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25 10:28:26 華夏模具網

“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出後,全國各地鋼鐵電商風起雲(yun) 湧,據說已有200多家。根據這樣的發展勢頭,業(ye) 內(nei) 外人士普遍認為(wei) :在不久的將來,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將出現巨無霸電商平台。對此,筆者認為(wei) ,鋼鐵電商是本世紀初的產(chan) 物,至今僅(jin) 有10多年的曆史,尚處於(yu) 萌芽期,很難在短時間內(nei) 達到成熟。
眼下,幾乎所有鋼鐵電商都在經曆著“燒錢“的曆練。按照事物發展規律來說,巨無霸鋼鐵電商是成熟期的必然產(chan) 物,而從(cong) 萌芽期發展到成熟期還得經曆成長期和發展期這兩(liang) 個(ge) 階段。從(cong) 某種角度來說,興(xing) 辦鋼鐵電商如同造林,覆蓋麵越大,需要花的時間就越久。“巨無霸”不是不可能麵世,而在於(yu) 在什麽(me) 時候能麵世。筆者認為(wei) ,鋼鐵電商“巨無霸”的命運似乎與(yu) 3個(ge) 方麵存在的問題有關(guan) 。
鋼鐵電商“巨無霸”的形成與(yu) 認識有關(guan)
在鋼鐵電商發展的10多年曆史中,多數企業(ye) 始終處於(yu) “燒錢”階段,其中最重要的一個(ge) 原因是:在運用互聯網技術時,人們(men) 在認識程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目前,有一些鋼鐵電商當家人主持的平台,形式上已經有了互聯網技術運作的框架,理念上卻仍未擺脫傳(chuan) 統工業(ye) 經濟的桎梏。具體(ti) 表現在:隻關(guan) 注平台交易流量,卻忽視了流量中質的提升。有些平台在近幾個(ge) 月裏的日均交易量已經突破了17萬(wan) 噸大關(guan) ,但真實績效卻仍與(yu) 日均流量在千餘(yu) 噸時一樣。
鋼鐵電商“巨無霸”的形成與(yu) 布局有關(guan)
我國鋼鐵產(chan) 業(ye) 鏈曆來存在著小、散、亂(luan) 的問題,這可能與(yu) 我國鋼鐵工業(ye) 起點低的基礎有關(guan) 。解放初期,在960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百業(ye) 待興(xing) ,但數十萬(wan) 噸的鋼年產(chan) 量卻讓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常處於(yu)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的窘境。在計劃經濟時期,市場需求受製於(yu) 計劃的束縛,很難在某一個(ge) 行業(ye) 裏有量的突破。進入市場經濟後,市場需求就是行業(ye) 發展的動力源。因此,在1996年我國鋼產(chan) 量突破億(yi) 元大關(guan) 後,各地興(xing) 建鋼廠的積極性普遍高漲,鋼產(chan) 量節節攀升。不到10年的時間,我國鋼材市場供求關(guan) 係就基本上達到了平衡。但是,鋼鐵產(chan) 量上去了,鋼鐵企業(ye) 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2400多家鋼廠。由於(yu) 當初缺乏全國通盤考量,整體(ti) 布局不合理,企業(ye) 規模中小型居多,致使行業(ye) 集中度不高。
在這樣的布局下,鋼鐵電商麵臨(lin) 著整合上、中遊環節中小、散、亂(luan) 各類資源的考驗。近10多年來,各家電商似乎都在做整合,但收效甚微。大多數鋼鐵電商仍在以“燒錢”的方式拔高流量,其在市場流通總量的占比提升的情況還沒有達到預期。在布局沒有改觀之前,鋼鐵電商“巨無霸”形成似乎有點困難。
鋼鐵電商“巨無霸”的形成與(yu) 環境有關(guan)
巨無霸平台究竟能在什麽(me) 時候出現,還與(yu) 當下經營環境有關(guan) 。
首先,現有社會(hui) 物流體(ti) 係尚難解鋼鐵物流的渴。鋼材是大宗流通商品,在物流上有著與(yu) 普通日用品不一樣的特征,體(ti) 積大、份量重、品種規格多,非專(zhuan) 業(ye) 物流單位難以勝任。每單鋼鐵物流解決(jue) 方案的最終確定,還需要考慮到用鋼終端需求的周期、物流成本控製、資金運作安全和貨物運送、提取的便捷等問題。現有的社會(hui) 物流體(ti) 係,還不能滿足鋼鐵物流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鋼鐵電商隻能依靠社會(hui) 鋼鐵物流資源解決(jue) 平台業(ye) 務流量。社會(hui) 鋼鐵物流多為(wei) 傳(chuan) 統企業(ye) ,與(yu) 平台流程服務有諸多不匹配,二者磨合尚需一段時間,而靠自建物流體(ti) 係又將產(chan) 生一筆難以承受的投入。
其次,在鋼鐵電商誰都能搞的環境裏,滋長著諸多遏製“巨無霸”形成的因素。有實力的鋼廠和流通商在企業(ye) 轉型期,都把目光盯在自建鋼鐵電商交易平台上。在現有的200多家鋼鐵電商中,多數為(wei) 鋼廠自建平台,真正從(cong) 業(ye) 外殺進來的電商並不多見。在今後“萬(wan) 眾(zhong) 創新,大眾(zhong) 創業(ye) ”熱潮的推動下,鋼廠參建鋼鐵電商平台的積極性將更高。從(cong) 當前的情況來看,流量並不是製約鋼鐵電商“巨無霸”形成的唯一因素,鋼鐵電商“巨無霸”的形成還與(yu) 認定標準、市場誠信、社會(hui) 服務設施配套等因素有關(guan) 。
真正的“巨無霸”將在“互聯”中產(chan) 生
近年來,處於(yu) 轉型升級期的鋼鐵流通環節,在對待“互聯網+”的問題上出現了分化,形成兩(liang) 種傾(qing) 向:一種傾(qing) 向欲成為(wei) “互聯網+”中的加數,希望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顛覆傳(chuan) 統經營格局,在鋼鐵流通環節實施扁平化管理,進而整合吞並現有的鋼鐵電商,剔除、取代鋼貿商,最終成為(wei) 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的“巨無霸”交易平台。筆者把這類企業(ye) 稱為(wei) “做加數的企業(ye) ”。另一種傾(qing) 向則心甘情願地成為(wei) “互聯網+”中的被加數,運用互聯網技術,融合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資源,使相關(guan) 企業(ye) 成為(wei) “巨無霸”平台的組成部分,分享平台提供的各種服務和所產(chan) 生的紅利。與(yu) “做加數的企業(ye) ”相對應,筆者稱其為(wei) “做被加數的企業(ye) ”。
盡管兩(liang) 者都將建成“巨無霸”平台作為(wei) 近期奮鬥目標,但在實施中往往反映出巨大的不同。
首先在於(yu) 其理念不同。
“做加數的企業(ye) ”總是站在傳(chuan) 統市場經濟的視角,把同行視為(wei) 對手,認為(wei) 掌握了新技術以後,就能加強市場競爭(zheng) 力,就能在超越對手後打垮對手。因此,“做加數的企業(ye) ”習(xi) 慣於(yu) 用傳(chuan) 統理念支配新技術,裝門麵、設門檻、擺噱頭、爭(zheng) 鋒頭。這種說法並不誇張,如今的網上平台顛覆了“千做萬(wan) 做蝕本生意勿做”的宗旨,為(wei) 了增加流量不斷地“燒錢”。
而“做被加數的企業(ye) ”則深諳互聯網技術貴在“互聯”的道理,了解電商平台的本質在於(yu) 共融和共享。
其次在於(yu) 其過程不同。
“做加數的企業(ye) ”為(wei) 了創建“巨無霸”平台,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增加流量上。為(wei) 此,搞起了人海戰術,有的甚至從(cong) 鋼貿企業(ye) 那裏截圖,把已經完成的交易量充填為(wei) 平台流量。由於(yu) “做加數的企業(ye) ”全身心撲在增加流量上,一切的合作都是以我為(wei) 中心,引發了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中、下遊的反感,在鋼鐵流通環節留下不和諧的聲音。
與(yu) 此相反,“做被加數的企業(ye) ”則在“互聯”上做文章,注重搭建共融、共享、共贏、共榮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比如,有這樣的一個(ge) 平台,在不到一年時間裏,不僅(jin) 在西部、華中、南方、東(dong) 北、和華北區域鋪設了5個(ge) 分公司,同時,還陸續在二、三線城市布局服務站點,而且在電商平台、物流及金融等方麵與(yu) 各大鋼廠及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企業(ye) 廣泛開展合作,達成有效合作的框架。與(yu) 此同時,這家甘願“做被加數的企業(ye) ”,在實際運作中還製定了下一步計劃,打算擴大合作麵的廣度和深度,與(yu) 大中小型各類鋼廠進行有效合作。可以預見,長此以往,一個(ge) 融合n家合作企業(ye) 的“巨無霸”,將會(hui) 出現在人們(men) 眼前。
最後在於(yu) 其結果不同。
盡管兩(liang) 者的願景都是為(wei) 了實現“巨無霸”,但一家獨大的“巨無霸”與(yu) 融合n家企業(ye) 利益的“巨無霸”顯然有所不同。“做被加數的企業(ye) ”運用互聯網技術,成為(wei) 巨無霸鋼鐵電商平台的一份子,而不是一家獨大的“巨無霸”,其碩果將實現全社會(hui) 共享。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