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眾包物流能否解決“滿城盡是快遞員”之困?

發布時間:2016-01-22 10:35:20 品途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就像以滴滴、Uber為(wei) 代表的出行類共享經濟一樣,眾(zhong) 包物流在中國也是幾經曲折,現在仍然“在路上”。
  所謂眾(zhong) 包物流,說簡單點就是,將原本需要職業(ye) 快遞員運送的貨品包給普通人來完成配送,其業(ye) 務場景大抵是眾(zhong) 包配送員通過在眾(zhong) 包平台上搶單,按照訂單顯示的地址取貨,並在規定時間內(nei) 將貨品送給收貨人。創辦於(yu) 2009年、來自成都、後又擴展至全國多個(ge) 城市的人人快遞第一次將“眾(zhong) 包物流”這一概念實打實的帶到我們(men) 麵前——因為(wei) 可以“順路捎帶隨手賺錢”,它於(yu) 2013年迅速躥紅,緊接著在2014年上半年又因資質問題被多個(ge) 城市相繼叫停。不過,這也隻是階段問題,目前人人快遞已將總部搬至創業(ye) 氛圍更濃、O2O發展變化程度更劇烈的北京,據說其注冊(ce) 的“自由快遞人”也已達數百萬(wan) 之多。
  在人人快遞之後,尤其是2014、2015這兩(liang) 年,隨著O2O商流的興(xing) 盛,眾(zhong) 包物流又有一些入局者,這一模式似乎迅速走向了火熱。
  O2O商流促進眾(zhong) 包物流發展
  其實太陽底下並無新事,雖然“眾(zhong) 包物流”或者“O2O物流”這兩(liang) 個(ge) 詞的出現隻是近幾年的事,但實際上至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nei) 物流集中創業(ye) 的年代裏,就已經出現了類似現在O2O物流式的嚐試:同城點對點的配送,即直接從(cong) A地送達B地;為(wei) 了提高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如果訂單足夠,也會(hui) 采用起始點合單(同一線路的多個(ge) 訂單合並配送),或者配送員執行任務中的插單合並(根據正在執行任務的配送員實際情況,進行臨(lin) 時任務插入)……隻不過當時是通過電話和尋呼機方式來安排、管理配送業(ye) 務,效率再高也高不到哪兒(er) 去。
  如今有了新技術,當然就大不相同了,尤其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普及、LBS定位服務成為(wei) 基礎、O2O商流大勢洶湧之時,眾(zhong) 包物流的空間就變得可以期待。
  眾(zhong) 包物流真的就是隨O2O商流而變得興(xing) 盛的,這跟基於(yu) 傳(chuan) 統電商而起的C2C物流(比如三通一達主要送的淘寶件)或B2C物流(比如京東(dong) 快遞的自建模式)很不相同。這類傳(chuan) 統電商配送的都是標準化的物品,集中在倉(cang) 庫中統一發貨,消費者對物流的時間要求並不太緊迫,一般都是以“天”為(wei) 單位來計算(當然,現在傳(chuan) 統電商也追求物流的高效,紛紛推出次日達甚至即日達)。
  而對於(yu) O2O電商來說,貨品已不再是那些包裝好的標準品,而是諸如外賣、生鮮、蛋糕、鮮花、藥品等包裝並不規整、庫存分散(分布在不同的商家店鋪內(nei) )、並且具有即時消費特征的貨品,這就對配送的時效性有很嚴(yan) 苛的要求了。一般來說,這類O2O貨品的配送時間往往是以“分鍾”來計算。從(cong) 這一角度看,O2O最大的痛點就在於(yu) 物流,它甚至成為(wei) 決(jue) 定O2O成敗的第一要素。也正因此,所有涉及眾(zhong) 包物流的創業(ye) 公司都非常強調配送效率。比如人人快遞宣稱以最快速度“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的配送難題”,達達致力於(yu) 快速解決(jue) “本地商戶的最後3公裏配送”,京東(dong) 到家承諾3公裏之內(nei) “實現2小時快速送達”……
  物流力量社會(hui) 化正在成為(wei) 趨勢
  在當下O2O商流興(xing) 盛前提下,消費者需要配送訂單的高頻、短距、優(you) 質,乃至個(ge) 性化、定製化的要求,自然就是如順豐(feng) 速運、京東(dong) 配送、亞(ya) 馬遜配送隊伍的自建自營模式,或者三通一達的加盟模式遠遠無法滿足的,而物流力量社會(hui) 化成了一個(ge) 不錯的解決(jue) 方法。
  眾(zhong) 包配送的好處就是利用社會(hui) 人力資源,盡可能地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因為(wei) 在理論上社會(hui) 人力資源是取之不盡的。不過,這一模式的缺點在於(yu) 服務質量不可控,尤其是在異常天氣和異常量的訂單情況下,社會(hui) 眾(zhong) 包配送員不能及時響應服務。
  比如達達在近期就備受關(guan) 注。它之所以受到輿論集中關(guan) 注,一是因為(wei) 它剛完成了3億(yi) 美金的D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yi) 美金,成為(wei) 行業(ye) 獨角獸(shou) ,二是它上線了外賣訂餐平台派樂(le) 趣,跟以前的“老東(dong) 家”餓了麽(me) 、美團、百度外賣分庭抗禮,結果遭後者集體(ti) 封殺。現在的結果是,達達除了自己的派樂(le) 趣之外,更多的合作對象是諸如一米鮮、愛鮮蜂、回家吃飯、藥給力這類創業(ye) 公司,還有像永輝超市、Today便利店這類線下連鎖零售企業(ye) 。盡管與(yu) 它合作的O2O電商有數百家,線下商戶有數萬(wan) 家,但所占O2O配送市場份額並不多。
  其實,即使退一步講,達達不做自己的外賣平台,以後僅(jin) 靠自身的第三方眾(zhong) 包配送業(ye) 務也未必不遭餓了麽(me) 、美團等平台封殺,或者市場份額下降,因為(wei) 後者也已有或打算(除自建配送團隊之外)建立自己的眾(zhong) 包配送隊伍。比如2015年6月,餓了麽(me) 上線了“蜂鳥配送係統”,僅(jin) 上線一周就聚集配送員超1萬(wan) 名,隨後阿裏口碑、美團、百度外賣都以自己的方式搭建眾(zhong) 包配物流團隊,而它們(men) 的目的大概都是要做中國最大的同城物流。
  更多的是這種類似餓了麽(me) 、美團等既做平台又做物流的公司,比如還有成立於(yu) 2015年三四月間的京東(dong) 到家。它連接起遍布城市街道上的各類大中型超市、商鋪,采用眾(zhong) 包物流的模式來解決(jue) 棘手的物流問題,“最後一公裏”問題。
  據了解,美國亞(ya) 馬遜為(wei) 了減輕自身物流方麵的成本壓力,也正在嚐試開發新應用讓人人成為(wei) 快遞員。它在美國的眾(zhong) 包配送業(ye) 務係統現已搭建完畢,現在或已啟動。之前,亞(ya) 馬遜曾跟Uber合作,讓司機們(men) 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順手運送包裹,每件給5美元,但因Uber本身也著手做眾(zhong) 包物流業(ye) 務,合作很快就停止了。
  Uber所推出的項目叫“UberEverything”,該項目包含UberEATS和UberFresh,兩(liang) 者都是司機順路向客戶提供10分鍾內(nei) 送餐服務,它還同時提出一項名為(wei) CornerStore的眾(zhong) 包配送業(ye) 務,即向客戶捎帶一些包括緊急藥物、尿片、牙刷等在內(nei) (超過100種)的便利店商品。目前這些服務在美國和歐洲多個(ge) 城市已推行。
  還有亞(ya) 馬遜的線下勁敵——沃爾瑪其實早在2013年也曾考慮過眾(zhong) 包配送,即讓實體(ti) 店的顧客在回家的路上,順便幫忙送貨。
  除了上述針對同城短距離間的外賣、生鮮、日化用品等品類的高頻配送,眾(zhong) 包物流模式現在也已被越來越多地用在同城貨運(包括大件貨品,比如搬家等)和跨區域長途貨運上,比如試圖打造同城貨運供應鏈、剛完成一億(yi) 美金C輪融資的雲(yun) 鳥配送,還有羅計物流、貨車幫、一號貨車、運滿滿、超級貨主等等,它們(men) 所采用的都是平台策略,解決(jue) 的也都是車貨匹配的問題,即,將社會(hui) 閑散的貨運運力跟貨主未能滿足的運貨需求結合起來。
  眾(zhong) 包物流企業(ye) 同樣需要轉型和不斷更新
  當然,眾(zhong) 包物流背後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jue) 。
  正如前文所說人人快遞曾在2014年上半年業(ye) 務在多個(ge) 城市被叫停,其原因是它觸碰了行業(ye) 政策壁壘。按照我國《郵政法》規定,企業(ye) 要從(cong) 事快遞業(ye) 務,必須取得快遞業(ye) 務經營許可證,而個(ge) 人要從(cong) 事快遞員職業(ye) ,需要參加郵政部門組織的培訓,並考取《快遞員從(cong) 業(ye) 資格證書(shu) 》才能上崗。很顯然,人人快遞及其眾(zhong) 包配送員並不能滿足這一資質。正如滴滴、Uber專(zhuan) 車司機因為(wei) 跟相對滯後的法律法規形成衝(chong) 突而在一段時期被稱為(wei) “黑車”司機一樣,人人快遞(包括其他眾(zhong) 包物流的無資格證書(shu) 配送員)也曾被稱為(wei) “黑快遞”。雖然眾(zhong) 包配送過程中有很多問題,但作為(wei) 新經濟新趨勢催生出的新生事物,需要適應發展的反倒是那些滯後法律條文。
  果不其然,2015年9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明確快遞業(ye) 務員職業(ye) 技能不再作為(wei) 部門行政審批受理的必要條件,即快遞員上崗不再需要職業(ye) 資格證了。
  那麽(me) ,目前國內(nei) 出現的數百萬(wan) 、甚至上千萬(wan) 眾(zhong) 包快遞員,如何保障他們(men) 的配送服務品質呢?其實,眾(zhong) 包物流的服務質量還真不是強製管理得來的,以達達目前號稱的50萬(wan) 快遞員,或者以人人宣稱的數百萬(wan) 快遞員來說,這些人分散在數十個(ge) 城市的角角落落,怎麽(me) 去培訓,又怎麽(me) 去管理?傳(chuan) 統的培訓遠遠不行,那就用適合互聯網發展的訓練、培訓和用戶評價(jia) 反饋來過濾,逐漸剔除和淘汰掉那些不符合規範的眾(zhong) 包快遞員。另外因為(wei) 眾(zhong) 包快遞員不以此為(wei) 職業(ye) (也有“職業(ye) ”當眾(zhong) 包快遞員的),所以還可以用獲取收益的方式來吸引和留住他們(men) ,並促使他們(men) 主動去保證每一運單的服務品質。這是正麵激勵。
  (說到正麵激勵,這裏其實還有一個(ge) 問題就是,雖然眾(zhong) 包平台上有注冊(ce) 快遞員數十萬(wan) ,但如果普通人參與(yu) 積極性不高怎麽(me) 辦,畢竟每天活躍度低的話,服務質量和用戶體(ti) 驗就很難保障。這裏麵涉及到的一個(ge) 重要矛盾是,眾(zhong) 包快遞員想要收入最大化,而平台的期待是成本節約,如何把握平衡非常重要,而能使雙方共贏的就是並單,即順路的運單數量較多。)
  眾(zhong) 包物流平台當然還要設計標準化作業(ye) 流程,標準化的管控體(ti) 係,把每一個(ge) 快遞員的信用都加入其中。比如人人快遞的解決(jue) 辦法是,通過4個(ge) 方麵的考核來完善快遞員的授信體(ti) 係:身份信息核實、儲(chu) 蓄卡或信用卡等銀行卡信息綁定、平台以往接單及完成訂單的記錄、賬戶餘(yu) 額。
  2016年1月18日宣布殺入眾(zhong) 包物流市場的菜鳥網絡,也有自己的解決(jue) 之道。它所推出的App菜鳥裹裹,消費者可以線上發起寄快遞需求,最快30分鍾就會(hui) 有小件員上門取貨,而這些眾(zhong) 包快遞員其實是“正規軍(jun) ”,目前是百世匯通、天天、德邦、指尖快遞、財神到家、快遞兔6家企業(ye) 的全職快遞員。當然,如果這類加入眾(zhong) 包配送的全職快遞員足夠多,能跟用戶的寄送快件的需求相一致,自然更能提供安全性和準確性。
  最後再來說說,達達為(wei) 什麽(me) 不再滿足於(yu) 自己為(wei) 別的平台去搭建第三方配送平台,而要做自己的外賣平台。正如前文所說,一方麵是來自餓了麽(me) 、美團、百度外賣等大平台自己也開始做眾(zhong) 包物流的巨大壓力,這對達達來說,很可能是滅頂之災;更重要的是,達達原先那種單純的第三方配送模式門檻不高、容易複製、盈利模式簡單,並且容易被別人扼住“喉嚨”,所以它才會(hui) 選擇多元化發展之路,品途商業(ye) 評論預測除了推出派樂(le) 趣外賣訂餐平台之外,達達還會(hui) 有一係列的動作,比如未來是否會(hui) 繼續推出生鮮、商超等商品的平台,比如對數量越來越大的小商家的金融服務,再比如達達的眾(zhong) 包快遞員如此之多,達達應該還會(hui) 在快遞員身上琢磨點別的事。若真如此,達達的野心是非常之大,即使這一切都成敗未定。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