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供應鏈管理 > 正文

“互聯網+”將成“供應鏈+”戰略重要工具箱

發布時間:2015-10-27 09:14:31 南方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製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將其作為(wei) 國家戰略發展方向。而伴隨“互聯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供應鏈與(yu) 服務創新中心主任、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提出另一概念“供應鏈+”。這一創新理念,更加強調以用戶需求為(wei) 導向,目標是協調整個(ge) 供應鏈上的資源,以最優(you) 的方式滿足用戶需求的供應鏈管理新趨勢。
  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趙先德指出,以互聯網為(wei) 主的信息與(yu) 通訊技術提供了供應鏈流程整合、創新和再造的工具,“互聯網+”將成為(wei) “供應鏈+”戰略的重要工具箱。本月31日,《南方日報》將舉(ju) 辦新經濟力量論壇,屆時將邀請趙先德教授給傳(chuan) 統企業(ye) 的創新支招。
  互聯網影響供應鏈流程再造“任何商業(ye) 模式的創新,如果缺乏供應鏈流程再造、整合、創新,這個(ge) 商業(ye) 模式是不能落地的,即便落地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也不可持續。因為(wei) 創新的模式一旦做出來,別人馬上就能看到。如果這一商業(ye) 模式不需要供應鏈的不同流程整合、創新和再造,很容易被模仿。”趙先德分析認為(wei) ,當下互聯網特別是電商的蓬勃發展,對製造業(ye) 特別是供應鏈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並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與(yu) 變化。
  趙先德認為(wei) ,互聯網早期促生了一些現代的服務業(ye) ,這些現代的服務業(ye) 提供的主要內(nei) 容是無形的服務,特別是以信息為(wei) 主的服務,這是互聯網比較容易自動化、標準化的東(dong) 西。後來逐漸向有形產(chan) 品的行業(ye) 滲入,有形產(chan) 品先是從(cong) 簡單的交易環節——零售、貿易等環節入手,比如阿裏巴巴和京東(dong) 。
  隨後,互聯網模式又逐步深入到采購、製造、產(chan) 品設計,通過不同環節的整合,形成了新的基於(yu) 供應鏈流程創新的商業(ye) 模式,特別是設計服務,通過互聯網平台使得客戶能夠定製產(chan) 品,收集信息後,將信息傳(chuan) 遞到工廠,轉化成生產(chan) 車間裏每一個(ge) 工人的指令,這個(ge) 過程使得整個(ge) 供應鏈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比如現在的網上家具定製模式,尚品宅配等公司利用互聯網,在前端網絡平台跟顧客互動,提供服務。
  供應鏈是支持電商之本“供應鏈比電商存在早得多,由於(yu) 電商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供應鏈電商運營的根本所在,缺乏供應鏈管理,電商平台無法運營。”趙先德認為(wei) ,傳(chuan) 統供應鏈較強的公司,都有自己獨特的競爭(zheng) 能力,但現在這些公司麵臨(lin) 最大的挑戰是由於(yu) 互聯網平台、電商等新商業(ye) 模式的出現。一方麵,客戶在全球範圍之內(nei) 尋找優(you) 質供應商的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麵則是價(jia) 格越來越透明。這會(hui) 使得貿易中間商獲利的空間越來越窄”。
  傳(chuan) 統依靠供應鏈優(you) 勢崛起的企業(ye) 正麵臨(lin) 怎樣的挑戰?未來供應鏈又將有怎樣的組織模式創新呢?對此,趙先德表示,傳(chuan) 統企業(ye) 可借鑒曾4度進入哈佛商學院案例的利豐(feng) 供應鏈管理。利豐(feng) 集團是一家以香港為(wei) 基地的跨國商貿集團,從(cong) 最初創辦時的貿易中間商,變身全球供應鏈的管理者,從(cong) 舊式家族經營轉向現代化企業(ye) 管理,利豐(feng) 集團運用供給鏈治理的概念經營出口貿易、經銷及零售三項核心業(ye) 務。
  “現在,像利豐(feng) 這樣的企業(ye) 實質上是在供應鏈多個(ge) 環節做深度的服務、整合的服務。利豐(feng) 集團從(cong) 一開始的簡單買(mai) 賣撮合,到現在根據顧客需求設計產(chan) 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介紹,現在利豐(feng) 會(hui) 把很多人都送到香港理工設計學院去學設計。當客人告訴他大致下一季度需要的產(chan) 品時,利豐(feng) 會(hui) 利用自身的設計能力、“知道在什麽(me) 地方能采購什麽(me) 原材料、零部件,能夠去哪兒(er) 生產(chan) ”的能力,把設計和生產(chan) 結合起來,給客戶一個(ge) 全麵的解決(jue) 方案。
  不過,趙先德表示,目前如利豐(feng) 這樣的企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是通過互聯網平台的去中介化,像定製類的產(chan) 品並不需要經過公司,顧客可與(yu) 工廠直接對接,比中間解決(jue) 方案商更有效益。
  掌握完整供應鏈才有主導權
  趙先德認為(wei) ,即使一家企業(ye) 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某個(ge) 環節擁有核心優(you) 勢,但由於(yu) 其掌握的環節小,其仍然無法真正掌握供應鏈的主導權。比如,富士康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是如何管好工廠,其在某些工藝流程技術上是有投入、有創新的。此外,雖然富士康在生產(chan) 線上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把東(dong) 西生產(chan) 出來,但是這一塊在全球供應鏈之中隻是很小的一個(ge) 環節。“掌握的環節小,對於(yu) 總體(ti) 供應鏈的掌握就少,盡管可以在這個(ge) 環節很深入,但沒有辦法去指揮供應鏈其他環節怎麽(me) 做”。
  “現在富士康比較尷尬的是其原來的核心能力是在工廠內(nei) ,但是現在由於(yu) 市場飛速變化,如最終品牌設計商說你不能做那麽(me) 多的環節,加上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可改進的空間確實越來越少。”趙先德指出。
  中國企業(ye) 轉型升級
  8個(ge) 關(guan) 鍵點
  觀點
  供應鏈管理是提高中國企業(ye) 競爭(zheng) 能力的主要途徑
  供應鏈整合可以降低成本,縮短提前期,增加反應速度
  供應鏈合作、學習(xi) 能夠增加創新和大規模定製能力
  在供應鏈/服務網絡中的資源整合和服務創新是企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以互聯網為(wei) 主的信息與(yu) 通訊技術是服務創新的重要工具
  網絡平台是供應鏈和商業(ye) 模式創新的巨大推動力
  服務主導邏輯推動企業(ye) 進行商業(ye) 模式創新、整合各類資源為(wei) 目標客戶提供定製化的解決(jue) 方案
  學習(xi) 能力和動態服務創新能力是企業(ye) 必備的獨特競爭(zheng) 能力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