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29 10:13:08 托比網 作者:王偉(wei)

(2016年7月)供應鏈金融作為(wei) 產(chan) 業(ye) 模式升級的自然演化,“從(cong) 產(chan) 業(ye) 中來,到金融中去”,具有深厚的行業(ye) 根基,顛覆了傳(chuan) 統金融“基於(yu) 金融而金融”的範式,打開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發力和產(chan) 業(ye) 的持久性。
供應鏈金融就是充分利用整條供應鏈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采用更豐(feng) 富的增信手段,提高整條供應鏈的協同效應,並優(you) 化整條供應鏈的結算和融資成本。這一模式,是以核心企業(ye) 為(wei) 授信主體(ti) ,能使上下遊企業(ye) 快速、便捷地獲取低成本的融資,在本質上是彌補了中小企業(ye) 年化融資成本的空白,給予了中小企業(ye) 全新的融資工具,這在中小企業(ye) 仍舊麵臨(lin) 融資難的背景下,具有強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在供給側(ce) 改革的宏觀政策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有助於(yu) 製造業(ye) 、傳(chuan) 統企業(ye) 轉型升級,資金流向實體(ti) 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符合國家政策引導的優(you) 勢凸顯,成為(wei) 繼P2P之後的市場新風口。
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核心地位的企業(ye) ,依托高信用優(you) 勢廣開門路獲得廉價(jia) 資金,通過相對有效的征信係統和完善的風險防範措施,向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客戶提供融資服務,獲得新利潤增長點,構建更緊密的產(chan) 業(ye) 鏈生態係統。
供應鏈金融作為(wei) 產(chan) 業(ye) 模式升級的自然演化,“從(cong) 產(chan) 業(ye) 中來,到金融中去”,具有深厚的行業(ye) 根基,顛覆了傳(chuan) 統金融“基於(yu) 金融而金融”的範式,打開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發力和產(chan) 業(ye) 的持久性。
供應鏈金融為(wei) 何突然受到熱捧?
今年以來,供應鏈金融一度成為(wei) 熱詞。一方麵,供應鏈金融專(zhuan) 業(ye) 要求高,屬於(yu) 離BAT較遠的區域,屬於(yu) 細分市場。由於(yu) 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ye) ,並不直接服務消費者,投資者市場認知度不高;另一方麵,像海融易這樣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平台,實際上前兩(liang) 年已經在興(xing) 起,但今年在供給側(ce) 改革的宏觀政策背景下,供應鏈金融有助於(yu) 製造業(ye) 、傳(chuan) 統企業(ye) 轉型升級,資金流向實體(ti) 經濟,而不是虛擬經濟,符合國家政策引導的優(you) 勢凸顯,因此成為(wei) 繼P2P之後的市場新風口。
實際上,供應鏈金融就是充分利用整條供應鏈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采用更豐(feng) 富的增信手段,提高整條供應鏈的協同效應,並優(you) 化整條供應鏈的結算和融資成本。
誰能在“三流”和“兩(liang) 端”占據可能多的優(you) 勢,誰就有希望成為(wei) 供應鏈金融未來的“獨角獸(shou) ”。“三流”是指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兩(liang) 端”是指資金端、資產(chan) 端。以海爾海融易為(wei) 例,由於(yu) 海爾的巨大品牌價(jia) 值,在資金端海融易有很強的資金募集能力,資產(chan) 端則依托海爾生態圈,利用產(chan) 業(ye) 、金融、大數據三重風控,實現三流合一,有效把控壞賬風險。
像海融易這樣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是以核心企業(ye) 為(wei) 授信主體(ti) ,能使上下遊企業(ye) 快速、便捷地獲取低成本的融資,在本質上是彌補了中小企業(ye) 年化融資成本的空白,給予了中小企業(ye) 全新的融資工具,這在中小企業(ye) 仍舊麵臨(lin) 融資難的背景下,具有強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對於(yu) 核心企業(ye) 而言,這一模式滿足了其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訴求。通過金融服務,變現其在產(chan) 業(ye) 鏈中的核心價(jia) 值。
再次,由於(yu) 核心企業(ye) 對中小企業(ye) 具有較強掌控力,降低了向中小企業(ye) 放款的風險,且可獲得較高的回報。這種多方共贏的生態係統,沒有理由不看好。再者,從(cong) 市場博弈層麵看,傳(chuan) 統金融的投資者教育已經較為(wei) 充分,而供應鏈金融存在較大的預期差。
數據占有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積累數據是關(guan) 鍵。以海爾為(wei) 例,作為(wei) 行業(ye) 核心企業(ye) ,掌握著供應鏈上下遊的資金、貨物流通、經營等眾(zhong) 多數據,那麽(me) 運營供應鏈金融就有很大優(you) 勢。
我們(men) 看到,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銀行類金融機構一直是供應鏈金融服務市場的“主角”。與(yu) 此相應,傳(chuan) 統銀行模式對於(yu) 資產(chan) 資質、抵押物等“高門檻”要求,依然讓廣大中小企業(ye) 難以享受到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實體(ti) 經濟運行中,存在大量融資需求,但是這種融資往往需要土地、固定資產(chan) 等相應的抵押物。對於(yu) 廣大中小企業(ye) ,由於(yu) 資產(chan) 規模有限,可提供的抵押物相對較少,因此對其設置的融資門檻相對較高,真正能夠從(cong) 銀行拿到錢的中小企業(ye) 其實很少。
在此情況下,供應鏈金融服務應運而生。做供應鏈金融,我們(men) 不僅(jin) 看企業(ye) 有多少資產(chan) ,還要看其生產(chan) 資產(chan) 的能力,以及未來的資產(chan) 規模。通過供應鏈金融管理上下遊中小企業(ye) 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可以把單個(ge) 企業(ye) 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wei) 供應鏈企業(ye) 整體(ti) 的可控風險。
前瞻網於(yu) 2015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發展迅速,目前已經超過10萬(wan) 億(yi) 元,預計到2020年可達近20萬(wan) 億(yi) 元,存量市場空間很大——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將來自非傳(chuan) 統類金融機構。
供應鏈金融作為(wei) 金融業(ye) 服務於(yu) 實體(ti) 經濟的又一新興(xing) 有效工具,在各大核心企業(ye) 借助互聯網平台大舉(ju) 進軍(jun) 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宏觀背景下,供應鏈金融與(yu) 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融合發展,有可能成為(wei) 金融領域創新的又一個(ge) 風口。
市場常見的供應鏈金融環節,主要是預付貨款、動產(chan) 抵押、應收賬款三種。海爾互聯網金融兩(liang) 大著力點在於(yu) 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而互聯網的存在,為(wei) 供應鏈金融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和影響。
在數據搜集分析、第三方支付,尤其是產(chan) 業(ye) 風控對現有傳(chuan) 統風控體(ti) 係的補充方麵,海爾互聯網金融的優(you) 勢主要是數據和風控環節能夠實現精準的對接,提高放貸時效性和準確性。另外,在支付環節,也可以通過自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快捷通”實現資金流檢測把控。
供應鏈金融的數據挖掘主要是為(wei) 風控服務,海爾集團所有供貨商、銷售商的數據都在ERP數據庫裏,因此我們(men) 能夠知道融資企業(ye) 上下遊的供應商、銷售商的詳細情況。我們(men) 可以比一般的風控模型更加準確地判斷這家公司是健康地擴大再生產(chan) ,還是處在嚴(yan) 重的負債(zhai) 運營狀況。
利用海爾數據庫,海融易可以查詢到商戶詳盡的曆史數據,當一個(ge) 商戶來到海融易借款,風控團隊就立刻可以查詢到商戶在產(chan) 業(ye) 鏈中的位置,也可以判斷商戶的運營狀況。由於(yu) 我們(men) 對於(yu) 這些產(chan) 業(ye) 非常了解,上下遊的資源全部能打通,他們(men) 的每一筆訂單、每個(ge) 環節的資金流向都能清楚地看到,因此可以將投資風險降低,讓用戶的收益不斷增加。
除了供應鏈金融外,海融易的消費金融也可以利用海爾的數據庫。比如,消費者要購買(mai) 海爾的冰箱,可以在海融易做一個(ge) 消費分期等。海爾在三四線城市有幾萬(wan) 家門店,有了這些門店,我們(men) 的風控驗證審核方麵的成本可能更低。
同時,海爾還積累了近2億(yi) 個(ge) 用戶數據,這些都是海融易的機會(hui) 點。原有的供應鏈金融解決(jue) 了家電行業(ye) 從(cong) 生產(chan) 製造商、經銷商、中間服務商等的資金需求,布局消費金融後將延伸到C端消費者,這將真正打通圍繞家電的網貸生態圈閉環。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