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世界第一快遞大國須加快綠色快遞轉型

發布時間:2016-06-21 08:51:28 浙江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快遞年業(ye) 務量已躍居世界第一,由快遞業(ye) 拉動的下遊包裝產(chan) 業(ye) 規模已經超過百億(yi) 元,海量快遞包裝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已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過度包裝”難防運輸中損壞,使用可降解材料卻成本高,回收快遞垃圾又動力不足,行業(ye) 仍麵臨(lin) “綠色難題”亟待破解。

“過度包裝”大材小用 快遞垃圾超負荷

經常網購的消費者會(hui) 發現,拆包裹時都會(hui) 有“很費力”、“拆了一層又一層”的感受。

快遞包裝的確存在“大材小用”的現象。從(cong) 事塑料包裝研發的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彤旻表示:“快遞包含大量的包裝物,主要有紙箱,紙箱裏麵的緩衝(chong) 袋、氣泡袋,以及外包裝的塑料薄膜,這些到消費者手中時便成為(wei) 廢棄物。”

然而,如果不多塞點填充物,運輸途中出現損耗,商家又擔心麵臨(lin) 差評。胡慶餘(yu) 堂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廖立新感歎,做傳(chuan) 統保健品都是些瓶瓶罐罐,而且價(jia) 值高,運輸過程摔壞了得不償(chang) 失。

環保型企業(ye) 碳阻跡創始人晏路輝說,不少人認為(wei) 網購相對比較低碳,隻是鼠標一點就完成交易,事實並非如此。他粗略做了一個(ge) 統計,2015年“雙11”期間6.8億(yi) 個(ge) 包裹,最終產(chan) 生的碳排放竟達7820噸,十分巨大。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首份《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4年共消耗約140億(yi) 張快遞運單、20億(yi) 條編織袋、55.84億(yi) 個(ge) 塑料袋、21億(yi) 個(ge) 封套。根據相關(guan) 部門統計,到2020年全國的快遞總量將達到500億(yi) 件,大約包含200億(yi) 的塑料袋以及70億(yi) 的氣泡袋,對環境產(chan) 生更大的壓力。

除了包裝過度的問題,在包裝材料上還存在誤區。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yu) 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翁雲(yun) 宣說:“不少人認為(wei) 牛皮紙袋最環保,但事實上牛皮紙袋造成的資源浪費是最多的,其次是普通塑料袋,最優(you) 的是生物降解塑料。”

成本高、缺標準 “綠色快遞”困難重重

目前,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遞行業(ye) “大行其道”,而這些包裝材料到消費者手裏往往變成了廢棄品被丟(diu) 棄,回收率低。

不過,在蔡彤旻看來快遞包裝回收可行性低,例如快遞袋交到消費者手中會(hui) 撕破、汙染,沒辦法二次使用,氣泡袋回收成本很高,並且快遞過程中薄膜的厚度、尺寸很難進一步的降低,因此最可行的辦法是取代快遞包裝的材質,使用可降解材料。

“我相信綠色、環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無法避免現實問題——成本。”菜鳥網絡CEO童文紅表示,“我們(men) 做過分析,一隻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錢,一隻可降解的塑料袋價(jia) 格是它的4至5倍。誰來為(wei) 這些環保材料買(mai) 單?”

中國快遞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楊駿說:“綠色的快遞包裝使用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經濟成本問題。國家對快遞行業(ye) 發展也十分關(guan) 注。但目前,對快遞業(ye) 、電商的包裝規範標準、指導意見還沒有明文規定,作為(wei) 世界第一快遞大國,須加快向綠色快遞轉型。”據楊駿透露,國家郵政局已經起草了快遞綠色發展方案,並在審議階段。

綠色物流成共識 業(ye) 界呼籲消費者加入多方聯動

商家、物流企業(ye) 在快遞包裝減量化、重複使用、循環使用等工作難以推進,同時,不少消費者也感受到在“綠色快遞”建設中,鮮有渠道參與(yu) 。

童文紅認為(wei) ,應讓政府、商家、物流企業(ye) 、物流平台加上消費者“五方聯動”,共同參與(yu) 到推行綠色快遞的行列中。“網購下單時,如果告訴你快遞包裹綠色可降解,你願不願意加5毛錢?”不少消費者表示,如果從(cong) 環保的角度考慮,願意出一份力。

中國—東(dong) 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副主任周國梅認為(wei) ,可在電商平台中綜合排序裏再推出“綠色排序”,衡量商家是否注重環保,並鼓勵消費者進行環保消費,通過商家來倒逼產(chan) 業(ye) 綠色化的轉型。

近期,國內(nei) 外32家知名物流企業(ye) 成立綠色聯盟,推動物流業(ye) 向低排放、無汙染、可循環發展,並承諾到2020年,替換50%的包裝材料,填充物替換為(wei) 100%可降解綠色包材。同時通過使用新能源車輛、可回收材料等舉(ju) 措,爭(zheng) 取達成行業(ye) 總體(ti) 碳排放減少362萬(wan) 噸。

記者了解到,不少快遞企業(ye) 已經在行動。浙江申通有限公司行政辦公室經理章劍平介紹,申通已經在各網點推廣重複使用的編織袋,使用次數可達到50次以上,並且編織袋上裝有芯片,實現信息追蹤。他認為(wei) :“目前在回收廢品上,還不能做到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區分,快遞業(ye) 的綠色環保也需要建立一套體(ti) 係和標準。”

楊駿表示,快遞綠色包裝這條龐大的產(chan) 業(ye) 鏈上,既涵蓋包裝物料供應商、快遞企業(ye) 、電商平台與(yu) 商家等多個(ge) 從(cong) 業(ye) 主體(ti) ,也關(guan) 係著成千上萬(wan) 消費者,每一方都應參與(yu) 到“綠色包裝”的行列中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