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流業找到共享經濟良藥

發布時間:2015-09-16 10:10:24 北京商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業(ye) 整體(ti) 高成本、快遞業(ye) 巨頭同質化、行業(ye) 資源利用不佳等痛點已經引發了物流業(ye) 鏈條各個(ge) 環節的高度關(guan) 注。“互聯網+物流新格局”論壇日前舉(ju) 行,在電商、快遞和傳(chuan) 統零售大佬們(men) 的分享中,破解各個(ge) 行業(ye) 的物流痛點迫在眉睫。數據也顯示,中國物流業(ye) 顯現出了發展快但效率低的態勢,成本已經達到發達國家的兩(liang) 倍。與(yu) 會(hui) 嘉賓普遍認為(wei) ,共享經濟是一劑良藥,能夠促進倉(cang) 儲(chu) 、配送資源最大化利用。與(yu) 此同時,快遞市場也急需出現更加細分化的產(chan) 品。
  “互聯網+物流”核心是資源整合
  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蔡進
  中國物流現狀和格局可用“快”與(yu) “低”來形容。從(cong) 縱向對比來看,物流發展的快體(ti) 現在規模擴張、市場成長、物流基礎設施建立與(yu) 企業(ye) 四方麵:中國社會(hui) 物流總規模從(cong) 十多年前的90多萬(wan) 億(yi) 元發展到去年的214萬(wan) 億(yi) 元;物流市場收入升至7.1萬(wan) 億(yi) 元,說明市場容量已達到7萬(wan) 億(yi) 元以上;物流基礎設施發展快,基本形成覆蓋全國、連通全球的物流基礎設施體(ti) 係。
  物流在十多年發展中,從(cong) 上億(yi) 規模的企業(ye) 鳳毛麟角到如今十億(yi) 元、百億(yi) 元的企業(ye) 比比皆是,可以看出國家政府有關(guan) 部門投資建立物流基礎設施大大促進了企業(ye) 發展,企業(ye) 成為(wei) 最大受益者。
  從(cong) 橫向發展來看,物流發展還存在效率、基礎設施建設應用水平、企業(ye) 創造力、管理水平偏低的問題。目前,物流企業(ye) 成本高、效率低,物流費用、成本與(yu) GDP比例為(wei) 16.6%,總物流成本總規模10.6萬(wan) 億(yi) 元。這一水平遠高於(yu) 歐美發達國家,也高於(yu) 印度的13%。
  在“互聯網+”環境下,推動物流發展應從(cong) 三方麵考慮,未來物流發展新格局尋求的是物流和其他行業(ye) 的融合發展。
  “互聯網+”最根本是推動物流從(cong) 管理模式、組織模式上盡快跨入供應鏈管理模式。通過互聯網和物流融合形成資源整合,企業(ye) 需要利用新資源創造新價(jia) 值,形成新數據資源,在有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創新平台、企業(ye) 價(jia) 值,這才是“互聯網+物流”的新格局。
  自營物流借開放增效
  華北區執行總裁卞農(nong)
  物流是經濟要素流通重要載體(ti) ,但傳(chuan) 統物流無論在管理手段還是信息共享方麵,仍處於(yu) 相對滯後的狀態,導致企業(ye) 物流成本、質量以及效率處於(yu) 相對低下的狀況。
  隨著物聯網時代和工業(ye) 4.0時代的到來,給物流業(ye) 升級換代提出客觀條件和良好氛圍。互聯網時代的物流業(ye) 迎來新發展契機,電商發展也擴展物流發展空間,催生各個(ge) 物流形態。物流企業(ye) 需要加強跟電商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不斷適應新態勢,提高對電商平台的支撐能力,與(yu) 電商發展的平台化、精細化、個(ge) 性化相匹配。
  蘇寧在成立之初一直堅持自建物流,但物流布局絕不僅(jin) 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提高物流效率和提升用戶體(ti) 驗是蘇寧對整個(ge) 互聯網零售的目標。近年,蘇寧在海外跨境物流布局全力提速,打造全球跨境電商物流網絡。同時,還開發物流平台,為(wei) 合作夥(huo) 伴提供保障。
  在“互聯網+”環境下,催生企業(ye) 從(cong) 思維和各方麵進行改善和提升打造“互聯網+”的高速物流。蘇寧提出“三三四”法則,在強調場景連接的新消費環境裏,要去中心化、服務先行、即時響應。蘇寧要求供應鏈不單是把包裹從(cong) A送到B,要對商品物流、消費需求進行全方麵分析,了解消費者需求後轉移到大信息平台上,為(wei) 前台采購和供應鏈提供幫助。在消費者體(ti) 驗和服務上,蘇寧從(cong) 一個(ge) 星期達提升到三日達、次日達,依托線下布局給消費者帶來更好體(ti) 驗。
  第三方物流要擺脫宿命論
  北京二商集團副總經理袁浩宗
  涉足物流十多年時間,二商集團探索過程很艱辛。2004年,二商集團涉足第三方物流並把它製定為(wei) 集團戰略。當時,集團聘請了國外投資公司做資產(chan) 重組規劃,還在全球範圍尋找投資人。不過,項目運營了8個(ge) 月便破產(chan) 。反思當時失敗的原因,主要由於(yu) 當時物流剛處於(yu) 萌芽期,多以輕資產(chan) 為(wei) 主,二商集團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角度想將9座冷庫捆綁,這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壓力非常大。2004年後的八年時間,二商集團主要做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來源於(yu) 西方,西方工業(ye) 化到了末期產(chan) 業(ye) 布局非常完整,物流是全球化擴展中很重要的基礎構建。目前,我國正在經曆現代化初期,很多企業(ye) 的市場、產(chan) 品範圍和國際合作的公司占比很小,物流價(jia) 值發揮不像跨國公司那麽(me) 大。另外,在消費、政策環境方麵很難支撐真正的第三方物流發展。
  從(cong) 整個(ge) 商業(ye) 環境來看,第三方物流逃脫不了宿命論。第三方物流主要為(wei) 生產(chan) 商服務,在規模小時依賴第三方物流企業(ye) ,成長後便想擺脫。目前,物流對於(yu) 二商集團的意義(yi) 更多是平台價(jia) 值而非第三方價(jia) 值。在經曆十年摸索後,二商集團將構建有二商內(nei) 容的係統物流平台。由於(yu) 是以區域性公司為(wei) 主,近兩(liang) 年隨著市場深耕細作,物流支撐能力和價(jia) 值發揮越來越大。如何利用現有物流能力去做業(ye) 務延伸(商品經營),這才是物流下一階段發展最重要的思考。阿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