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順豐UPS等競爭者“闖入” 第三方醫藥物流格局生變

發布時間:2015-09-14 09:16:34 21世紀經濟報道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醫藥物流市場正在迎來新的“攪局者”。
  9月11日,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副處長王維麗(li) 透露,包括中國郵政、順豐(feng) 及UPS等在內(nei) 的3家企業(ye) 已陸續進入醫藥物流市場,待相關(guan) “通行證”獲批後,將正式全方位踏入醫藥物流行業(ye) 。
  無獨有偶,國內(nei) 醫藥物流巨頭企業(ye) 九州通醫藥集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青鬆也透露,集團已將公司物流部門單獨列出來,成立了獨立的物流公司,除承接集團自身的醫藥物流配送業(ye) 務外,也還承接第三方的醫藥物流業(ye) 務。
  這種分食醫藥市場蛋糕的做法,正讓醫藥物流行業(ye) 麵臨(lin) 新的競爭(zheng) 格局。
  競爭(zheng) 者“闖入”
  所謂第三方醫藥物流,即除了醫藥公司自身的藥品配送體(ti) 係外,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藥品企業(ye) 進行藥品配送的非藥品企業(ye) 。
  早在2014年,順豐(feng) 即成立食品醫藥事業(ye) 部,公司對外公布的資料中透露,順豐(feng) 醫藥已開通廣州-廈門-上海的醫藥冷運幹線,輻射範圍包括佛山、東(dong) 莞、中山、深圳、惠州、漳州、泉州。此外,順豐(feng) 還配備了近百輛冷藏車,醫藥溫控箱500多個(ge) ,甚至還研發出一係列一次性泡沫包裝以及可回收的中轉箱,以實現快件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控製。
  在2015年度中國藥品流通行業(ye) 現代物流發展大會(hui) 上,王維麗(li) 透露,截至去年底,全國取得由省級藥監部門核發的“開展第三方藥品物流業(ye) 務確認件”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e) 有123家,其中五家比較特別,包括位於(yu) 內(nei) 蒙古、甘肅、寧夏的中國郵政,順豐(feng) 和UPS位於(yu) 杭州的蕭山國際機場物流公司,“他們(men) 是藥品流通行業(ye) 外的企業(ye) ,也獲得了相關(guan) 資質。”
  中國郵政方麵一代表也在上述會(hui) 議上確認,中國郵政已在上述三個(ge) 省份涉足醫藥的經營領域,目前主要進行包括冷鏈、精神麻醉類等藥品配送。
  而張青鬆也透露,九州通集團將物流業(ye) 務運作成為(wei) 一個(ge) 經營實體(ti) 後,現在對外提供專(zhuan) 業(ye) 化和社會(hui) 化服務,除傳(chuan) 統的運輸業(ye) 務外,還將集團的信息技術板塊裝入物流公司,形成一個(ge) 獨立的具有競爭(zheng) 力的專(zhuan) 業(ye) 物流公司,目前,公司的第三方物流營收達到八千萬(wan) 左右,運輸的毛利也達到20%-30%。
  “盡管如此,目前試水第三方醫藥物流行業(ye) 的企業(ye) 還隻是星星之火。”王維麗(li) 指出,他們(men) 對醫藥物流的關(guan) 注程度遠比行業(ye) 內(nei) 的物流行業(ye) 要高,未來,這一領域也將麵臨(lin) 更激烈的競爭(zheng) 。
  行業(ye) 格局生變
  事實上,對醫藥行業(ye) 來說,第三方醫藥市場存在已久。華潤醫藥一企業(ye) 代表指出,針對藥品配送運輸,國家通過《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予以規範,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很多企業(ye) 無法完全達標,特別是在偏遠地區的藥品運輸方麵,大部分都由第三方企業(ye) 承擔,而國家對這一領域的監管相對較少,滋生了一些藥品安全運輸的隱患。
  大企業(ye) 無法達標的理由則是自身缺乏配送係統。“醫藥物流行業(ye) 的整體(ti) 毛利率未超過10%,偏遠地區的毛利率更低,隻有2%左右。”王維麗(li) 坦言,這也是諸多企業(ye) 在偏遠地區物流配送斷檔的一個(ge) 重要原因。
  但針對此前存在的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ye) ,國家相關(guan) 的監管相對較弱。“隨著新版GSP的實施,國家對藥品質量管控嚴(yan) 格,要解決(jue) 安全配送藥品的問題,必須由專(zhuan) 業(ye) 的運輸體(ti) 係保障。”
  另一位醫藥行業(ye) 人士也坦言,這其中會(hui) 催生巨大市場。目前,中國還在研究放開網上開售處方藥,這一巨大市場放開後,其所蘊藏的市場並不亞(ya) 於(yu) 當下的實體(ti) 醫藥銷售市場,但與(yu) 實體(ti) 醫藥市場不同的是,網售處方藥對藥品配送的物流要求更高,包括順豐(feng) 、九州通和郵政等企業(ye) 都已開始提前卡位。
  麵對來勢洶洶的“闖入者”,當下的醫藥市場格局或許會(hui) 有很大的變化。但對於(yu) 這一判斷,市場看法不一。
  上述華潤醫藥負責人坦言,如果按照要求執行,醫藥物流運輸的門檻很高,包括藥品的分揀、儲(chu) 存和運輸的溫度等都需要有嚴(yan) 格的控製,這會(hui) 考驗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ye) 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和經濟實力。
  國藥控股物流規劃與(yu) 管理部部長朱建雲(yun) 也指出,要成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醫藥物流公司,要麽(me) 具備大量的資源,否則就一定要具備有效利用資源的能力。
  但張青鬆的觀點則是,“短期來看,這些闖入者沒有特別大的衝(chong) 擊,但以後不好說。”其解釋,藥品是特殊商品,國家對其監管比較嚴(yan) ,門檻比較高,包括阿裏、順豐(feng) 和京東(dong) 等物流巨頭企業(ye) 計劃進入這一市場,但GSP管理中,企業(ye) 必須對藥品和團隊有深入了解,以防止質量和管控風險。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