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2-14 09:56:55 21世紀經濟日報

根據阿裏研究院的數據,全國範圍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隻有三個(ge) 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廣杭之後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烏(wu) 魯木齊則是第18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了西部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滯後。
距離今年的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召開不足半月,市場普遍預期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將進一步明確農(nong) 村電商未來的發展路徑。
2013年-2015年,農(nong) 村電商均被寫(xie) 入中央“一號”文件,並提出“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ye) 參與(yu) 涉農(nong) 電子商務平台建設”等政策建議,同時,農(nong) 村電商也被認為(wei) 是扶貧的重要手段,如11月9日國務院即發文指出,農(nong) 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ti) 。
從(cong) 地方對“十三五”規劃的定調來看,包括四川、雲(yun) 南、新疆等多個(ge) 西部省份均表示將把發展農(nong) 村電商寫(xie) 進未來五年規劃。
因此市場預計發展農(nong) 村電商有望連續四年寫(xie) 入文件,而且對其扶持的力度和過去相比或有較大突破。
但在21世紀經濟報道的實地調查中,農(nong) 村電商要在扶貧任務最重的西部地區發揮作用仍有諸多瓶頸亟待突破,物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等多個(ge) 環節將成為(wei) 西部地區發展農(nong) 村電商的阻礙。
“西部農(nong) 村電商像一塊大蛋糕,但至今尚未找到最合適的切法。”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說。
並非一台電腦就能完成的轉型
王璨原以為(wei) 隻要擁有一台可以接入互聯網電腦,便可輕易完成由傳(chuan) 統的線下水果批發商到農(nong) 村電商的轉型。這是因為(wei) 他所在的成都市蒲江縣擁有8.5萬(wan) 畝(mu) 的獼猴桃種植規模,即使在線下銷售也常常供不應求。
但在經過三年的網上經營後,王璨發現從(cong) 農(nong) 產(chan) 品最初的生產(chan) 環節一直到最末端的配送環節,互聯網渠道下所要求的“標準化”模式,倒逼著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進行推倒一切的改革。
“就生產(chan) 環節而言,很多農(nong) 戶在小成本經營的理念下,對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的安全性管理並不高,導致農(nong) 藥殘留、激素殘留等不安全因素大量存在,而‘三品一標’產(chan) 品數量及其比例較低。”王璨說,“如果是傳(chuan) 統的線下水果批發,這些問題並不被重視,但在互聯網銷售的模式下,缺乏安全標準的農(nong) 產(chan) 品往往無法獲得平台商的認可”。
進一步講,目前天貓、淘寶要求食品經營方提供《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生產(chan) 許可證》《食品衛生許可證》,而京東(dong) 則要求銷售商提供食品流通許可證、商標注冊(ce) 證、所申請品牌的質檢報告、全國工業(ye) 生產(chan) 許可證及所申請品牌的授權等。
以獼猴桃為(wei) 例,在京東(dong) 銷售需要提供每一批次的農(nong) 藥殘留標準檢驗報告,“每一批次的意思是,每一個(ge) 對我供貨的農(nong) 戶,無論其種植麵積大小,都需要獲得這個(ge) 檢驗報告”,王璨說,“但在傳(chuan) 統線下銷售的思維模式下,農(nong) 戶都無自主送檢的概念”。
蒲江縣的另一個(ge) 農(nong) 村電商李林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傳(chuan) 統銷售渠道區分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幾個(ge) 關(guan) 鍵指標:形狀、大小、口感等主要靠經驗判斷,而在互聯網銷售渠道,“標準化”篩選和分級製度卻相對缺乏,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以次充好銷售的情況時有發生。
而在距離王璨3000公裏外的新疆庫爾勒市尉犁縣,農(nong) 村電商黃昌輝則用“劣幣驅逐良幣”來形容上述問題。
“我們(men) 花了很多心思來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的標準化體(ti) 係,強調的是銷售綠色和優(you) 質的新疆水果,但很多消費者仍把低價(jia) 作為(wei) 購物的首選因素,當消費者在買(mai) 到低劣產(chan) 品時會(hui) 說是新疆的產(chan) 品質量不好,而不會(hui) 說這是新疆某某廠家的商品不好”,黃昌輝稱,“最終受影響的是整個(ge) 新疆的水果形象。”
電商平台上的銷售“叫好不賺錢”?
而如果說“標準化”影響著農(nong) 產(chan) 品的品質,而物流環節的問題則是製約著農(nong) 村電商盈利與(yu) 否的關(guan) 鍵。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個(ge) 蒲江縣獼猴桃電商稱,網上促銷裝的5斤獼猴桃為(wei) 例,其價(jia) 格約40元,其中獼猴桃的生產(chan) 成本為(wei) 6元一斤,包裝成本為(wei) 兩(liang) 元,在不考慮人工費用和電商平台分成的情況下,物流和利潤總空間為(wei) 8元——而這個(ge) 價(jia) 格基本將被物流費用完全消耗。
“同時還需要向消費者承諾物流過程中出現損壞包退換”,王璨,“但同時又無法向物流公司追責,最終的損失都是自己承擔,因此盡管我們(men) 在電商平台銷售火爆,但大部分都不賺錢,真正的盈利點依然來自線下的批發”。
而另一家擁有大型冷凍倉(cang) 庫的蒲江獼猴桃銷售商稱,其銷售策略是,網銷獼猴桃小果走量,而大果則用於(yu) 線下售賣賺取利潤。
對於(yu) 遠在南疆的黃昌輝而言,物流環節的問題更令他擔憂。“比如現在很多新疆的水果都做不到自然熟後采摘,可能七、八成熟就摘下來,因為(wei) 自然熟最大的瓶頸是物流,等到果子成熟時候再通過物流運輸,在途中壞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黃昌輝說,“不僅(jin) 是時間上無法把控,從(cong) 新疆寄給內(nei) 地稍微大一點的包裹,多少有破損,給客戶造成了很大的體(ti) 驗感失落,有時候物流的費用甚至高於(yu) 郵寄商品本身的價(jia) 值”。
成都市農(nong) 委市場處副處長餘(yu) 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國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在物流輸運環節產(chan) 生的損耗,是國外的一倍以上,這是因為(wei) 現代物流體(ti) 係最初服務於(yu) 工業(ye) 產(chan) 品,但對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而言卻並不適用。
“物流配送幾乎成為(wei) 阻礙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餘(yu) 荇說,“農(nong) 產(chan) 品的對時間和溫度的要求很高,但冷鏈物流或者空運物流的價(jia) 格昂貴,農(nong) 產(chan) 品的銷售利潤往往不及物流費用”。
發展相對滯後的西部農(nong) 村電商
根據阿裏研究院的數據,全國範圍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排名前二十名的城市中,西部隻有三個(ge) 城市上榜,昆明排名北上廣杭之後列第5位,成都排名第12位,烏(wu) 魯木齊則是第18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西部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滯後。
以成都為(wei) 例,成都市商務委農(nong) 村市場處處長張熙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市農(nong) 村電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包括三個(ge) 方麵:
第一是服務體(ti) 係不健全。包括農(nong) 村電商物流體(ti) 係、綜合服務體(ti) 係建設嚴(yan) 重滯後,物流費用高。第二是“千網一麵”,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平台尚需提升。目前,成都各類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企業(ye) 趨同投資、重複建設非常普遍,同質化非常嚴(yan) 重,導致競爭(zheng) 無序,虧(kui) 損經營,建站與(yu) 關(guan) 站並存的現象。第三是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化、標準化建設滯後。目前成都農(nong) 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者大部分是單個(ge) 農(nong) 戶,他們(men) 之中接受過係統農(nong) 業(ye) 職業(ye) 技術教育的不足10%,許多農(nong) 產(chan) 品的安全性不高,農(nong) 藥殘留、激素殘留等不安全因素還大量存在。
而郭曉鳴認為(wei) ,上述問題幾乎成為(wei) 西部農(nong) 村電商發展道路上的共性。
他建議,首先在未來應該更多地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領域的轉型升級給予支持,使之與(yu) 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發展有所對接,如關(guan) 注產(chan) 業(ye) 基地的發展,保障供給農(nong) 產(chan) 品的質量和標準化。第二是要解決(jue) 現在的物流體(ti) 係的兩(liang) 個(ge) 缺失環節,第一是村級節點上,要給予政策激勵,第二是進入社區的環節要給予激勵,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才能給打通,不能隻是給電子平台激勵。第三,支持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的物流體(ti) 係,要對農(nong) 產(chan) 品的物流體(ti) 係給予激勵,包括儲(chu) 藏和冷鏈給予支持。
“同時當務之急是要有整個(ge) 多層次的建立農(nong) 產(chan) 品的數據係統,要提供信息完善的信息服務,實現電商有序的發展。”郭曉鳴說。
不過對於(yu) 新疆而言,除麵對上述問題外,個(ge) 性因素更加突出。
如與(yu) 成都相比較,新疆電商的數量和發展水平更處於(yu) 起步階段,一係列規則更加有待製定。一個(ge) 可以比較的數據是,2014年在阿裏巴巴零售平台上,從(cong) 新疆發出的包裹大約為(wei) 900萬(wan) 件,而發往新疆的包裹卻超過6000萬(wan) 件。顯示了新疆網銷和網購的巨大差距。
黃昌輝說,盡管在南疆發展電商可以解決(jue) 一部分人口的就業(ye) 問題,但首要的問題出在人才,“在縣一級,很少看到年輕人,本地年輕人讀書(shu) 畢業(ye) 後都不會(hui) 回來工作,而內(nei) 地人更不願意來南疆”。
語言體(ti) 係亦是一個(ge) 瓶頸。“電子商務主要以漢語交流,維語年輕人中使用雙語的還很多,但如何教會(hui) 目前農(nong) 村勞務主力的中年人使用漢語還是一個(ge) 難點,因此我們(men) 也做了雙語培訓,並用維語幫助他們(men) 建立網站”,黃昌輝說。
此外在南疆不少的縣級層麵,盡管有非常多的涉農(nong) 企業(ye) ,但普遍存在“小規模,無品牌,無標準,無QS認證”的問題,無法滿足互聯網銷售的要求。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