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18 09:24:32 第一物流網

進入互聯網時代,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ye) 信息共享與(yu) 溝通效率越來越高,利用APP拓展業(ye) 務成為(wei) 商家的慣用手段。物流APP可以溝通交易,服務於(yu) 司機和貨主,在傳(chuan) 統物流存在中間環節多、信息不透明等環境下,平台的意義(yi) 非凡。各物流O2O平台試圖用APP以及相關(guan) 服務為(wei) 武器,撬開傳(chuan) 統物流市場。但麵對前所未有的變革,許多平台商家一開始並沒有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與(yu) 路徑。
智慧物流也掀“圈地運動”
也許就像許多企業(ye) 所表述的那樣,資本在原始積累階段都是茹毛飲血的。這或許就是市場經濟下,許多企業(ye) 所謂的生存法則。
中國公路物流市場問題較多,小散亂(luan) 差是長期以來的狀態,條塊分割嚴(yan) 重、社會(hui) 化程度低、信息不對稱等一直是困擾成本提升的滕條蔓枝。利用信息化和互聯網手段解開束縛,是物流創新發展的必要手段。所以,一場圍繞解決(jue) 物流頑症的圈地運動開始了。隻是這場運動著實有些毛糙,以下亂(luan) 象,是圈地運動過程中的典型表現:
關(guan) 鍵詞:“攻打”物流園區
過去的幾個(ge) 月裏,國內(nei) 許多地方的物流園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園區附近,經常出現人,他們(men) 向司機推薦APP並掃碼成為(wei) 會(hui) 員,有時還會(hui) 有小禮品奉上。他們(men) 就是物流O2O平台常說的地推人員。
為(wei) 什麽(me) 會(hui) 選擇物流園區及其周圍地推?顯然,物流園區是貨車、司機、貨主聚集之地。據悉,全國大大小小的物流園區就有一千多家,這還不包括一些產(chan) 業(ye) 園區自身的小型物流港、周邊產(chan) 業(ye) 園區。如果按產(chan) 業(ye) 聚集地、商貿市場等來劃分,在中國1300多個(ge) 縣級區域裏,平均每個(ge) 縣就有2-3個(ge) 聚集區域,總數就是兩(liang) 到三千。
在這樣一個(ge) 體(ti) 量裏,又有多少車主、貨主、物流公司?實在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那麽(me) 向這些園區進攻,一些平台認為(wei) 是別無選擇的路徑。但是,在方式上就各有分別了。有的推廣人員竟直走進園區內(nei) 部,經常被保安請出來,有時雙方情緒激動甚至會(hui) 發生衝(chong) 突。
揭秘:為(wei) 什麽(me) 是園區?
以園區為(wei) 進攻對象不無道理。2014年以來,在國內(nei) 眾(zhong) 多物流園區、互聯網+物流相關(guan) 會(hui) 議上,業(ye) 內(nei) 人士常以“物流園區與(yu) 互聯網平台大戰誰能勝出”為(wei) 題,探討解決(jue) 良方。分析其原因,首先,跨界而來的互聯網平台,沒有用戶流量,隻有APP這一樣武器,隻有通過尋求車貨資源上網。園區是車主、司機和貨主的聚集地,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整合的對象。
其次,目前多數物流O2O商家的宣傳(chuan) 來看,大多平台談及的車貨信息不對稱、空駛率高等問題,多發生在物流園區。物流園區恰是解決(jue) 物流問題,實現集約化、社會(hui) 化的主要結點。同時,許多物流園區信息化、網絡化、社會(hui) 化經營水平參差不齊。平台可以降低貨車返空率,節約停車管理成本等痛點,提高物流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暴力和武力的非正常手段進行惡意競爭(zheng) 的作法,需要行業(ye) 同仁堅決(jue) 抵製。
關(guan) 鍵詞:借資本“圈地”
物流業(ye) 需要資本的注入,這對發展有力。2014年以來,公路物流領域APP融資者已有超過30家。羅計物流、貨車幫、運滿滿等平台不斷傳(chuan) 出融資消息,A輪、B輪、C輪甚至C+輪、D輪等融資正提振著物流APP商家的信心。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的物流APP總數在300家以上,從(cong) 這個(ge) 數字上看,至少有10%以上的平台服務商獲得了融資。國內(nei) 包括百度、騰訊、君聯、鍾鼎創投、經緯、金沙江、成為(wei) 等在內(nei) 的投資客紛紛出資。(詳見表:2014年-2015年物流O2O平台融資情況表)
在資本的助推下,物流O2O平台不斷加大開發市場的力度。不管是在哪個(ge) 地方起家的服務商,都希望資本的力量試圖形成全國覆蓋的一張網,構建互聯網經濟下的新物流生態環境。“圈地”展開後,司機在不同的物流園似乎都能見到一些APP推廣人員,不同平台的推廣人員也能常見麵。每個(ge) 司機手機上可能會(hui) 有若幹個(ge) APP,有時要找貨,就要上許多個(ge) APP。司機們(men) 樂(le) 了,因為(wei) 選擇多了,有時還能拿到平台服務商的補貼,不但不交信息費,還有返利。
但不難發現各種APP的功能也非常相似。無論宣傳(chuan) 的有多好,對於(yu) 使用者的車貨雙方來說,除了有些APP是麵對城際業(ye) 務,有些APP是麵對同城業(ye) 務外,大多數平台模式和功能並沒有太多本質的不同,用戶用誰都一樣。
揭秘:盲目“燒錢”有盡頭
找到資本就贏了嗎?之後該如何發展?“燒錢”終有盡頭。
物流O2O平台要想實現車貨雙方線上交易,必要的持續性推廣、培養(yang) 使用習(xi) 慣的工作必不可少。資本的協助可以加速進程,正如一位資深物流人所講的那樣,物流業(ye) 升級需要資本和風投的參與(yu) ,但是有了資本並不意味著成功。近兩(liang) 年的滴滴打車補貼模式,讓出租車行業(ye) 跟隨互聯網火了起來,的確讓大城市出行的人們(men) 體(ti) 會(hui) 到了便利。物流APP推廣複製這樣一種路線,也來補貼一下用戶,讓用戶參與(yu) 也是一條不錯的路。不過,吸引用戶參與(yu) 是短暫的,大多數用戶隻將其作為(wei) 業(ye) 務拓展方式之一。
不難理解,貨運業(ye) 的車多貨源少,正好與(yu) 出租車行業(ye) 車少客源多相反,況且貨運市場標準化進程正在完善中,物流的流程與(yu) 打車流程亦不可相提並論。再說,純粹的補貼隻是起到吸引用戶的作用,並不能長期運用。
不過,拿到資本更不是買(mai) 更多的車,盲目擴大網絡。到底獲得資本支持的平台該走怎樣的路,需要每個(ge) 平台商找到基於(yu) 市場需求的契合點,而不是盲目地擴展所有物流細分領域。從(cong) 目前的市場發展來看,羅計物流、貨車幫等發展速度較快的平台,正適時調整策略。
羅計物流更加注重大數據的應用,強化技術服務策略;貨車幫在發展誠信體(ti) 係方麵努力,技術上更是與(yu) 英特爾、阿裏合作通過開發平台電腦,不光是推廣APP也為(wei) 其應用創造更加安全可靠的體(ti) 驗環境。同城物流的雲(yun) 鳥物流正努力加強對司機的培養(yang) ,線下努力挖掘貨主資源,並啟動社會(hui) 保險賠付計劃;速派得自主研發同城零擔物流係統,正不斷與(yu) 物流企業(ye) 實現融合發展。
在這些企業(ye) 求變過程中,難免起初會(hui) 走同樣的路,被同行所質疑、詬病,但可以看出他們(men) 在努力改變。目前來看,“燒錢”隻是促銷推廣中的一種手段而已,隨著服務的完善,平台終將給予車貨雙方更多實惠和便利。
關(guan) 鍵詞:放大物流痛點
例一:2013年,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為(wei) 18%?
18%這個(ge) 數字,許多平台企業(ye) 在初期宣傳(chuan) 過程中曾大量使用,以表明國內(nei) 外物流成本的差距之大,進而說明利用互聯網平台模式進行升級的必要性。
例二:全國公路貨運車輛空駛率為(wei) 40%?
40%空駛率不能隻解讀為(wei) 空車行駛,據悉,空駛率包含貨車空車等待裝貨的時間並不隻意味著有40%的車輛都在路上空跑著。
揭秘:放大同質化弊病
首先,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確實較發達國家高。但近年來,這一成本比率正在降低,2014年,我國全社會(hui) 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率為(wei) 16.6%。總體(ti) 來說,物流成本高,實際上,成本高與(yu) 我國物流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政策措施等有諸多關(guan) 聯。許多平台服務商提到18%的物流成本,正是希望放大物流業(ye) 高成本問題,引起關(guan) 注。
其次,宣傳(chuan) 40%的空駛率,易造成人們(men) 對4成閑置車輛或40%的車輛在路上空跑的誤讀。在此基礎上,許多商家還圍繞空駛率帶來巨大燃油消耗而大做文章,宣稱平台能為(wei) 國家節省大量燃油。平台的如上作法一定程度上是為(wei) 引起關(guan) 注,同時也表現出平台同質化明顯、功能單一、定位模糊的不足。
對於(yu) 物流O2O平台平台來說,看到物流業(ye) 發展的問題固然重要,但創業(ye) 和創新需要長期的實踐,更要抓住解決(jue) 問題的關(guan) 鍵。市場定位不準確,再放大物流痛點,也難以掩蓋競爭(zheng) 同質化的事實。
實際上,物流O2O平台發展初期存在的“進攻”物流園區,借資本之力跑馬圈地,靠宣傳(chuan) 攻勢放大物流行業(ye) 痛點進而提升關(guan) 注度等弊端,反映出平台在市場定位、核心競爭(zheng) 力和戰略推進方麵的不足。初露鋒芒就顯出如此多弊端,想必接下來要麵臨(lin) 的題問將更加嚴(yan) 峻。
創新莫“水中月”“鏡中花”
目前,人類正在實現由第三次工業(ye) 革命向第四次工業(ye) 革命轉變,物流業(ye) 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逐漸提高。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大發展,需要創新的力量,公路物流領域的O2O平台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提高物流效率,其或將成為(wei) 未來行業(ye) 創新發展的主要模式。但無論創新方式方法如何改變,解決(jue) 行業(ye) 問題,提高物流效率始終是核心。平台隻有針對痛點夯實基礎,方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創新莫做“水中月”“鏡中花”。
創新實質是做著積極有效的改變。比如,平台為(wei) 了解決(jue) 物流信息不透明、監控貨物軌跡等而采用大數據技術、衛星導航技術、物聯網技術升級用戶服務係統。再如,為(wei) 了促進物流誠信體(ti) 係,保障運輸安全,向用戶提供審核機製、保險服務等措施。
而照搬照抄互聯網思維和打車領域一些成功案例,最後隻是相當於(yu) 形成了單純的互聯網中介的平台,將來一定會(hui) 被淘汰。所以,創新不是複製,更不必天翻地覆般革命,創新需要體(ti) 現出價(jia) 值,哪怕進步隻有一點點。因此,平台所提供的產(chan) 品和服務必須以滿足用戶需求為(wei) 中心。那麽(me) ,要怎樣做好創新?
一要做好差異
要想滿足用戶需求,平台提供的產(chan) 品就需要有獨到的特性。從(cong) 記者了解到的平台商家情況看,技術是平台產(chan) 品的核心要素之一,它能夠給車貨雙方最直接和最高效的應用體(ti) 驗。羅計物流能夠贏得許多用戶認可,有很多技術優(you) 勢,其中APP界麵簡捷、美觀就獲許多一些用戶和行業(ye) 人士的認可;速派得在發展中受到資本青睞,獲得德邦物流等許多物流企業(ye) 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在於(yu) 其獨具特色的智能配送係統。
針對痛點的精準的產(chan) 品定位是核心要素之二。中國公路物流的痛點,如交易信息不對稱、物流中間環節多、車輛空駛率高、物流過程不透明、誠信體(ti) 係不健全等是大多數平台開發產(chan) 品和提供服務的主要方向。但解決(jue) 行業(ye) 痛點不能隻靠平台,中國物流業(ye) 一些痛點是長期積累的頑疾,治療頑疾是一項係統工程,信息平台隻是係統工程的一方麵。
目前,林安物流、傳(chuan) 化物流等園區型企業(ye) 信息平台的創新作法值得借鑒。這些以傳(chuan) 統物流業(ye) 務為(wei) 基礎,升級信息化係統的企業(ye) ,對車貨雙方信息和交易情況較為(wei) 了解。線下的物流管理工作經長期的積累,已沉澱出豐(feng) 富的經驗,能夠為(wei) 車貨雙方提供信用保障,這為(wei) 完善線上信息服務、誠信體(ti) 係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此過程中,平台本身作為(wei) 第三方機構,有管理、規範車貨雙方交易的義(yi) 務,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參與(yu) 到雙方問題的處理當中,使PC端服務網、APP應用都能與(yu) 線下互聯互通,緊密結合。
沒有線下資源積累,對線下運營缺乏實踐的單純的物流O2O平台,如果定位不夠準確,即便線上能夠提供再多的功能,也必然無法成長壯大,終成為(wei) 互聯網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e) 或信息中介。
所以,大部分物流O2O平台不必妄圖解決(jue) 行業(ye) 的全部痛點,也許隻專(zhuan) 注解決(jue) 其中的一些痛點就已經足夠。
二要保證服務
服務能力是實現平台價(jia) 值的關(guan) 鍵。平台在提供用戶需要的產(chan) 品的同時,還必須保證用戶在應用中能夠順利實現產(chan) 品功能。比如,平台提供的在線支付功能,必須有一個(ge) 安全支付環境、通道做保障,如此才能實現與(yu) 線下更順暢地互動。
從(cong) 用戶角度出發,其將貨物托付給平台更需要平台能提供保障,在運輸過程中可以隨時監控到貨物的動態軌跡,司機也要有一定的信用度;從(cong) 司機的角度看,貨主需要遵守承諾和協議,及時付款。而平台需要根據車貨雙方的這一係列需求,開發產(chan) 品、規劃和提供相關(guan) 的服務並加以引導和規範運營。
若物流O2O平台服務商不能及時抓住線下實際需求,提供有價(jia) 值特別是具有差異化價(jia) 值的產(chan) 品,切實提供差異化服務,真實解決(jue) 行業(ye) 痛點就是一句空話。那麽(me) ,這樣的平台即便鼓吹得有多麽(me) 起勁,都將成為(wei) 鏡中之花、水中之月,既不能落地也無法生根,更難以取得長遠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