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讓冷鏈物流服務到達“最後一公裏”

發布時間:2015-11-05 09:52:09 中國經濟導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不到1%的滲透率和高達數萬(wan) 億(yi) 元的潛在市場,促進了國內(nei) 生鮮電商市場的高速發展態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末考察的生鮮供應鏈服務企業(ye) 鮮易控股公司,就是從(cong) 傳(chuan) 統的肉製品加工製造企業(ye) 轉型而來的。
  “我們(men) 的定位是產(chan) 業(ye) 互聯網公司,通過將生鮮電商與(yu) 線下產(chan) 業(ye) 相結合,打造O2O生鮮供應鏈服務模式。對於(yu) 生鮮電商而言,隻有產(chan) 業(ye) 互聯網有能力保障產(chan) 品品牌和食品安全,真正實現從(cong) 源頭到餐桌全程可控製、可溯源。”鮮易控股公司董事長朱獻福在北京中關(guan) 村鵬泰大廈的辦公室裏接受了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的采訪。
  據了解,鮮易控股是傳(chuan) 統企業(ye) 與(yu) 互聯網融合發展的一個(ge) 極好的樣板。其通過對河南眾(zhong) 品食業(ye) 、河南鮮易供應鏈、河南鮮易網絡科技等的重組,華麗(li) 轉身為(wei) 集供應端、食品安全管理、電商平台、物流配送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互聯網公司,公司年銷售收入超百億(yi) 元。
   產(chan) 業(ye) 互聯網蘊藏著下一個(ge) “藍海”
 與(yu) 朱獻福的這次采訪是在中關(guan) 村,當然話題離不開“互聯網+”。朱獻福表示,在“互聯網+”的大潮下,將公司選址在“中國矽穀”也算是恰如其分。
  身為(wei) 中國肉類食品行業(ye) 巨頭——眾(zhong) 品的掌門人,朱獻福談到公司有著良好的基因,曾經開創了國內(nei) 生鮮肉進入超市的創舉(ju) 。此前20年,朱獻福把位於(yu) 中原小城河南長葛的“肉聯廠”引領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把一個(ge) 年產(chan) 值幾十萬(wan) 元的破落小廠變成一個(ge) 年銷售額過百億(yi) 元的國際化企業(ye) ,讓“眾(zhong) 品”品牌成為(wei) 華爾街中國食品行業(ye) 的代名詞。
  眼下,從(cong) “眾(zhong) 品”到“鮮易”,朱獻福領導的企業(ye) 正在實現由“傳(chuan) 統肉製品製造商”到“O2O生鮮供應鏈服務商”的華麗(li) 轉身。朱獻福表示,當前我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互聯網化的大潮已經來臨(lin) ,產(chan) 業(ye) 互聯網蘊藏著下一個(ge) “藍海”。互聯網為(w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供著越來越多的智能化服務,而創新正在驅動著“消費互聯網”向“產(chan) 業(ye) 互聯網”加速邁進。毋庸置疑,“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發展或將引發新一輪工業(ye) 革命。
  “我們(men) 過去是從(cong) 事加工製造業(ye) ,在向服務業(ye) 轉型過程中,借助‘互聯網+’,我們(men) 重新定位了產(chan) 業(ye) 互聯網的轉型方向。”在“互聯網+”大潮湧來之時,朱獻福覺得,自身的產(chan) 業(ye) 結構已讓其具備進軍(jun) 生鮮電商這一領域的核心要素。眾(zhong) 品食業(ye) 積累了強大的供應鏈資源,鮮易網打造了一個(ge) 強大的服務平台,而鮮易供應鏈則為(wei) 流通運輸環節提供了強有力的線下保障,一條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就此成型。
  生鮮食品的痛點是溫控供應鏈
  眾(zhong) 所周知,冷鏈運輸等各個(ge) 環節的弱勢均掣肘著生鮮電商的發展,成為(wei) 供應鏈上大部分生鮮電商的痛點。曾經有生鮮電商的負責人提及,在整個(ge) 運作過程中,配送成本會(hui) 占去20%甚至更高。
  朱獻福分析指出,生鮮食品的痛點是溫控供應鏈。對於(yu) 生鮮電商而言,需要具備冷藏車、冷藏庫及冷藏資源,還需要對車輛資源、貨物資源進行撮合交易,對冷鏈物流線路、物流節點進行優(you) 化,才能使得企業(ye) 自身降低冷鏈環節的成本,通過將閑散冷鏈資源進行集約和聯網,能夠使空載率和冷藏庫空置率都大大降低。
  據了解,鮮易控股公司目前有冷藏車3000多輛,在全國建立了18個(ge) 溫控倉(cang) 儲(chu) 基地,冷庫容量180萬(wan) 立方米,冷鏈線路覆蓋150多個(ge) 城市,在37個(ge) 城市實現了生鮮品共同配送,實現了冷鏈物流服務到達“最後一公裏”。然而,朱獻福的理想並不止於(yu) 此,他希望能構建全國的冷鏈物流骨幹網,把冷鏈馬甲打造成一個(ge) 公共冷鏈資源交易所,與(yu) 更多的合作夥(huo) 伴實現資源共享,使更多消費者能享受到更快捷、更安全、更綠色環保的生鮮物流服務。
  “我們(men) 還在路上”是朱獻福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隨著產(chan) 業(ye) 互聯網爆發臨(lin) 界點的到來,搶占先機的朱獻福和“鮮易”依然在前行。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