至武漢線路日趨成熟。此次經"漢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進口首個(ge) 集裝箱順利抵漢,標誌著東(dong) 風雷諾進口件物流網絡實現了鐵、水、公、空所有物流模式的全覆蓋。
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政策後,中歐班列運營日趨成熟穩定,其中漢歐班列為(wei) 武漢地區的企業(ye) 和華中地區眾(zhong) 多類型企業(ye) 提供了新的物流解決(jue) 方案。其價(jia) 格與(yu) 交期均介於(yu) 空、海運之間,短期內(nei) 可作為(wei) 緊急訂單的物流方案,未來運價(jia) 進一步下探後,客戶有望在公司中法進出口業(ye) 務中推廣使用。
武漢市交委主任餘(yu) 世平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今年上半年,"漢新歐"班列發運量110列,同比增長147.97%,去程回程雙向平均實載率達到92.3%,全國第一。下半年,"漢新歐"計劃發運量為(wei) 150列,其中公共班列97列、專(zhuan) 列53列,確保完成全年發運210列次以上,實際發運量達到1.5萬(wan) 標箱的目標任務。
此外,武漢市還將加速推進東(dong) 西湖漢歐國際物流園建設,著力打造一個(ge) 集貨物集並、倉(cang) 儲(chu) 、貿易、加工、分撥轉運等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物流園區,並依托該園區發展配套產(chan) 業(ye) ,實現"漢新歐"班列的長遠發展。
同時,調整優(you) 化班列線路,在保持漢堡、莫斯科公共班列良好運轉的情況下,爭(zheng) 取開通武漢至捷克、匈牙利的公共班列,武漢至伊朗的東(dong) 風專(zhuan) 列,將這些線路打造成精品線路,並建立境外集散分撥中心。積極考察調研白俄羅斯布列斯特項目,爭(zheng) 取在俄羅斯木材主產(chan) 區設立木材生產(chan) 加工貿易物流綜合中心。
推動鐵水聯運 打造無縫對接運輸環線
8月26日,滿載135個(ge) 集裝箱汽車零部件的輪船從(cong) 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港口物流園軍(jun) 山(紗帽)港口出發,直航至上海港集並。15天後,這批武漢製造的產(chan) 品將跨越重洋,抵達伊朗。這是武漢市經濟開發區開通的首條至上海的"江海直達"航線。
這種"江海直達"航線是指從(cong) 武漢新港(武漢市域)列入開放口岸的港口始發至上海洋山港,中途不停靠其他港口裝卸貨物的航線。
2011年10月至2014年9月,武漢市出台有關(guan) 政策,推行了"江海直達"航線航運服務,期間,航線共開行1239個(ge) 班次,其中1225個(ge) 班次實現點對點直航、72小時內(nei) 到達,航班準點率達98.9%,貨物出口至海外目的地時間普遍縮短3天至5天,有效降低了外貿企業(ye) 經營成本。
2015年,武漢新港花山、金口、漢南港均已列入開放口岸,陽邏港不再是武漢市唯一的水路開放口岸。隨著武漢市水運開放口岸數量增加,"江海直達"航線始發港口數量也進一步增加,這也令"江海直達"航線給企業(ye) 節省物流成本的優(you) 勢進一步加大。
比如,此次開通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江海直達航線",提供新的大運量物流運輸通道,將大幅提升該區域內(nei) 集裝箱及商品汽車滾裝的吞吐能力,降低企業(ye) 物流成本。據測算,一個(ge) 集裝箱走公路運輸,從(cong) 沌口運到陽邏要花1300元,再從(cong) 陽邏港運到上海洋山港又需500元。若就近選擇經開區"江海直達"航線,在水運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公路運輸單箱成本僅(jin) 需600元左右。這樣一個(ge) 集裝箱運到上海,就省了約700元物流成本。
武漢市交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新港年吞吐量已達百萬(wan) 標箱,邁入世界一級內(nei) 河港口行列,但水運貨物抵達後,經轉運才能經鐵路到其他地方,因此,該市正促進鐵路進港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介紹,武漢新港江北鐵路西起京廣線武漢灄口站,東(dong) 至京九線黃岡(gang) 黃州站,正線全長76.4公裏,途經五通口、香爐山、陽邏、林四房、團風等5個(ge) 站點。其中,在武漢市境內(nei) 長39.1公裏。目前,一期黃陂灄口至新洲香爐山段為(wei) 既有線改造,已順利完工,正在積極規劃黃陂灄口車站至陽邏港的鐵路建設,該鐵路建成後,將實現"鐵水"無縫對接。
此外,根據湖北省政府今年6月底出台的"關(guan) 於(yu) 加快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將建設多個(ge) 以鐵水聯運、江海直達為(wei) 核心的多式聯運中心。其中,大力支持"滬-漢-蓉"集裝箱鐵水聯運發展,全麵推動中歐(武漢)班列與(yu) 陽邏港鐵水聯運,打造無縫對接的閉合運輸環線。
同時,推動幹支聯通、江海直達、江洋直達航線發展,包括鞏固武漢至上海"天天班"、"瀘-漢-台"、武漢至東(dong) 盟四國等既有的外貿集裝箱品牌航線;支持發展漢江、江漢運河沿線港口至陽邏港集裝箱支線快班;推動開通武漢至寧波舟山近海航線,拓展武漢至東(dong) 南亞(ya) 、日韓等國集裝箱近洋航線;推動發展嶽陽-武漢-九江長江中三角航線。
開通多條國際航線
8月18日6時24分,由昆明至武漢的南方航空CZ3424航班在武漢天河機場新建成的第二跑道降落,成為(wei) 該跑道建成後降落的第一個(ge) 運輸航班,這標誌著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新建的第二跑道正式投入使用。
這一條跑道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wan) 噸的目標設計,可起降全球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它的投入使用,可令機場日起降能力由目前的500多架次躍升至1000架次,長期製約機場發展的跑道容量瓶頸就此破除,可顯著提高機場高峰小時的運行容量,有望推動武漢迎來國際和地區航線的新一輪發展熱潮。
據悉,2015年,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894.2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15.47萬(wan) 噸,運輸架次16.4萬(wan) 架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達174萬(wan) 人。武漢機場客流總量和國際客流量雙雙重返中部第一,客貨吞吐量增速超過全國"千萬(wan) 級"機場平均客貨吞吐量增速0.49個(ge) 百分點和4.23個(ge) 百分點。
餘(yu) 世平介紹,今年上半年,開通武漢至阿聯酋迪拜、馬來西亞(ya) 沙巴、印度孟買(mai) 等3條國際航線,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累計達到40條;國際地區航空客貨吞吐量都實現大幅增長,旅客吞吐量116.4萬(wan) 人次、貨郵吞吐量0.92萬(wan) 噸,同比增長43.2%、99.8%;航空客、貨吞吐量1000.7萬(wan) 人次、8.2萬(wan) 噸,同比增長8.4%、11.7%。
他介紹,下半年,武漢市計劃進一步拓展國內(nei) 外航線。其中,重點做好武漢-悉尼航線的談判和協議擬訂,推動至俄羅斯聖彼得堡航線開通,協調航空公司、旅行社開辟至馬來西亞(ya) 吉隆坡、檳城等客運航線,完成《武漢民航航線網絡發展研究報告》、《武漢航空貨運發展中長期規劃》。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