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25 10:28:45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近年來,紹興(xing) 市港航部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兩(liang) 重建設”、“五水共治”的號召,以實現全市內(nei) 河水運複興(xing) 與(yu) 水環境改善的共贏為(wei) 目標,全麵深入地開展“綠色水運”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5年全市共有在冊(ce) 營運船舶926艘、約214832載重噸,已完成港口吞吐量1283.4萬(wan) 噸,水路貨運周轉量287633.4萬(wan) 噸公裏,近十年年均增長19.3%、18.4%。全市完成客運量120.58萬(wan) 人,客運周轉量502.87萬(wan) 人公裏,分別比去年增長16.88%、50.06%。船舶修造企業(ye) 年均產(chan) 值1.5億(yi) 元以上。內(nei) 河集裝箱運輸實現“零”的突破,已建成投入運營7艘36TEU集裝箱船舶,杭甬運河實現500噸級船舶全線通航,極大緩解了公路運輸的壓力。同時,相比公路運輸節約燃油1.25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40萬(wan) 噸。
一、“一擴兩(liang) 升”實現水運航道統籌治理
一是“以租代建”擴大監控覆蓋率。與(yu) 電信運營商合作,首次以購買(mai) 服務形式建設信息化係統,在越城區和柯橋區水上交通要道共新建視頻監控點14處、26路視頻,使用200萬(wan) 像素高清網絡攝像機,采用前端存儲(chu) ,錄像保存時間不少於(yu) 30天,通過新鋪設的光纖專(zhuan) 線實時傳(chuan) 輸至紹興(xing) 市水上交通指揮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16處視頻監控點,179路視頻,基本有效覆蓋了全市主要航道和碼頭,極大地提高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和應急救助地快速反應能力。
二是“建拆並舉(ju) ”提升航道運載力。全市累計建成500噸級及以上泊位37個(ge) ,300噸泊位7個(ge) ,已完成投資11.5億(yi) 元。投資4.5億(yi) 元的首個(ge) 內(nei) 河綜合性碼頭越城港區中心作業(ye) 區投入試運行,諸暨城郊作業(ye) 區綜合碼頭、上虞曹娥江作業(ye) 區東(dong) 區糧食碼頭、西區物流碼頭等一批500噸級碼頭建設正在有序推進。2015年,發放省補資金3050萬(wan) 元,完成老舊船舶拆解216艘,內(nei) 河運力由2014年的222載重噸提升至233載重噸。
三是“水岸同步”提升運河美化度。開展杭甬運河兩(liang) 岸綠化養(yang) 護提檔工作,完成杭甬運河綠化養(yang) 護40萬(wan) 平方米、打撈沉船170艘清除礙航漁具、地籠2500餘(yu) 隻、疏浚土方20000餘(yu) 立方米。2015年,全市完成航道養(yang) 護350萬(wan) 元,骨幹航道綠化、標誌標牌完好率達95%以上。屬地政府單獨安排資金,落實專(zhuan) 業(ye) 隊伍,開展上虞區段、柯橋區段清草保潔工作,有效提升運河兩(liang) 岸美化水平。
二、“三不一推”實現船舶防汙染有效監管
一是嚴(yan) 控油汙水“不違排”。2015年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對船舶防汙染設施的檢查,全市港航係統累計巡航1149次,巡航15041海裏,累計完成200餘(yu) 艘新建船舶油汙水回收艙(櫃)替代油水分離器工作。完成對轄區內(nei) 5家船舶修造企業(ye) 油汙水儲(chu) 存設備、生活垃圾儲(chu) 存裝置以及圍油欄的配備工作。對全市3家泥漿承運公司的95艘泥漿船舶實現全天候監控,檢查泥漿裝卸作業(ye) 點113家次,檢查泥漿運輸船舶475艘次,開展聯合檢查2次,開展夜間突擊檢查8次,有效杜絕船舶油汙水亂(luan) 排放行為(wei) 。
二是嚴(yan) 管船舶垃圾“不亂(luan) 扔”。以船舶簽證為(wei) 抓手嚴(yan) 管船舶汙染物上岸處理,全市共設114個(ge) 船舶汙染物接收點,在杭甬運河單家漊錨泊服務區船舶油汙水接收處理點增設2台自吸式排汙泵,與(yu) 5家主要航運企業(ye) 簽訂了防汙染承諾書(shu) ,2015年共運轉處置碼頭及船舶汙染物57.2噸。
三是嚴(yan) 保危險品運輸“不泄露”。強化對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監管,嚴(yan) 格落實危險貨物港口作業(ye) 和船舶進出港簽證申報製度,全麵禁止危化品運輸船舶在通航水域內(nei) 從(cong) 事清洗作業(ye) 。對進出轄區的危化品船舶,綜合運用現有的AIS基站,有效運用船舶綜合監管係統、AIS、GPS等信息化手段,進行全方位動態監管,有效預防船舶碰撞、泄漏事故發生。
四是推進清潔能源船舶應用。全市目前共有電動客船11艘,LPG動力客船9艘,2015年建成並投入運營全省首艘LNG-柴油雙動力500噸級船舶。
三、“三化融合”實現綠色水運發展長效保障
一是以“規劃”為(wei) 指引,實現航道管理科學化。出台《紹興(xing) 市市區水路客運規劃》,積極配合各部門做好鑒湖線、環城線、高鐵線3條水上旅遊客運線路開發工作,推進建成兼容交通和觀光功能的“水路客運”係統;完成《紹興(xing) 市關(guan) 於(yu) 加快水運複興(xing) 的若幹意見》的編寫(xie) ,提出了引導“一河兩(liang) 江”水運產(chan) 業(ye) 發展相關(guan) 政策措施的相關(guan) 建議。完成《紹興(xing) 市港口岸線利用發展規劃》、《紹興(xing) 市水運發展規劃》,推進杭甬運河紹興(xing) 濱海連接線工程前期工作,主動參與(yu) 紹興(xing) 出海口建設的前期工作,謀劃紹興(xing) 江海聯運、海陸聯運體(ti) 係建設。
二是以“河長製”為(wei) 抓手,實現航道管理常態化。成立督察組,履行聯係部門督查指導職責,深入開展杭甬運河“河長製”管理工作,推動生態航道建設。配合市級“河長”開展月度巡查,聯係部門巡查達140次,發出書(shu) 麵通報13次,編印《杭甬運河紹興(xing) 段河長製工作通訊》18期,對運河兩(liang) 岸的工業(ye) 汙染治理、農(nong) 業(ye) 汙染治理、生活汙染治理、河道綜合整治、各區專(zhuan) 項治理等情況進行月度反饋,解放大橋斷麵水質監測數據顯示,氨氮指標平均值降幅達0.06,為(wei) Ⅳ類水質。
三是以宣傳(chuan) 為(wei) 途徑,實現治理參與(yu) 社會(hui) 化。結合“五水共治”全年的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項目建設等內(nei) 容,對船戶普遍關(guan) 心的老舊船舶拆解政策、工作流程和資金預算安排等進行詳細報道,擴大工作開展的參與(yu) 麵。在港口、碼頭等醒目位置設置監督指示牌100餘(yu) 塊。開展“五水共治”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提高沿岸居民、企業(ye) 碼頭、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及廣大群眾(zhong) 水環境保護意識,邀請人大代表、新聞媒體(ti) 、市民代表等參與(yu) 監督。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