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建電商物流生態圈:這幾道檻,你是否邁過?

發布時間:2015-12-25 10:16:46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馬雲(yun) 曾說過任何一個(ge) “帝國”都有毀滅的時候,隻有生態係統才可以生生不息。

電商生態圈創造了一個(ge) 個(ge) 價(jia) 值平台,各個(ge) 成員在其中利用平台提升了自己的規模、業(ye) 績。而伴隨電商發展,物流的質量和速度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如何讓電商物流全產(chan) 業(ye) 鏈和諧共處,共建一個(ge) 全麵融合、開放共享的價(jia) 值平台,構築起一個(ge) 跨界交互、共生共贏的電商物流生態係統是每個(ge) 電商物流人的追求。

但從(cong) 整個(ge) 電商物流生態圈中的企業(ye) 來看,涉足領域多樣、服務客戶有別,從(cong) 銷售、物流、倉(cang) 儲(chu) 到消費者服務,都有不一樣的問題,對於(yu) 構建這樣一個(ge) 生態圈也有不同的看法。不過,從(cong) 中我們(men) 仍然能找到共同點。

開放的心態是前提“你是在臉盆裏成長得快還是在森林裏成長得快,在臉盆裏你隻能成長為(wei) 青蛙,隻有在森林中才能成長為(wei) 大象。”聚美優(you) 品副總裁周濤認為(wei) ,共建電商物流生態圈的首要條件是開放的心態。

“不管是電商也好,還是物流企業(ye) ,大家都應該有個(ge) 完全開放的心態。”

當當網副總裁段宇與(yu) 周濤秉持同樣的觀點。他用當當網16年的配送經曆證明打造生態圈需要“合作、開放、共贏的方式”。

當當網已走過16年,從(cong) 未有過自己的物流體(ti) 係,一直依靠與(yu) 第三方合作。十多年前,在沒有配送服務概念的初始環境中,大型落地配企業(ye) 服務也剛進入該領域,沒有服務、信息的物流要求,簡單配送到人就行。當時當當就與(yu) 第三方合作,以開放的心態與(yu) 物流配送企業(ye) 協同完成整個(ge) 流程。

第二階段的當當網,在重點省市搭建了重點配送合作夥(huo) 伴網絡,很多省都有較為(wei) 強大的配送第三方,而這一階段的開放心態帶來了服務、信息、技術方麵一個(ge) 較大的提升。

當當馬上要進入第三階段,段宇表示,未來依然要堅持開放的心態,與(yu) 第三方配送企業(ye) 共榮共生。他介紹,當當將從(cong) 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打破原先國家行政區劃的限製,將全國劃分為(wei) 5大區域,在每個(ge) 區域內(nei) 進行資源整合和資源對接,由此每個(ge) 區域板塊內(nei) 會(hui) 各自形成一個(ge) 配送資源體(ti) 係,為(wei) 當當提供每日兩(liang) 送的服務。

供應鏈企業(ye) 協同發展是未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趨勢,沒有一家企業(ye) 能夠孤立而生,也沒有一家企業(ye) 能夠做足一整條供應鏈。雖然電商平台自建物流的時效性、可控程度被業(ye) 內(nei) 稱道,但其背後的財力需求、成本壓力、管控難度等也不容忽視。當當這般信賴第三方,將配送第三方完全引入電商體(ti) 係對接中的開放心態應是符合更多企業(ye) 的發展模式訴求。

傾(qing) 聽理解促進相互依存“生態圈內(nei) 企業(ye) 之間應該是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而不是簡單的甲方乙方的關(guan) 係,這樣我們(men) 才能相互依存。”普洛斯副總裁蔡晨認為(wei) 這是在理解電商物流生態圈時最首要的。

他以每年的“雙11”為(wei) 例,“如果阿裏提出,‘雙11’不要圓通的參與(yu) ,圓通肯定受不了;同樣的,如果圓通等企業(ye) 向阿裏提出,不參與(yu) ‘雙11’,阿

裏同樣也受不了。這就是生態圈內(nei) 企業(ye) 間的相互依存。”他認為(wei) 通過這種協作方式,使得圈內(nei) 企業(ye) 都有一個(ge) 快速的成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同樣的,普洛斯也在做這種“撮合”的事,作為(wei) 硬件設施提供方,撮合傳(chuan) 統零售企業(ye) 和電商對接,打破原先死板冷硬的甲乙方關(guan) 係,形成真正的戰略合作,促進生態圈發展。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總裁相峰也有同感。他表示,隻有在真正達成戰略合作的基礎上才能相互傾(qing) 聽、相互理解、相互協作。以此推動彼此間目的的達成,滿足生產(chan) 商到消費者的需求,共同創造價(jia) 值,整個(ge) 鏈條完成共贏。

生態圈的核心還是聯盟,但這種聯盟非簡單意義(yi) 上的簽約握手,而是真正上下遊彼此深度融合,協調業(ye) 務間的對接,從(cong) 而提升多方之間的運營效率。這樣給了別人價(jia) 值,也給了自己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做好自己的一環提效生態圈

“電子商務的本職仍是商業(ye) ,最原始的東(dong) 西沒變,就是貨物的流動,所以從(cong) 工廠到消費者手中依然要經曆幹線運輸商等幾個(ge) 不同的環節,而在這些環節中,每一位都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促進整個(ge) 供應鏈的流動和生態圈的打造。”蔡晨認為(wei) 這是協同合作夥(huo) 伴之間都應去承擔的。

確實,打造良性循環的生態圈,必然需要每一環本身處於(yu) 良性狀態,無法跟上整體(ti) 進步的速度,其結果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相峰就提到,電商物流配送這一環上的現象——不斷要降成本降價(jia) 格。倉(cang) 儲(chu) 價(jia) 格不斷上漲,而快遞價(jia) 格卻反其道而行,這是否是快遞企業(ye) 沒有做好配送這一環呢?相峰認為(wei) ,這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也為(wei) 行業(ye) 創造了巨大的消費空間。“規模的擴大自然會(hui) 帶來成本的降低,而通過全國上百萬(wan) 快遞的一致努力,來推動著生態圈繁榮。”

周濤則提到,做好自身企業(ye) 的一小環,注重科技是大勢所趨。人工成本增長、土地成本增長已經避不可免,做倉(cang) 儲(chu) 的企業(ye) ,例如安博都在增強自身科技化、智能 化、信息化,通過科技進步提供增值服務, 以此贏得市場未來。但中國目前物流成本高達18%,倉(cang) 儲(chu) 租金漲價(jia) ,其他環節必然需要更進一步地降低。聚美就在考慮通過科技降低成本的問題,他提到未來希望做到單位麵積上更高的產(chan) 出,運輸上也會(hui) 進一步資源整合。“一公裏原來有效的可能隻有半車皮,現在要發揮一車皮,讓每個(ge) 配送員出去都拿著80~100個(ge) 包裹,把整個(ge) 績效成本降下去。”

服務改善、運營效率提升依靠每一家企業(ye) ,每一環節整合好資源、服務好客戶才能形成一個(ge) 好的生態良性循環。標準化是最大難關(guan) 也是發展方向

做好了本職工作,維護好了自己的環節,但在協同合作、打造生態圈中仍有不少問題,首當其衝(chong) 就是標準化難題。

段宇提到,與(yu) 第三方合作的配送環節,遇到的最大痛點就是在技術信息以及服務的標準化上。“每家企業(ye) 都有各自的體(ti) 係,企業(ye) 在進行對接時,就遇到了瓶頸。”一方麵,信息、係統存在兼容性,企業(ye) 與(yu) 企業(ye) 對接標準不同,產(chan) 生障礙;另一方麵是服務標準不一致,尤其是末端服務的標準化上,會(hui) 產(chan) 生顧客體(ti) 驗不一。

周濤也認為(wei) 標準化是維護口碑的關(guan) 鍵。合作方服務質量好與(yu) 差,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一目了然。合作方良莠不齊 必然會(hui) 影響市場評價(jia) 和品牌形象。就像多點公司創始人劉江峰所說:“如果消費者在多點上買(mai) 青菜,早上買(mai) 的與(yu) 晚上買(mai) 的標準不一,肯定投訴我。”實體(ti) 與(yu) 互聯網經濟其中一點差異就在這,實體(ti) 本身傳(chuan) 統的商貿體(ti) 係就是層層批發,必然伴隨落後、低效的商貿流通體(ti) 係,但互聯網想要潛入傳(chuan) 統商貿經濟,其最大的優(you) 勢就是高效、便捷、去中間環節。這就對各環節標準統一提出了高要求。但從(cong) 目前來看,仍存在不少障礙,不過,方向是明確的。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