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19 09:19:50 鈦媒體(ti)

融資難問題,一直是國內(nei) 中小企業(ye) 發展的桎梏,互聯網成為(wei) 不少中小企業(ye) 融資的途徑,同時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存貸利差規模逐漸縮小,商業(ye) 銀行開始將供應鏈金融作為(wei) 業(ye) 務拓展的重要選擇方向。
前不久,寶象金融研究院聯合零壹財經發布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創新報告》。根據這份報告,未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趨勢將是“線上化、垂直化、細分化、平台化、生態化”。未來“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新模式將由電商平台、P2P網貸平台主導。
近年來,以供應鏈真實交易背景為(wei) 基礎產(chan) 生的供應鏈金融得到了高速發展,根據國外研究機構Demica統計的數據,從(cong) 2011年到2013年,國際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年增長率約為(wei) 30%至40%,在2020年之前,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年增長速度都將不會(hui) 低於(yu) 10%。在我國,供應鏈金融發展也非常迅速,據前瞻產(chan) 業(ye) 研究院供應鏈金融行業(ye) 報告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4.98萬(wan) 億(yi) 元左右。由此可見,供應鏈金融業(ye) 已成為(wei) 目前企業(ye) 變革發展的又一重要趨勢。
供應鏈金融集中在計算機通信、電力設備、汽車、化工、煤炭、鋼鐵、醫藥業(ye)
供應鏈金融模式實質是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ye) 及其相關(guan) 的上下遊配套企業(ye) 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以產(chan) 業(ye) 鏈為(wei) 依托,將金融服務在整條供應鏈全麵鋪開。
目前,中國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為(wei) 中高速增長,國內(nei) 市場需求不足,各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大多數的行業(ye) 都明顯由賣方市場轉為(wei) 買(mai) 方市場。企業(ye) 應收賬款規模持續上升,回收周期不斷延長,應收賬款拖欠和壞賬風險明顯加大,供應鏈上的企業(ye) 周轉資金緊張狀況加劇。
記者觀察到,目前市場上,涉足供應鏈金融的機構和類金融機構,主要有:商業(ye) 銀行依然掌握了大量點核心客戶;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ye) ,比如寶鋼這類大企業(ye) ,擁有豐(feng) 富的上下遊資源;另外還有P2P平台,資金來源比較靈活,往往和核心企業(ye) 合作,P2P平台提供資金,核心企業(ye) 幫助做風控。
目前一些電商平台也正在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比如,最近E輪融資11億(yi) 人民幣的找鋼網,2015年銷售額超過180億(yi) 元,找鋼網針對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推出金融服務,給客戶提供中短期、更為(wei) 靈活的貸款,如今找鋼網的金融服務這一業(ye) 務已經實現了盈利。
根據這份報告統計,國內(nei) 供應鏈金融集中在計算機通信、電力設備、汽車、化工、煤炭、鋼鐵、醫藥、有色金屬、農(nong) 副產(chan) 品及家具製造業(ye) 等行業(ye) 。國內(nei) 供應鏈金融經曆了三個(ge) 發展階段:
供應鏈金融1.0階段是“1+N”模式:以銀行為(wei) 主導的線下模式,銀行基於(yu) 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ye) “1”的信用支持,為(wei) 其上下遊企業(ye) “N”提供融資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推進,供應鏈金融2.0階段應運而生,2.0階段即是“1+N”模式的線上版本,通過技術手段對接供應鏈的上下遊及各參與(yu) 方,其中包括核心企業(ye) 、上下遊中小企業(ye) 、銀行等資金提供方、物流服務商等,將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線化,實時掌握供應鏈中企業(ye) 經營情況從(cong) 而控製融資貸款的風險;
供應鏈金融3.0階段則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深度介入,打造一個(ge) 綜合性的大服務平台代替核心企業(ye) “1”來給平台上的中小企業(ye) “N”提供信用支撐。
競爭(zheng) 維度:行業(ye) 空間、上下遊企業(ye) 群體(ti) 、資金成本、風控體(ti) 係
目前供應鏈金融行業(ye) 競爭(zheng) ,包含了商業(ye) 銀行、核心企業(ye) 、物流企業(ye) 、電商平台等各個(ge) 參與(yu) 方,寶象金融研究院認為(wei) ,成功切入並有望主導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融資業(ye) 務,需要具備以下4個(ge) 條件:
1、背靠足夠大的行業(ye) 空間。支撐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產(chan) 業(ye) 鏈需具備大體(ti) 量的特點,否則金融業(ye) 務容易觸碰到天花板,影響甚至限製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成長性;
2、擁有數量眾(zhong) 多的弱勢上下遊企業(ye) 群體(ti) 。融資痛點的存在是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前提,上下遊企業(ye) 越弱勢且群體(ti) 越龐大,其融資需求越無法得到充分滿足。痛點越深、弱勢上下遊企業(ye) 群體(ti) 規模越大,供應鏈金融施展相對優(you) 勢的空間越大;
3、較強控製力和足夠低的資金成本。資金提供方在產(chan) 業(ye) 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對上下遊物流、信息流有較強的控製力;自身融資渠道有優(you) 勢且成本較低,這樣可以帶來更豐(feng) 厚的利潤;
4、具備完備的風控體(ti) 係和手段。對線上資金流信息以及真實貿易信息的觀察、收集和追蹤能力較強,可以獲得真實有效的信息對產(chan) 業(ye) 鏈中發生的真實交易進行風險評估,當然最好同時具有線下的物流倉(cang) 儲(chu) 配套。
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掌握融資過程中的各項信息
隨著互聯網的介入,供應鏈金融在升級換代的同時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時期。這份報告顯示,中國的供應鏈金融將越發呈現線上化趨勢。
電商平台的興(xing) 起和供應鏈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使得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發展速度和受重視程度與(yu) 日俱增,從(cong) 而誕生了在線供應鏈金融這一新的表現形式。目前許多商業(ye) 銀行正嚐試自建或者與(yu) 電商平台合作開展線上供應鏈金融。?
各參與(yu) 主體(ti) 通過建立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實現資源整合,優(you) 化物流鏈、資金鏈和信息鏈,為(wei) 大型企業(ye) 和上下遊中小企業(ye) 提供專(zhuan) 業(ye) 化和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在這一過程中,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掌握到了供應鏈融資過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從(cong) 而具備了衡量借款企業(ye) 實際的還款能力,進而進行風險定價(jia) 。
供應鏈金融向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zhuan) 業(ye) 的方向發展
??其次,供應鏈金融發展越發垂直化、細分化,供應鏈金融在不同行業(ye) 的應用,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行業(ye) 特性,這將促使供應鏈金融向更垂直細分、更精準、更專(zhuan) 業(ye) 的方向發展,產(chan) 業(ye) 在線金融的綜合服務將逐漸走向成熟。
鈦媒體(ti) 記者觀察到,每個(ge) 行業(ye) 都有自身的行業(ye) 屬性和特點,比如服裝行業(ye) 的廠商門店特別多,特點迥異,鋼貿企業(ye) 又有鋼貿企業(ye) 的特點,因此不同產(chan) 業(ye) 鏈上的企業(ye) 具有迥異且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特征。因此,各供應鏈金融參與(yu) 主體(ti) 需要根據不同行業(ye) 、不同企業(ye) 的具體(ti) 需求來為(wei) 其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提供更加靈活和個(ge) 性化的供應鏈融資產(chan) 品。
可以預見,各供應鏈金融參與(yu) 主體(ti) 隻有不斷深耕各自所經營的一條或幾條產(chan) 業(ye) 鏈,在充分了解行業(ye) 屬性和特征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專(zhuan) 業(ye) 分析與(yu) 研判能力,才能為(wei) 各垂直細分供應鏈上的企業(ye) 提供個(ge) 性化的供應鏈金融產(chan) 品服務。寶象金融研究院相信未來將會(hui) 有更多的細分行業(ye) 供應鏈金融模式或平台提供者出現。
大數據應用得到充分體(ti) 現
?供應鏈金融最終是要實現“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與(yu) 傳(chuan) 統金融相比,供應鏈金融不再單純看中貸款企業(ye) 的財務報表等靜態數據,轉而對企業(ye) 的動態經營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將貸款風險降到最低。?
供應鏈金融參與(yu) 主體(ti) 在掌握了大量的動態客戶交易信息之後,如果不能夠及時、準確地對客戶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並分析也是無法有效地開展供應鏈金融產(chan) 品服務的。大數據的應用、大數據平台的建設,是在“互聯網+“浪潮下的供應鏈金融未來發展的另外一大發展趨勢。
?大數據離不開雲(yun) 處理,雲(yun) 處理為(wei) 大數據提供了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產(chan) 生大數據的平台之一,除此之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xing) 計算形態,也將一齊助力大數據革命,這些都將讓大數據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平台化和生態化大趨勢
?寶象金融研究院認為(wei) ,中國供應鏈金融未來的一個(ge) 發展大趨勢是做成產(chan) 融結合的生態係統大平台。中國供應鏈金融向平台化發展和整合將是必然趨勢,由平台模式搭建成一個(ge) 產(chan) 融結合的生態係統,不再是單向流動的價(jia) 值鏈,而是能促使多方共贏的商業(ye) 生態係統。?
供應鏈金融平台生態係統是以生態為(wei) 基礎的新型商業(ye) 模式,具有長遠的戰略價(jia) 值。平台企業(ye) 是價(jia) 值的整合者,是多邊群體(ti) 的連接者,更是生態圈的主導者。其終極目標,在於(yu) 打造出擁有成長活力和贏利潛能的生態圈,而供應鏈上各環節企業(ye) 與(yu) 機構要加入平台生態圈來實現未來的發展。?
中國供應鏈金融未來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是如何將工業(ye) 4.0、商業(ye) 4.0、農(nong) 業(ye) 4.0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產(chan) 業(ye) 之間的跨界與(yu) 融合。
供應鏈金融4.0是在這一生態係統平台建設上搭建了跨產(chan) 業(ye) 、跨區域的、跨部門、與(yu) 政府、行業(ye) 協會(hui) 、產(chan) 業(ye) 資本等各方廣結聯盟、物聯網和互聯網相融合的金融生態平台。具體(ti) 的運營方式是通過平台鏈接的商業(ye) 生態、基於(yu) 雲(yun) 計算和大數據創建金融生態係,使得金融能真正服務於(yu) 整個(ge) 供應鏈的各類主體(ti) 並推動商業(ye) 生態的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