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1-29 10:29:20 搜狐

經過了前期的市場熱潮,O2O行業(ye) 正麵臨(lin) 著分化,隨著投資人趨於(yu) 謹慎,燒錢補貼模式逐漸冷卻。《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商業(ye) 模式可行的O2O項目正逐漸形成寡頭壟斷,缺乏用戶黏性的項目則在補貼退潮後麵臨(lin) 無錢可燒的尷尬。不過,目前一些體(ti) 製機製的障礙仍成為(wei) O2O行業(ye) 發展的梗阻。專(zhuan) 家指出,應提高政策寬容度,並加強基礎性服務,多措並舉(ju) 促進O2O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燒錢模式須擊中市場痛點
O2O項目一度是投資人青睞的對象,一個(ge) O2O項目的崛起也往往伴隨著資本力量的深度介入。比如此前的互聯網約租車行業(ye) 在起步階段,都是從(cong) 極具吸引力的補貼開始的。而外賣O2O、洗車O2O、美容O2O等,無一不是通過減免、優(you) 惠等模式進行應用推廣。
不過,2015年下半年,“資本寒冬”使一些項目無奈倒閉,O2O“燒錢”模式也引發業(ye) 內(nei) 質疑。比如,2014年完成A輪融資的一些創業(ye) 企業(ye) ,其中不少已經麵臨(lin) 經營困難甚至倒閉,讓市場驚呼“泡沫破滅”。
“此前不少O2O項目都依靠著投資人的資金投入,通過用戶端的補貼來爭(zheng) 奪市場,一旦補貼下降甚至停止,項目就麵臨(lin) 難以為(wei) 繼的尷尬局麵。”上海原子創投投資經理卯升曄說,2015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一些此前被炒得火熱的O2O項目的破產(chan) ,投資人也逐漸趨於(yu) 理性,對項目的選擇不再是一擁而上,而是有所甄別。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隨著行業(ye) 的發展和自然淘汰,一些領域已形成O2O巨頭,盈利模式日漸清晰,市場格局趨於(yu) 穩定。如在網絡約租車領域,滴滴出行和優(you) 步已占據主要市場份額。與(yu) 此同時,在“上門按摩”“上門燒飯”等領域,許多企業(ye) 在“燒錢無數”之後,最終難以取得規模化擴張而盈利困難,最終退出市場。
在專(zhuan) 業(ye) 風險投資人看來,O2O領域的燒錢大戰,本質上並不是燒錢補貼用戶,而是花錢教育消費者,培養(yang) 消費者的行為(wei) 習(xi) 慣。“燒錢的目的應當是改變消費者的行為(wei) 習(xi) 慣,如果在補貼退出之後,消費者依然使用該O2O平台,這種商業(ye) 模式則被證明是成功的。”卯升曄說,約租車和外賣O2O顯然都是目前最成功的實踐之一,現在滴滴等打車軟件的優(you) 惠已經很少,基本已經取消了補貼,但是出門使用打車軟件已經成為(wei) 很多用戶的行為(wei) 習(xi) 慣,這樣的錢燒得“值”。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其它領域的O2O項目一旦離開補貼,就麵臨(lin) 用戶流失的風險。比如洗車O2O,就屬於(yu) 用戶黏度不高的行業(ye) ,很多用戶都是衝(chong) 著優(you) 惠和補貼去的,“不管怎樣的O2O,根本上來說都是要解決(jue) 用戶所麵臨(lin) 的現實痛點,僅(jin) 僅(jin) 通過補貼來吸引用戶並非長久之計。”卯升曄說。
O2O行業(ye) 體(ti) 製機製梗阻猶存
除市場規律發展方麵的問題,O2O行業(ye) 還麵臨(lin) 著製度困境和創新梗阻。
新商業(ye) 模式和舊有規章製度發生衝(chong) 突,而管理上的寬容度並不充分。上海金融與(yu) 法律研究院執行院長傅蔚岡(gang) 說,以網絡約租車為(wei) 例,通過用戶網上發出請求、平台司機接單的方式匹配市場供需,這與(yu) 傳(chuan) 統的政府部門發放牌照、乘客路邊招乘車的商業(ye) 模式有本質區別,按照現行規定,網絡約租車都處於(yu) 不合法狀態。
記者采訪了解到,去年5月淘寶網開通北京、上海等18個(ge) 省市、600多家醫院門診、7萬(wan) 多名專(zhuan) 家的預約服務,開通次日北京市衛生局就提出異議,表示預約掛號統一平台未與(yu) 任何商業(ye) 網站有預約掛號合作,也不允許任何網站、組織和個(ge) 人對其進行商業(ye) 利用,隨後該服務在北京地區關(guan) 停。
與(yu) 此同時,政府信息公開不足,也對O2O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形成障礙。百度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黃林莉告訴記者,O2O平台上往往入駐了大量傳(chuan) 統商戶。一般來說,平台會(hui) 有對這些入駐商戶的資質審核環節,但由於(yu) 相關(guan) 信息不透明,平台對於(yu) 商戶所提供的工商注冊(ce) 、衛生許可等文件無法查驗其真實性,導致在一些平台上存在虛假商戶,影響行業(ye) 正常發展。
“政策寬容”是創新土壤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O2O產(chan) 業(ye) 是市場自發形成的,應將發展O2O產(chan) 業(ye) 與(yu) “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有機結合,多措並舉(ju) 促進O2O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提高政策寬容,允許市場試錯。艾媒谘詢CEO張毅認為(wei) ,中國互聯網行業(ye) 在過去二十年間發展迅猛,成為(wei) 與(yu) 美國比肩的互聯網大國,一方麵是基於(yu) 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另一方麵也與(yu) 較為(wei) 寬鬆的監管政策有關(guan) 。對於(yu) O2O行業(ye) 的創業(ye) 創新來說,政府的一些“禁止”“叫停”的規定,很可能將行業(ye) 的發展扼殺在起步階段。
傅蔚岡(gang) 認為(wei) ,對於(yu) O2O新商業(ye) 形態,政府應該予以其足夠的生長空間,對於(yu) 行業(ye) 發展應保持足夠寬容,但對詐騙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wei) 需予以查處。
與(yu) 此同時,政府應提高決(jue) 策科學性。黃林莉認為(wei) ,互聯網行業(ye) 改造傳(chuan) 統行業(ye) ,難免觸動傳(chuan) 統利益。類似網約車的複雜情況在醫療O2O、物流O2O等領域都有可能出現,這就需要引入第三方社會(hui) 評估機製,通過科學的民意調查和論證研究,得出更全麵的結論,也給政策製定者提供更可信的決(jue) 策參考。
——加強基礎性服務,有序推動政府數據開放。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大量的企業(ye) 信息實際掌握在政府部門手裏,如果創業(ye) 企業(ye) 需要自己獲取這些數據並進行審核,是對已有資源的浪費。黃林莉認為(wei) ,像百度外賣這樣的O2O平台為(wei) 審核商戶資質,需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如相關(guan) 部門能夠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對於(yu) 節省社會(hui) 成本、促進行業(ye) 發展將意義(yi) 重大”。
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許峰說,政府相關(guan) 部門對於(yu) 實體(ti) 商戶負有查驗審核的責任,在O2O模式下,這些商戶依然存在,依然經營著同樣的生意,接單方式的變化並不意味著審查商戶的責任完全由政府轉換到了互聯網平台,政府依然需要做好基礎性的服務,促進O2O行業(ye) 的健康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