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11-02 09:17:18 零壹財經

DT時代的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一直就像青春期的性,談的人很多,真正做過的卻沒有幾個(ge) 。話雖然這麽(me) 說,但是這絲(si) 毫不會(hui) 影響大家對於(yu) “性”、“荷爾蒙”的青春幻想。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注意到,假如你去京東(dong) 看了某個(ge) 商品,那麽(me) 接下來,你在瀏覽其他網頁時,一定會(hui) 看到你曾經瀏覽過的商品廣告。
這就是大數據,它跟蹤記錄了你的“痕跡”。大數據是廣義(yi) 的概念,並非僅(jin) 僅(jin) 指數據本身,含義(yi) 比較廣。大數據的產(chan) 生,可能有以下五種途徑:
1、官方數據
你在銀行係統、通信係統的任何一次動作,相關(guan) 官方機構,都會(hui) 有備份。
2、購買(mai) 產(chan) 品或者購買(mai) 服務留下的信息
如果你經常在淘寶上購買(mai) 商品,那麽(me) 在你消費一定頻率後,係統可以根據你的消費情況,判斷你下次可能會(hui) 購買(mai) 什麽(me) ,例如女性,則可能根據一定的算法,推斷出你下次例假將要來時,你可能需要購買(mai) 的相關(guan) 物品,網站直接進行推薦。
O2O的打車服務,根據你通常的打車路徑和時間,下次到點時自動推斷你可能的需要服務。
3、快遞公司
快遞公司,擁有用戶大量的購買(mai) 信息、住宅地址信息,這些信息的價(jia) 值不言而喻。
4、社交數據
無論是Facebook還是微信,社交數據基本是涵蓋麵最為(wei) 廣泛的,你在會(hui) 與(yu) 人進行網絡交往中,會(hui) 無意識的暴露數據。
5、手機係統
小米的MIUI係統,天生就是個(ge) 數據偷盜狂魔;360的各種安全衛士,為(wei) 你數據備份;這些手機上的APP總是明著暗著竊取你的私人數據。
全國範圍內(nei) ,數據最為(wei) 好用方便的是官方數據;數據目前最具應用價(jia) 值的是阿裏的消費數據;數據最多最全的是騰訊社交數據;而手機APP和快遞公司的那些數據,總顯得那麽(me) 有點“不道德”。
數據本身的價(jia) 值,需要去挖掘,例如京東(dong) 白條、花唄,這屬於(yu) 大數據應用裏麵的消費金融;芝麻征信、騰訊征信,這屬於(yu) 互聯網征信;
當然在筆者看來,他們(men) 最渴望實現的價(jia) 值可能是想依托自身的產(chan) 品或服務,成為(wei) 一個(ge) “賬戶”式工具;有了剛需、高頻的賬戶,那麽(me) 就是下一個(ge) “支付寶”、“微信支付”啊!超級入口無論是推廣自己的產(chan) 品還是服務,一切都是那麽(me) 輕鬆。
DT時代的大數據金融,前景很值得期待,隻是大家有些不成熟,“荷爾蒙”這樣的事情,當然是成熟起來的果子會(hui) 比較好吃。
場景化互聯網金融
所謂的場景化,就是活動具體(ti) 化、可見化;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ye) ,就是貸款者在資金的用途方麵,是定向的而不是自由化的。
國外的LC、Prosper等網站,都會(hui) 披露貸款者的錢具體(ti) 應用到哪。國內(nei) 雖然有披露,但是很多都以理財計劃的形式進行,這也可以理解為(wei) 貸款而不是場景化;由於(yu) 投資人的錢不知道去哪了,因此裏麵就會(hui) 存在一個(ge) “黑盒子”區間,無論是平台還是借款者,操作空間就大了;大的自由活動區間,意味著不確定風險;
而當具體(ti) 場景化後,上麵的這些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場景化意味”陽光化”,亂(luan) 七八糟的東(dong) 西就無處可逃。
這是從(cong) 狹義(yi) 層麵理解場景化的互聯網金融,它更多側(ce) 重於(yu) 不存在“黑暗且不確定的可操作區間”。
從(cong) 廣義(yi) 的理解,場景化意味著是具體(ti) 的生活場景。這些場景可能是購物場景、娛樂(le) 休閑場景、乘車出行場景亦或生產(chan) 加工場景,這些場景對應著確定的信息流、資金流,場景化金融就是這樣誕生的,它也意味著具體(ti) 的、透明的、確定的互聯網金融。
1、購物場景
各大電商平台,基本都會(hui) 推出分期購物;當然電商平台,也會(hui) 把這些分期購物產(chan) 生的“優(you) 質資產(chan) 端”進行資產(chan) 證券化處理,例如京東(dong) 白條的證券化。
這些電商平台,一方麵是促進銷售,平台的GMV;另一方麵是掙金融的錢。
2、娛樂(le) 休閑場景
社交場景、遊戲場景是娛樂(le) 休閑場景的典型代表。騰訊遊戲在這方麵,可以說是集大成者,開創了一個(ge) 王國。具體(ti) 可以參見下麵這個(ge) 逗比圖片:
確實,當你發現遊戲的充值,裝備的購買(mai) ,能夠讓你有那種虛假的成就感時,金融的就來了。筆者也是玩過網遊的人,可以設想一下,以大話西遊這款遊戲為(wei) 例:假如你在交易平台上,購買(mai) 了一件很昂貴的裝備,你沒有去賣出,這個(ge) 裝備,就是你的資產(chan) ;剩下的問題就很簡單了,因為(wei) 隨著你的升級,你可能不需要這件裝備,但是在持有這個(ge) 裝備期間,是否能夠給予玩家一定利得呢?筆者設想了兩(liang) 種:
給予收益或者利息呢?這對於(yu) 吸引玩家的作用,那是不言而喻的;
以遊戲裝備的估值為(wei) 基礎,可以在遊戲平台上,進行信貸借款;
由於(yu) 筆者是一名“資深不要臉的”人民幣遊戲玩家,所以非常期待上述場景展開。
3、乘車出行場景
要論當下最為(wei) 火熱的O2O共享經濟,uber、滴滴快的就當仁不讓了。
身邊很多朋友,超級喜歡用這兩(liang) 款搭車軟件,除了每天的上下班,出去辦事也都會(hui) 用這些軟件,正是由於(yu) 剛需、高頻,造就了這樣的超級APP。在支付車費時候,互聯網金融的生意就誕生了。於(yu) 是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滴滴快的推出了屬於(yu) 他們(men) 自己的錢包。
4、生產(chan) 加工場景
這個(ge) 方向的場景,以企業(ye) 為(wei) 主;強調核心企業(ye) 上下遊生產(chan) 銷售,產(chan) 生的真實關(guan) 係,在此基礎上,展開供應鏈金融。
場景化的互聯網金融,說到底,就是資產(chan) 端質量高,中間資金需求方、平台操作空間小,說到底是安全。
強勢的供應鏈金融
這一部分,也是上麵的談到的場景化的互聯網金融——生產(chan) 加工場景。
基於(yu) 核心企業(ye) 上下遊生產(chan) 銷售的真實關(guan) 係,展開信貸或者抵押金融活動,緩解供應鏈企業(ye) 的資金緊張局麵。
為(wei) 什麽(me) 筆者對此比較看好呢?首先筆者表明一下,說這個(ge) 是有一定的私心的。主要是基於(yu) 目前國內(nei) 製造業(ye) 的萎靡不振,實體(ti) 經濟不景氣,讓人難以接受;在先前的文章中,也多次表達對經濟“脫實入虛”、製造業(ye) “空心化”的擔憂,而供應鏈金融,包括整個(ge) 互聯網金融的最初出發點,都著力解決(jue) 這個(ge) 矛盾。或者這就是知識分子的“德與(yu) 道”吧!
其次,供應鏈金融,有其自身優(you) 勢:
1、違約成本相當昂貴,導致違約概率小
不擔心你不還錢,因為(wei) 你違約,代表著你以後無生意可做,除非經營性破產(chan) ,那個(ge) 誰也沒辦法。博弈論裏麵有一個(ge) 觀點,在進行長期多次選擇時候,大家都傾(qing) 向於(yu) 遵守規則(也就是長久利益最大化);而江湖式的一次性買(mai) 賣,大家都傾(qing) 向於(yu) 背叛(也就是當期利益最大化)。
由於(yu) 供應鏈是一個(ge) 長期關(guan) 係,相關(guan) 企業(ye) 除非沒法混了,一般不會(hui) 違約。
2、展開供應鏈金融業(ye) 務的核心企業(ye) ,有足夠動力
大家可以看看目前做供應鏈金融的新希望集團、五糧液集團等,這些企業(ye) 為(wei) 自己上下遊企業(ye) ,展開互聯網金融業(ye) 務,原因兩(liang) 個(ge) 方麵:促進自己業(ye) 務拓展,生產(chan) 順利進行;通過供應鏈金融,也適當掙點錢。
其實,他們(men) 的邏輯,和京東(dong) 等電商企業(ye) 類似,隻不過京東(dong) 白條的資產(chan) 端,最後是選擇了證券化處理,賣給了機構;而供應鏈金融,選擇直接接受廣大互聯網金融投資人的資金而已。
3、核心企業(ye) ,很好的掌握了風險
由於(yu) 真實生產(chan) 關(guan) 係,長期的接觸,核心企業(ye) 對於(yu) 需要融資的供應鏈上的企業(ye) ,財務狀況、生產(chan) 狀況、品德狀況,自然是一清二楚,這也算是一種“熟人借貸”吧,知根知底,風險自然小。
供應鏈金融,在全球範圍內(nei) ,它有前景,但天花板也是看得到的;而且在筆者看來,對於(yu) 核心企業(ye) 而言,有一定“自融”性質;隻不過這種“自融”,是沒有直接股權關(guan) 聯的“自融”。
以上談論的三個(ge) 方向,筆者較為(wei) 看好。當然,也可能出現別的潛力無窮的方向。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