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01 10:12:54 中國港口網

近日,全球航運和物流企業(ye) 華倫(lun) -威爾森(中國)物流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旗下所有船舶在全世界任何港口停泊時使用硫含量低於(yu) 0.1%的燃油或采取同等效果的措施。“低硫”燃料意味著航運成本的增加,在環保理念逐漸成為(wei) 全球共識的背景下,我國航運企業(ye) 如何應對可能產(chan) 生的成本壓力?
中國航運業(ye) 成本難題怎麽(me) 破?
環保共識增加航企成本
全球航運業(ye) “強製”整體(ti) 采用“低硫”燃料的前景似乎已能預見,華倫(lun) -威爾森的承諾不能作為(wei) 個(ge) 案來看。我國在減排方麵也動作頻頻。今年1月1日起,我國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設立了3個(ge) 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製區,通過控製在排放控製區內(nei) 航行、停泊、作業(ye) 的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改善沿海和沿河區域特別是港口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推進船舶節能減排和綠色航運發展。
經初步測算,船舶排放控製區製度實施後,到2020年,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硫氧化物和顆粒物將比2015年分別下降65%和30%.
先行啟動的長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製區從(cong) 今年4月1日起,要求船舶在核心港口靠岸停泊期間應使用硫含量不高於(yu) 0.5%m/m的燃油,鼓勵船舶在靠岸停泊期間使用硫含量不高於(yu) 0.1%m/m的燃油,鼓勵船舶進入排放控製區使用硫含量不高於(yu) 0.5%m/m的燃油。
對環境做出承諾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航運產(chan) 業(ye) 鏈上企業(ye) 需要為(wei) 此犧牲一部分既得利益。
據相關(guan) 機構調研,目前內(nei) 貿船用燃料油中90%的指標不符合含硫0.5%以下的標準,大多數含硫量在1%-2%之間。航運企業(ye) 使用的燃油分重質燃油、輕質燃油和普通柴油三種,不同的油之間成本都會(hui) 相差1000元人民幣左右,品質高些的不同燃油間差價(jia) 甚至能達到1500-2000元人民幣。如果從(cong) 使用普通柴油直接調換至比較清潔的重質甚至輕質燃油,成本增加可見一斑。另外,燃油的更換還包括船舶設備的改造,這也是需要考慮的成本壓力。
華倫(lun) -威爾森(中國)物流有限公司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澤維爾·勒魯瓦(Xavier Leroi)算了一筆賬,他稱船舶一年要消耗20噸的燃油,所以如果航運企業(ye) 使用低硫燃油的話成本要增加6000美元。
大力推進技術創新
如何對衝(chong) 日益增加的環保成本?華倫(lun) -威爾森的做法是通過優(you) 化船速和船型提高航運效率,以及通過全球采購網絡在更廣範圍內(nei) 采購價(jia) 格相對更為(wei) 優(you) 惠的燃油。
華東(dong) 中石化燃料油銷售公司某經理認為(wei) ,“0.5%以下含硫量指標的確較為(wei) 嚴(yan) 苛,或許可以成為(wei) 我們(men) 申請為(wei) 重質混調燃料油減稅的又一依據。”
相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考慮到航運企業(ye) 的壓力問題,中國政府方麵有資金補貼,會(hui) 配合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進行發放或是實行港口費用減免。
中國船級社總裁孫立成認為(wei) ,技術創新是推動航運業(ye) 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將從(cong) 更深層次和更廣範圍推動航運業(ye) 發展。
船舶能耗是構成船舶運輸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市場運價(jia) 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大力發展船舶節能技術,對於(yu) 幫助航運企業(ye) 渡過難關(guan) 走出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另外,隨著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生態環境保護日益關(guan) 注,國際公約、標準、規範也越來越聚焦能效與(yu) 環保。全方位立體(ti) 綜合環保措施的日趨嚴(yan) 格細化,有關(guan) 公約、規則的製定或修訂更加頻繁密集,需要通過技術創新手段,進一步推動替代能源以更低廉的成本在更廣範圍內(nei) 應用,從(cong) 而減少汙染物排放,提高船舶能效。
船舶節能的重點是提高船舶推進效率,主要可從(cong) 新能源利用、船舶性能優(you) 化、推進裝置優(you) 化和輪機設計優(you) 化方麵著手。目前,從(cong) LNG燃料的使用,到生物乙醇燃料的應用研究,再到小型船舶實現完全由太陽能蓄電池供電,各種創新和嚐試風起雲(yun) 湧。中國船級社開展了包括船舶能效管理技術、最佳操作、最佳縱傾(qing) 、航行優(you) 化和水源熱泵技術等節能環保新技術的深入研究,並陸續進行了實船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專(zhuan) 家建議,推進船隊結構性調整,加快淘汰高油耗、高成本的老舊船舶,選擇適應未來發展的大型化、低碳化船舶,多方攜手研究開發安全綠色高品質的新船型,使航運在全球貿易中始終處於(yu) 最經濟、環保和重要運輸方式的前列。
運輸成本優(you) 化策略
為(wei) 遵守各項海上能效法規,航運企業(ye) 未來的成本極有可能明顯上升,可以預見的是這段時間內(nei) 的運營成本會(hui) 增長。在貨運需求平淡、運價(jia) 短期難以提升的基礎上,成本管控成為(wei) 航運業(ye) 的共同選擇。近年來,越來越多航企開展供應鏈成本管理研究,試圖通過優(you) 化供應鏈運輸成本來降低企業(ye) 的整體(ti) 成本。
據國際知名谘詢企業(ye) 美世報告,近50%的跨國企業(ye) 將供應鏈成本管理作為(wei) 企業(ye) 的首要任務。據美國科爾尼谘詢公司報告,跨國企業(ye) 供應鏈費用約占其運營成本的25%.
航運企業(ye) 運輸成本涉及航運、物流等主業(ye) ,海運成本和物流成本在航運供應鏈中占有重要位置。航運企業(ye) 如何進行基於(yu) 供應鏈的運輸成本優(you) 化?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黃有方開出了四大“策略”藥方。
實施聯盟與(yu) 重組策略,多層次降低運輸成本。采取“大客戶,大合作”戰略,優(you) 化貨源和客戶結構,調整船隊結構;提升貨運質量和客戶服務水平,優(you) 化航運企業(ye) 運輸鏈,以提高綜合競爭(zheng) 力降低運輸成本。
實施信息化運營策略,全流程降低運輸成本。采取電商模式,提供包括物流、貿易、信息、金融和監管等在內(nei) 的航運全程“一站式”服務;實現航運交易的全程可視化和運輸信息的透明化和共享,以推動業(ye) 務扁平化降低運輸成本。
實施關(guan) 鍵成本控製策略,多渠道降低運輸成本。加強對燃油市場分析,準確把握國際油價(jia) 的變化,形成能源合作紐帶;加強供應鏈成員間合作,采取合理布局航線、經濟航速控製等措施。
實施供應鏈拓展策略,全方位降低運輸成本。加強與(yu) 港口、保險企業(ye) 、保賠協會(hui) 和銀行等相關(guan) 機構的溝通與(yu) 協調,降低港口費、保險費和融資成本等支出;提高船舶周轉效率,采用節能船、大型船等措施,降低營運成本。
降本增效是王道
新常態下,我國航運業(ye) 麵臨(lin) 窘境:
宏觀層麵,“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但政策落地尚需時日;微觀層麵,航運各細分市場差異化明顯,集運運價(jia) 持續疲弱,幹散貨運價(jia) 低位震蕩,油運市場則一枝獨秀。航運企業(ye) 的並購重組還在繼續,與(yu) 國際航運聯盟相呼應,形成新的市場格局。一大批船東(dong) 、船廠倒閉,市場競爭(zheng) 的殘酷性日益顯現。與(yu) 此同時,2016年,國內(nei) 、國際多項防汙染新規正式實施,伴隨而來的是航運業(ye) 綠色成本上升,雖然這會(hui) 加重企業(ye) 的負擔,但長遠看,仍有利於(yu) 行業(ye) 整體(ti) 健康發展,綠色航運是行業(ye) 大勢所趨。
處於(yu) 這樣的複雜背景下,控製成本對航運企業(ye) 的意義(yi) 不言而喻,航運企業(ye) 唯有降本增效才是有效出路。控製成本既能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資源,又能有效地提高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是提高企業(ye) 經濟效益的重要有效手段,是企業(ye) 在激烈競爭(zheng) 中存活下來的有利條件。
航運企業(ye) 的成本控製要力求做到合理,能夠最大化航運企業(ye) 的利益產(chan) 出效益,產(chan) 業(ye) 結構達到規模化,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的消耗。航運企業(ye) 未來的成本控製將會(hui) 走向網絡化規模化,做到一條線的成本控製管理。航運公司可以建立一個(ge) 成本控製的管理網絡,在管理人員的領導下形成一個(ge) 管理小組,網絡化的分布到公司的會(hui) 計部門及其他各項目的負責部門,從(cong) 而更加係統對成本進行控製。成本控製要盡可能的形成規模化,規模化的對成本進行控製,能更加有效地使企業(ye) 成本進行合理利用,涵蓋更加廣闊的成本,協調更多部門進行成本的調控和監督。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