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9-11 09:40:46 北京商報

物流行業(ye) 的高成本痛點似乎已經找到了解藥。10日,“互聯網+物流新格局”論壇舉(ju) 行,在電商、快遞和傳(chuan) 統零售大佬們(men) 的分享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成本難題。數據也顯示,中國物流業(ye) 成本幾乎是發達國家的兩(liang) 倍。針對這一行業(ye) 性痼疾,與(yu) 會(hui) 嘉賓普遍認為(wei) ,共享經濟是一劑良藥,能夠促進倉(cang) 儲(chu) 、配送資源最大化利用。幾乎同一時間,遠在大連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致辭中首次提及“共享經濟”,給中國各個(ge)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成本高企
在物流領域一直流傳(chuan) 這樣一個(ge) 段子:相同貨物從(cong) 北京運到廣州的運費比中國運到美國還高。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上述案例的真實性待考,但物流成本高企確實是不爭(zheng) 的事實。
在昨日由北京商報社和北商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互聯網+物流新格局”論壇上,华体会登录界面副會(hui) 長蔡進表示,我國物流業(ye) 呈現出“一快一低”的發展現狀,“快是指物流業(ye) 的高速發展,低則是效率低、管理水平低、基礎設施應用水平低的現狀”。在蔡進看來,“低”直接導致物流業(ye) 成本居高不下。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是4.8萬(wan) 億(yi) 元,占同期GDP的比例為(wei) 16.1%,而這一數字在發達國家僅(jin) 為(wei) 8%。在蘇寧雲(yun) 商(002024,股吧)華北區執行總裁卞農(nong) 看來,我國物流領域有超過1000萬(wan) 家大小不等的企業(ye) ,行業(ye) 內(nei) 50萬(wan) 億(yi) 元的產(chan) 值卻隻能實現60億(yi) 元利潤,這對整個(ge) 行業(ye) 而言並不理想。北京商報記者在長期觀察中也發現,快遞等領域企業(ye) 大多陷於(yu) 價(jia) 格戰泥沼中,同質化嚴(yan) 重。
體(ti) 係落後
物流體(ti) 係落後被業(ye) 界視為(wei) 行業(ye) 成本高企的要害。蔡進表示,從(cong) 物流管理水平上看,我國與(yu) 發達國家相差近30年。
在基礎設施應用水平上我國物流業(ye) 明顯落後。蔡進認為(wei) ,落後主要體(ti) 現在硬件和軟件兩(liang) 方麵。在物流領域基礎建設方麵,我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僅(jin) 以鐵路裏程為(wei) 例,今年我國鐵路營業(ye) 裏程突破11.2萬(wan) 公裏,美國目前接近30萬(wan) 公裏;軟件則是指行業(ye) 對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能力,比如運輸模式和倉(cang) 儲(chu) 管理水平。從(cong) 上世紀50年代以來,物流管理模式經曆了3個(ge) 階段,即實物配送、一體(ti) 化物流管理和供應鏈。蔡進認為(wei) ,從(cong) 物流配送向一體(ti) 化配送轉型來看,我國隻相當於(yu) 國外上世紀80年代初期水平。
在卞農(nong) 看來,傳(chuan) 統物流無論是在管理手段還是信息共享上都相對滯後,導致物流成本、物流質量乃至物流效率低下。這種現實之下的結果是,快遞業(ye) 近年來飛速發展,但暴力分揀、快件延誤等問題凸顯。
合作不易
雖然我國物流行業(ye) 在軟硬件方麵與(yu) 國外有明顯差距,但從(cong) 企業(ye) 實際經營活動來看,缺乏成熟的合作模式,才是擺在企業(ye) 間的最大阻礙。
北京二商集團副總經理袁浩宗表示,整個(ge) 商業(ye) 環境使得第三方物流有了宿命。“物流企業(ye) 向便利店提供服務過程中,當便利店在30、40家規模時對物流企業(ye) 依賴性非常強,但當企業(ye) 規模達到100家,就肯定會(hui) 離開物流企業(ye) 。”袁浩宗認為(wei) ,便利店絕不會(hui) 把物流這樣的核心服務交給一個(ge) 跟它沒有股權關(guan) 係的企業(ye) ,自建物流成為(wei) 惟一選擇。
在蘇寧雲(yun) 商北京地區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徐偉(wei) 看來,物流目前的利潤過低,亟待建立一種信任關(guan) 係,改寫(xie) 目前的行業(ye) 現狀。第五大道奢侈品網聯合創始人、COO孫多菲則認為(wei) ,目前的物流體(ti) 係並未能給電商企業(ye) 提供足夠的定製化服務,“目前尚未有專(zhuan) 門針對奢侈品的物流分層服務。”在孫多菲看來,目前的第三方快遞企業(ye) 並不適合配送價(jia) 格昂貴的奢侈品,因為(wei) 購物體(ti) 驗不佳。
定位社區物流與(yu) 生活服務平台的收貨寶同樣在與(yu) 快遞企業(ye) 合作中有過波折。據收貨寶CTO尹卓介紹,如果企業(ye) 無法同夥(huo) 伴企業(ye) 建立技術上的直連,將無法實現流程效率提高。
共享經濟
基礎設施與(yu) 網絡的重複建設使得物流企業(ye) 在發展中背上了沉重包袱。在論壇上,通過共享經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成為(wei) 各個(ge) 企業(ye) 負責人的心聲。
在蔡進看來,“互聯網+物流”的第一個(ge) 新格局就是融合發展的新格局,而簡單的疊加並不是融合。在尹卓看來,智能快遞櫃成本高,而且櫃子數量決(jue) 定了商品吞吐量,靈活性和延展性不夠。共享經濟讓邊際成本趨向於(yu) 0。對於(yu) 目前正熱的O2O到家業(ye) 務,共享經濟成為(wei) 解決(jue) 配送問題的理想途徑。人人快遞市場總監殷小五認為(wei) ,“像藥去哪這樣的O2O項目,平時定單完全可以由眾(zhong) 包平台配送”。北京菜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產(chan) 品采購經理袁淼表示,對於(yu) 高峰期激增的單量,傳(chuan) 統快遞企業(ye) 已經很難滿足需求,眾(zhong) 包模式不失為(wei) 一個(ge) 解決(jue) 方案,可以實現一部分定單量,並保證用戶體(ti) 驗。
如風達副總裁賈加的觀點是,購物環境的改變讓消費行為(wei) 更加碎片化與(yu) 多元化。傳(chuan) 統物流無法以精益的成本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共享經濟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模式創新
物流行業(ye) 表麵上看是一個(ge)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實則是一個(ge) 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在蔡進看來,中國物流行業(ye) 創造力不足製約了企業(ye) 的發展規模。不過,在“互聯網+”新環境下,眾(zhong) 包、自提等一係列新興(xing) 模式開始萌芽。
徐偉(wei) 認為(wei) ,蘇寧物流是“供應鏈+快遞”,並非簡單地把快遞從(cong) A地運往B地,而是圍繞著商品流,對信息流、資金流、物流進行梳理和創新,並對商品需求、消費者行為(wei) 模式進行全方位分析。在他看來,過去快遞行業(ye) 單純地拚速度,認為(wei) 送貨就是送貨,忽略了服務的質量和體(ti) 驗。現在,時效已經趨於(yu) 一致,服務體(ti) 驗才是關(guan) 鍵。
對於(yu) 傳(chuan) 統快遞企業(ye) 而言,模式創新早已是行業(ye) 共同選擇。全峰速遞北京區總經理徐茂宏認為(wei) ,快遞行業(ye) 發展未來觸及領域會(hui) 更加多元。快遞企業(ye) 未來會(hui) 向綜合性企業(ye) 發展,可能會(hui) 以合資形式進入養(yang) 老等地產(chan) 領域、構建O2O生態圈,並建立金融板塊解決(jue) 資金痛點等。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