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快遞下鄉”還有多少路要走,五大問題絆住腳步

發布時間:2016-05-23 10:46:44 環球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跑遍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為(wei) 網購達人帶來極大的便利,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也給快遞企業(ye) 帶來了機遇。目前,我省快遞企業(ye) 對農(nong) 村網絡布局初見成效,快遞網點已經覆蓋全省82%的鄉(xiang) 鎮地區,但仍存在網點經營不規範、業(ye) 務量小、中轉費用高、盈利能力差、服務質量低等問題。

快遞物品止步於(yu) 鎮

昨日,來自陝西省統計局的一份2016年“快遞下鄉(xiang) ”調查報告披露了發展現狀、所存在的問題等。

經過對快遞知名品牌以及極個(ge) 別本土快遞企業(ye) 調查,有93.9%的快遞網點屬於(yu) 民營快遞企業(ye) ,其中,接近八成的快遞網點成立的時間是2014年後。

女性是網購的主力,以中青年為(wei) 主,有六成多。網購的主要商品依次是服裝鞋帽、日用百貨、數碼產(chan) 品、家用電器、母嬰用品。

快遞物品止步於(yu) 鎮,“最後一公裏”成難題,調查顯示,68.3%的受訪者認為(wei) 快遞物品能在5天內(nei) 到達,但對於(yu) 鎮以外的村組,快遞網點一般不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需要客戶自提。

因此,快遞到達後的派送時間不能得到保證,12個(ge) 小時內(nei) 簽收的客戶比例不到五成,更多的快遞在網點積壓一兩(liang) 天是常有的事情。

五大問題絆住下鄉(xiang) 腳步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快遞下鄉(xiang) ”工程。在大力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當下,“快遞下鄉(xiang) ”與(yu) 農(nong) 村電子商務協同發展,能夠不斷釋放農(nong) 村市場活力,有利於(yu) 農(nong) 村需求結構提升。

但是,調查發現“快遞下鄉(xiang) ”尚存在業(ye) 務量少、成本支出高、派送所得低、網點布局不合理、企業(ye) 證照不全經營不規範的問題。

從(cong) 調查來看,快遞網點日派發件數不足50件的有近六成,由於(yu) 成本支出高,過半快遞網點月收入不到1500元,收入在1500-3000元之間的快遞網點是兩(liang) 成多。派送所得低,中間費用支出高。

調查顯示,67.4%的快遞網點每派發一件快遞所得收入低於(yu) 1元。快遞網點寄送一件快遞的成本支出最高的三項是單據費、中轉費以及包裝費;過高的中間費用壓縮了快遞網點的利潤空間。

隨著快遞企業(ye) 在鄉(xiang) 鎮遍地開花,快遞網點在鎮上“紮堆”設點,往往能在一個(ge) 街道上發現兩(liang) 家以上的快遞網點,造成網點業(ye) 務同質化、競爭(zheng) 激烈。部分網點為(wei) 節約運輸成本,人為(wei) 拉長收發貨間隔,不提供送貨服務,收件後不能保證第一時間通知客戶,降低了快遞服務質量。

超五成快遞網點未辦理營業(ye) 執照或快遞經營許可,其中部分網點為(wei) 商店或小型超市代辦,沒有專(zhuan) 門場地,均在經營其他業(ye) 務同時把快遞業(ye) 務作為(wei) 副業(ye) 經營,沒有專(zhuan) 職工作人員。同時在經營上存在著不認真核實收(取)件人身份信息等問題。

產(chan) 品銷售實現線上經營

一方麵,受網絡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限製,留守農(nong) 村的婦女、老人、兒(er) 童網購意識淡薄,導致快遞業(ye) 務需求較少;另一方麵,農(nong) 村存在居住密度低、基礎設施落後、道路不暢以及派送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導致“快遞下鄉(xiang) ”止步於(yu) 鎮,難以到村。

對此省統計局建議,利用當地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布局,鼓勵各類經營主體(ti) 應用電子商務,推進實施“電商下鄉(xiang) ”工程,將各類產(chan) 品銷售引入線上渠道,實現線上經營、線下快遞的一體(ti) 化建設,引導快遞企業(ye) 與(yu) 電商深度合作,鼓勵電商產(chan) 業(ye) 園和快遞物流園區共同建設,打造服務農(nong) 業(ye) 、工業(ye) 訂單生產(chan) 等個(ge) 性化定製新模式,發展便民利商新業(ye) 態,為(wei) 快遞服務提供需求來源。同時,建立行業(ye) 標準提升快遞服務質量,強化職業(ye) 培訓培養(yang) 農(nong) 村快遞人才,探索新模式,打通“最後一公裏”。(記者 張維)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