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郵政“觸”網惠三農 三大痛點猶存

發布時間:2015-12-08 09:40:41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農(nong) 村e郵”,給農(nong) 村帶來可喜變化的同時也存在著現代物流不完善、質量檢測體(ti) 係待建立、電商人才缺乏等瓶頸。   
  記者日前在贛南地區采訪了解到,轉型中的中國郵政結合自身農(nong) 村物流配送、網點優(you) 勢,大力推進“農(nong) 村e郵”建設與(yu) 運營,不僅(jin) 應對了傳(chuan) 統郵政業(ye) 務萎縮帶來的經營困境,增長動能轉換,也促使一批有特色、有滋味的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一批有智慧、有衝(chong) 勁的年輕人“返回來”。不過,記者調研時發現,當前發展“農(nong) 村e郵”還存在諸多瓶頸亟待突破。  
  “e”點帶麵提供綜合服務平台   
  在革命老區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今年84歲的廖秀英老人做了幾十年鹹鴨蛋,色香味俱佳,十裏八村都會(hui) 上門購買(mai) ,但她從(cong) 未想過自己做的鹹鴨蛋還能通過互聯網賣到全國各地。   
  “奶奶做的鹹鴨蛋以前都是供家裏人吃,偶爾在集上賣一點。現如今通過‘農(nong) 村e郵’,幾乎每天都有人買(mai) 。原來2元一個(ge) ,現在能賣到4元。”孫媳婦曾美玉介紹說,自今年4月份在“農(nong) 村e郵”網店上線以來,已賣出了7000多個(ge) 。  
  2014年底,作為(wei) 中國郵政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試點單位,江西郵政在贛州、上饒等地探索建立“農(nong) 村e郵”村站服務點,截至10月底,已建成399個(ge) 站點。江西省郵政公司市場部經理楊戰軍(jun) 表示,江西郵政擬三年內(nei) 多方籌措資金4億(yi) 元左右,在全省建設100個(ge) “農(nong) 村e郵”縣級服務中心和10000個(ge) 村鎮服務站。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物流是關(guan) 鍵。農(nong) 村物流配送體(ti) 係是當前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的最大難題。江西郵政在國內(nei) 率先與(yu) 順豐(feng) 等八家快遞企業(ye) 進行戰略合作,共同打造“農(nong) 村快遞超市”,利用現有農(nong) 村服務平台,為(wei) 社會(hui) 快遞企業(ye) 提供農(nong) 村代運、代投、代收服務。同時,郵政346個(ge) 城市智能包裹櫃也已全麵向社會(hui) 快遞企業(ye) 開放免費使用。
  江西省郵政公司總經理李金良告訴記者,“我們(men) 打造的不是一個(ge) 單純的商品交易平台,而是為(wei) 農(nong) 村百姓的生產(chan) 生活提供綜合服務的平台,把服務政府、服務‘三農(nong) ’作為(wei) 它的重要使命,承擔起助農(nong) 富民的企業(ye) 責任。”  
  創業(ye) 青年返家鄉(xiang)   
  一頭是城裏人對原汁原味農(nong) 產(chan) 品的孜孜以求,一頭是農(nong) 村大量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出現賣難。“農(nong) 村e郵”的建立為(wei) 農(nong) 民“觸網”搭好了平台,優(you) 質農(nong) 副產(chan) 品進城之路不再遙遠。   
  農(nong) 產(chan) 品要走遠,還得靠品牌。在廣泛布點的同時,江西郵政積極強化品牌運營,打造全省統一的“老俵情”品牌,推動江西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上品、上量,充分挖掘江西“紅土地綠生活”“土特鄉(xiang) 情”等概念,“廖奶奶鹹鴨蛋”“卓氏蜜梨”“寧都香芋”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品牌正在逐步形成。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的路打通了,不少在外打拚的年輕人也“想通了”。   
  寧都縣是國家貧困縣,村民大多外出打工謀生。2014年,80後農(nong) 民工薑萬(wan) 寶、劉芳夫婦毅然返鄉(xiang) 創業(ye) ,依托當地農(nong) 業(ye) 資源做起了“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生意。今年3月劉芳家被選為(wei) “農(nong) 村e郵”服務點,小兩(liang) 口每月收入上萬(wan) 元。隨著各類電商平台陸續進駐農(nong) 村市場,為(wei) 返鄉(xiang) 青年創業(ye) 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據了解,僅(jin) 寧都縣,各類網上店鋪就有2萬(wan) 多家,參與(yu) 到電商產(chan) 業(ye) 鏈的人員有10萬(wan) 人之多。   
  “農(nong) 村e郵”諸多瓶頸亟待突破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李國華在參加國務院國企改革和發展座談會(hui) 上發言說,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郵寄信件等傳(chuan) 統郵政業(ye) 務不斷下滑,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又帶動了包裹寄遞業(ye) 務的快速增長。中國郵政緊抓新興(xing) 業(ye) 態發展機遇,盤活產(chan) 業(ye) ,並帶動大量就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長遠超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萎縮的份額。   
  發展“農(nong) 村e郵”,既給農(nong) 村帶來新的可喜變化,同時也為(wei) 傳(chuan) 統郵政公司本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但是,記者調研發現,當前發展“農(nong) 村e郵”還存在諸多瓶頸亟待突破。   
  一是農(nong) 村現代物流體(ti) 係不完善。   
  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建設是一個(ge) 全國性的難題。江西郵政充分利用已有農(nong) 村投遞網絡,積極建設一個(ge) 綜合、便民、開放的農(nong) 村物流配送服務平台。  
  同時,建議政府對農(nong) 村物流配送體(ti) 係建設的設施設備、郵件投遞、場地提供等加大補貼和支持力度。  
  二是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檢測體(ti) 係待建立。   
  許多農(nong) 家特產(chan) 具有生產(chan) 周期長、量少、分散生產(chan) 等特點,難以像食品企業(ye) 一樣進行統一的安全標準控製。寧都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劉榮清介紹,目前“農(nong) 村e郵”主要依靠村站主在收購產(chan) 品時進行質量把控。   
  業(ye) 內(nei) 人士建議,為(wei) 了避免市場“無序生長”,保障土特產(chan) 品的市場聲譽,政府須盡快建立完善的農(nong) 產(chan) 品認證和質量檢測體(ti) 係。
  三是農(nong) 村電商人才缺乏,從(cong) 業(ye) 水平有待提升。  
  承接電商“上山下鄉(xiang) ”的浪潮,贛南各地政府陸續出台各類優(you) 惠政策,在縣城搭建電商產(chan) 業(ye) 園和物流中心,吸引電商物流企業(ye) 和創業(ye) 者進駐,並免費提供電商培訓。但是,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培訓並不專(zhuan) 業(ye) ,難成實效。
  一些創業(ye) 者說,應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由市場主體(ti) 主導創業(ye) 培訓。建議加強政府與(yu) 電商企業(ye) 合作,為(wei) 當地青年提供電商培訓交流平台,培養(yang) 一批熟悉掌握電商知識及電商操作的帶頭人,將本地農(nong) 優(you) 土特集群化,通過網絡將產(chan) 品銷售出去。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