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暢通農村物流或能縮小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

發布時間:2015-10-19 09:36:53 E農(nong) 資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工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剪刀差,是指工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交換時,工業(ye) 品價(jia) 格高於(yu) 價(jia) 值,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低於(yu) 價(jia) 值所出現的差額。因用圖表表示呈剪刀張開形態而得名。剪刀差造成了城市和農(nong) 村的二元化,農(nong) 村為(wei) 城市提供著糧食等一係列產(chan) 品,又為(wei) 城市提供著廉價(jia) 的勞動力。可以說城市的繁榮,離不開農(nong) 村,而農(nong) 村經濟水平卻遠不及城市,對於(yu) 農(nong) 民來講種糧食,遠不如出門打工掙得多。
  近年來,我國為(wei) 解決(jue) “三農(nong) ”問題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免除農(nong) 業(ye) 稅,發放種糧補貼,鼓勵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的發展。
  如何縮小剪刀差,隻是靠政府還不行,讓務農(nong) 的收入趕上超過進城務工的收入,就是要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降低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的價(jia) 格,而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興(xing) 起或許可以為(wei) 縮小工農(nong) 產(chan) 品剪刀差帶來新的思路。
  賣得便宜,買(mai) 得貴,吃虧(kui) 的咋都是咱農(nong) 民?
  太康縣五裏口鎮何樓村,村民何政今年第一次承包了20畝(mu) 地,種上了西瓜。
  “何樓的地不老中,種麥一畝(mu) 地也就打個(ge) 700多斤,不掙啥錢,就想今年包點地種西瓜。”何政解釋著自己種西瓜的原因。
  然而,何政種西瓜的受益卻不怎麽(me) 樣。“俺這兒(er) 種西瓜的少,沒人來收,隻能拉到市場上賣,5毛錢一斤都賣不上,刨去化肥啥的,算下來還不勝種麥。”
  何政承認,自己第一次種西瓜,管理技術不到位,第一年效益不好也就認了。
  除了種西瓜,何政還在村裏經營一家農(nong) 資超市,他雖然不懂“剪刀差”,也會(hui) 向人抱怨說,“錢都讓二道販子掙去了,就說這化肥,出廠時候多少錢咱也不知道,過了幾手才到我這店裏,不都得賺點?農(nong) 民買(mai) 化肥不貴才怪呢。農(nong) 民賣的東(dong) 西都是最便宜的,小麥一斤1塊1毛8,磨成麵是一個(ge) 價(jia) ,做成麵條又是一個(ge) 價(jia) 。人家收菜的在地頭也就幾毛錢一斤,運到城裏能漲幾倍,咋吃虧(kui) 的都是咱農(nong) 民?”
  何政所抱怨的就是工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剪刀差,大多數種地的農(nong) 民都麵臨(lin) 著這樣問題:辛苦一年生產(chan) 的糧食,折成錢,扣除耗費的各種成本,還不算人工成本,所得的收入不過幾千元,有時甚至不如一個(ge) 人在城市的建築工地打工倆(lia) 月掙得多。不僅(jin) 僅(jin) 是工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剪刀差,農(nong) 村的教育、就醫、金融服務也遠遠地落後於(yu) 農(nong) 村。
  咋能讓農(nong) 民買(mai) 得便宜些,賣得價(jia) 高點
  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現這樣的“剪刀差”?專(zhuan) 家認為(wei) ,是工業(ye) 領域的勞動生產(chan) 率的提高速度,超過了農(nong) 村的勞動生產(chan) 率造成的。目前,政府為(wei) 提高農(nong) 民收入方麵做了很多努力,免除農(nong) 業(ye) 稅,發放各種補貼,鼓勵發展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同時修建了各種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為(wei) 提高農(nong) 村的勞動生產(chan) 率進行了巨大的投入。
  但目前仍麵臨(lin) 著一些問題,糧食生產(chan) 不可能像工業(ye) 生產(chan) ,換個(ge) 新機器,搞個(ge) 新技術產(chan) 量就能成倍增長。就拿種小麥來說,我省小麥最高畝(mu) 產(chan) 量1400多斤,在土壤貧瘠、灌溉不便的山區,每畝(mu) 地最多隻能打600斤,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提高糧食產(chan) 量目前可能性不大,隻能通過降低種糧成本來實現實質的增收。
  何政並不懂這些經濟原理,他認為(wei) 農(nong) 民吃虧(kui) ,是因為(wei) 買(mai) 得貴,賣得便宜。咋才叫不吃虧(kui) ?那當然是買(mai) 得便宜些,賣得價(jia) 格高一些。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是農(nong) 民的主要消費品。為(wei) 啥農(nong) 資貴?主要是因傳(chuan) 統的農(nong) 資經銷模式層層加價(jia) 造成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出品為(wei) 啥便宜?除了附加值低,還有一個(ge) 原因是農(nong) 民獲得信息的渠道少,盲目進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很難產(chan) 出符合市場需要的農(nong) 產(chan) 品。
  近些日子來,農(nong) 村電子商務成了熱詞,農(nong) 村電商的興(xing) 起,或許能夠給解決(jue) 工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剪刀差的問題提供符新的想法。
  農(nong) 村電商惠及農(nong) 民,關(guan) 鍵在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
  以互聯網為(wei) 工具,在農(nong) 村實現買(mai) 賣電子商務化,對農(nong) 民來說是一件有利的事。在網上購買(mai) 農(nong) 資,廠家直接發貨,沒有了中間商賺取差價(jia) ,價(jia) 格自然就低。通過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平台則能實現訂單銷售。而這一切的關(guan) 鍵則是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的暢通,運不來,送不出,農(nong) 村電商也隻能是空中樓閣。
  我國農(nong) 村流通體(ti) 係不健全,是造成城鄉(xiang) 差距大的原因之一。目前農(nong) 村現代流通體(ti) 係基礎薄弱,在根本上不適宜農(nong) 村消費,流通和經營方式的落後顯現出很多弊端。目前,發達國家的農(nong) 產(chan) 品70%直接銷售到超市,其中美國、德國能達到95%,而我國平均隻有6%。交易方式也很落後,根據商務部的數據,在我國42%的農(nong) 戶自己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45%的農(nong) 戶賣給個(ge) 體(ti) 商戶,隻有2.7%農(nong) 戶通過訂單進行銷售。我國的水果、蔬菜等農(nong) 副產(chan) 品在采摘、運輸、存儲(chu) 等環節的損失率達到25%到30%,遠遠高於(yu) 發達國家5%的損失率。
  如何解決(jue) 農(nong) 村流通的這些問題,讓農(nong) 村電商惠及農(nong) 民,是當下亟須解決(jue) 的課題。
  農(nong) 村和城市同步的第一步——暢通農(nong) 村物流
  河南萬(wan) 莊農(nong) 資集團是河南本土的老牌農(nong) 資企業(ye) ,很早就開始涉及農(nong) 資電商,董事長趙慧清對農(nong) 資電商有著很深刻的認識,他認為(wei) 不管是做農(nong) 資還是農(nong) 資電商,最重要的要知道是為(wei) 誰服務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的使用者是農(nong) 民,而農(nong) 資電商和要建設的農(nong) 村物流幹線網都隻是工具,它們(men) 的服務對象是農(nong) 民。
  趙慧清說,商品的產(chan) 出成本減少的幅度很低,萬(wan) 莊也有自己的化肥廠,化肥出廠的利潤是一定的,而且並不高,很難再壓縮,農(nong) 資電商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農(nong) 資流通渠道層層加價(jia) 的問題,而現代化的高效物流,則可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為(wei) 此萬(wan) 莊開始建設農(nong) 村物流幹線網。
  萬(wan) 莊在安陽、封丘、漯河、信陽、平頂山、南陽、商丘等地構建了11個(ge) 分撥中心。每個(ge) 分撥中心輻射半徑80公裏至100公裏,圍繞11個(ge) 物流園區,設計100條專(zhuan) 線連接到鄉(xiang) 村1.2萬(wan) 個(ge) 網商物流節點,形成區域內(nei) 物流全覆蓋、全鏈接的農(nong) 村物流幹線網,實現一次性中轉、分撥、配送,降低物流成本。通過物流幹線網可在24小時內(nei) 配送到鄉(xiang) 鎮級網商。物流網絡的形成,將連通河南各地城鄉(xiang) ,以實現農(nong) 資和生活用品快捷運送至農(nong) 村,農(nong) 村也能享受到優(you) 質價(jia) 廉的產(chan) 品,讓工農(nong)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剪刀差能夠縮小。
  趙慧清說,不但是工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剪刀差,目前農(nong) 村和城市的各個(ge) 方麵差距都很大,電商和物流是第一步,萬(wan) 莊要做的是讓農(nong) 村的商品交易、物流和金融服務與(yu) 城市同步。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