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著力點應在模式創新

發布時間:2015-09-16 09:33:10 中國經濟新聞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農(nong) 村電子商務今年要火嗎?是的,今年是要火。
  為(wei) 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商務部等19個(ge) 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針對目前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cong) 培育多元化電子商務市場主體(ti) 、加強農(nong) 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等方麵提出了十項重點舉(ju) 措:一是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資本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二是積極培育農(nong) 村電子商務服務企業(ye) ;三是鼓勵農(nong) 民依托電子商務進行創業(ye) ;四是加強農(nong) 村寬帶、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提高農(nong) 村物流配送能力;六是搭建多層次發展平台;七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八是加強農(nong) 村電商人才的培養(yang) ;九是規範農(nong) 村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十是開展示範宣傳(chuan) 和推廣。
  我們(men) 看到,現如今,農(nong) 村居民對電子商務的態度已從(cong) 最初的不信任向逐漸接受轉變,並渴望通過這種“觸電”享受到更多網絡時代所帶來的快捷和便利。不僅(jin) 如此,隨著城鎮鄉(xiang) 村百姓網購意識的提高,電商巨頭們(men) 也紛紛瞄準了農(nong) 村電商這塊潛在規模超萬(wan) 億(yi) 元的大蛋糕。
  首先,我們(men) 來看看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截至2014年12月,中國網民中農(nong) 村網民占比27.5%,規模達1.78億(yi) 人,較2013年底增加188萬(wan) 人。然而,城鄉(xiang) 互聯網普及率依然相差34個(ge) 百分點,發展潛力仍可謂巨大。
  與(yu) 此同時,相關(guan) 數據顯示,近年來,農(nong) 村的網民數量不斷攀升,在2013年已經達到了1.77億(yi) 人,占比網絡人數高達28.6%。有關(guan) 機構預計,到2016年,全國農(nong) 村網購市場總量預計將突破4600億(yi) 元,成為(wei) 網購市場的新增長點。
  阿裏巴巴發布的數據顯示,縣域地區網民的年人均網購次數,遠遠超過了一二線城市的網民的年人均網購次數。農(nong) 村就像是一塊等待被開發的寶地,農(nong) 村物流也麵臨(lin) 巨大的發展機遇。
  其次,我們(men) 來看看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意義(yi) 與(yu) 積極影響。
  我們(men) 看到,農(nong) 村地區確實有著強大的市場需求。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紛紛指出,在如今城市電商市場日趨飽和的大背景下,補齊農(nong) 村電商這塊“短板”,不僅(jin) 是提高農(nong) 民收入、統籌城鄉(xiang) 發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重要途徑,更是信息時代電子商務發展的關(guan) 鍵性舉(ju) 措。
  第三,讓我們(men) 來看看目前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短板”在哪裏。
  有觀點表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互聯網+”、“雙創”的推進,農(nong) 村電商一方麵在東(dong) 部地區繼續完善生態構建;另一方麵,或將成為(wei) 中西部落後地區經濟超車的契機。
  與(yu) 此同時,雖然農(nong) 村電商正處在快速布局和高速增長期,雖然其在全國範圍內(nei) 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目前我國很多省份在發展農(nong) 村電商方麵也在遭遇著人才嚴(yan) 重匱乏的困境,很多農(nong) 村電商企業(ye) 在經曆了初期的高速增長後,後繼乏力。很多地區農(nong) 村電商發展正因人才缺乏麵臨(lin) 著“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局麵。
  筆者認為(wei) ,大力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已經迫在眉睫,而發展的前提是要抓住落腳點,真正的落腳點在於(yu) 模式的創新。
  一是國家政策的創新。農(nong) 村電子商務關(guan) 係到廣大農(nong) 村的千家萬(wan) 戶,而參與(yu) 的主體(ti) ,除了農(nong) 民,還應該有當地的政府官員以及千千萬(wan) 萬(wan) 的大學生村官群體(ti) 。
  建議國家在鼓勵大學生村官在工作之餘(yu) ,投身“電商”創業(ye) ,助力農(nong) 村電子商務發展。大學生村官掌握科技信息相對豐(feng) 富,渠道又多,可以利用淘寶、微博、微信和QQ等網絡渠道,幫助村民吆喝農(nong) 產(chan) 品、拓寬致富路。
  二是當地政府主政官員意識的創新。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要有當地政府的支持,而當地政府的主政官員又必須要具有互聯網意識。否則,很難做大、做強。目前,不管是京東(dong) 還是淘寶,都開始走與(yu) 地方政府合作的路子,這足以說明地方政府的重要性。而地方的主政官員,是否懂互聯網、是否具有互聯網意識、是否懂電子商務,也成為(wei) 一個(ge) 地區能否融入互聯網社會(hui) 的決(jue) 定性元素之一。
  三是對農(nong) 村電子商務培訓模式的創新。農(nong) 村電子商務模式區別於(yu) 城市裏的電子商務模式,大力做好農(nong) 村電子商務培訓勢在必行,可是固有的培訓模式顯然不能滿足於(yu) 農(nong) 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要創新培訓模式。
  四是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創新。筆者認為(wei) ,對農(nong) 村地區進行專(zhuan) 業(ye) 化人才培訓是目前的當務之急。電商的業(ye) 務培訓固然重要,可是具有互聯網意識、懂電商的人才更為(wei) 重要。因此,如何引進這些人才也成為(wei) 影響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在電商發展過程中,人才確實比較欠缺,能夠懂電商、會(hui) 電商,把電商做好的人才太少。而這個(ge) 現狀卻在短時間內(nei) 恐難改變。
  根據阿裏研究院與(yu) 淘寶商學院聯合發布的《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微報告》預測,未來兩(liang) 年,全國縣域網商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達200萬(wan) 。其中,最缺推廣、美工設計和數據分析這三類人才。
  五是物流模式的創新。目前農(nong) 村電商市場雖然已經開始崛起,但是畢竟總量比較小,發展仍需要一個(ge) 過程。農(nong) 村居民居住地密集度低、範圍廣,在農(nong) 村的許多地方還不能達到送貨上門的服務,這也就給網購的快捷便利打了折扣,甚至減弱了農(nong) 民網購的積極性。
  商務部在《“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中明確指出1——2年內(nei) ,在全國創建培育200個(ge) 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示範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於(yu) 30%。
  在筆者看來,對於(yu) 農(nong) 村電商的先行者們(men) ,既要敢拚敢搏,又要腳踏實地,真真正正地為(wei) 農(nong) 民服務,方能開創出一片中國農(nong) 業(ye) 的新天地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