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26 09:47:42 億(yi) 歐網

生鮮是在零售O2O的範疇,生鮮的風口來了,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yu) O2O的發展對傳(chuan) 統零售平台的影響,也離不開同城物流的專(zhuan) 業(ye) 化升級。
1、主流平台VS碎片化平台:生鮮的損耗率高,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去攤銷是難以持續的,但利潤又取決(jue) 於(yu) 平台上的競爭(zheng)
最早我們(men) 在互聯網上接觸到的銷售信息是在BBS\論壇上。後來是分類網站,例如當當網買(mai) 書(shu) ,當年的京東(dong) 買(mai) 電器,還有一些很專(zhuan) 業(ye) 的單類別產(chan) 品的網站,後來這些分類網站都進化成全能型的電商平台。包括京東(dong) 、當當、淘寶,類似於(yu) 大商超一樣。再往後,你會(hui) 發現後來所有人都在開淘寶店、開京東(dong) 店,這是過去幾年的主流——傳(chuan) 統型電商平台。
到了現在,傳(chuan) 統的大電商平台的頹勢已經顯現出來,因為(wei) 末端在發生變化,我覺得移動互聯網時代是碎片化平台的天下。我們(men) 在朋友圈裏常看到的微店、公眾(zhong) 號、平台鏈接,甚至一些朋友圈裏賣麵膜、賣生鮮的。我們(men) 稱他們(men) 為(wei) 碎片化的平台,碎片化平台上的粉絲(si) 不多,常常隻有幾百、上千,最多小兩(liang) 萬(wan) 。但他們(men) 的用戶觀、社群觀、品質觀和品牌觀都在起作用。像我們(men) 福建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群裏現在有將近300個(ge) 商家,群裏發推送的,沒有人在推廣他的淘寶店、天貓店、京東(dong) 店,反而是在推廣自己的APP,公眾(zhong) 號,微店等這些碎片化的平台。
那從(cong) 傳(chuan) 統電商大平台到碎片化平台最大的不同是什麽(me) 呢?以前我們(men) 上淘寶買(mai) 東(dong) 西,例如買(mai) 一箱獼猴桃,你會(hui) 先搜索獼猴桃,搜索結果出來之後再從(cong) 價(jia) 格最低的排起,然後再看銷量和評論,你發現了沒有,大平台要弱化你的品牌,他隻讓你用價(jia) 格和銷量去爭(zheng) 取你的客戶,分配你的排名。導致你要花很多成本去打折吸引客戶或去刷單。可是你通過刷單把排名排上去後,不見得第二次客戶還能找你買(mai) ,再次搜索的結果可能不一樣,客戶通過比價(jia) 找到你,也會(hui) 通過比價(jia) 離開你。客戶沉澱不下來,這是大的電商平台不健康的一麵。這也是90%的淘寶商戶不賺錢的原因。
2、全國平台VS地方平台:生鮮的供應距離越長腐損風險就越大,但零散的冷鏈快遞又是無法承受的成本
現在小的碎片化平台有一個(ge) 非常好的趨勢,大家都有屬於(yu) 自己的品牌平台,他們(men) 就賣的不僅(jin) 是產(chan) 品,賣的是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品質觀,希望客戶在自己的平台買(mai) 到好的產(chan) 品,然後他們(men) 提供好的服務,客戶認可了,下次還會(hui) 找你買(mai) ,客戶可以沉澱。而且同城的銷售也更具說服力和信任感,畢竟投訴反饋就在當地有保障,商戶也更注重當地口碑。
我們(men) 一直嚐試在生鮮群裏做一些供應和需求的整合,比如你幫他賣原產(chan) 地葡萄,他幫你賣原產(chan) 地蘋果,既能豐(feng) 富各自平台的產(chan) 品,還是賺取可觀的利潤。但是進展非常慢。我們(men) 開過兩(liang) 次公益的助農(nong) 產(chan) 品對接會(hui) ,發現很多電商商戶有這樣一種顧慮,我的客戶對我的品牌是很信任的,我賣什麽(me) 他們(men) 就吃什麽(me) 。但是如果我賣了一款我自己都沒法把握的產(chan) 品,我的客戶會(hui) 不會(hui) 因為(wei) 一次的“負麵體(ti) 驗”而離我而去。這跟淘寶等大平台的商戶價(jia) 值觀就很不一樣了。所以現在整個(ge) 行業(ye) 的生態發展我覺得非常好。不再是價(jia) 格導向了,而是回歸到了品牌品質導向。
3、購買(mai) 觸發:從(cong) “需求導向”轉“供應導向”:了解生鮮產(chan) 品的購買(mai) 觸發點和動機,才知道客群在哪裏
信息接收媒介的不同,也影響了生鮮的消費習(xi) 慣。由於(yu) 移動互聯網和微信的發展,大部分人現在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不是報紙電視,而是手機。而微信、微博是傳(chuan) 播力很強的工具。我們(men) 被動的接收到各種信息,所以我們(men) 的購買(mai) 行為(wei) 很大程度上是被接收的信息所影響的,而這些信息大部分來自供應方。最常見的誘發購買(mai) 是來自於(yu) 朋友圈的買(mai) 家秀分享。所以,信息流決(jue) 定了你買(mai) 什麽(me) 向誰買(mai) ,且很容易的通過一兩(liang) 步的操作就形成了訂單。有這麽(me) 一句話:“客戶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麽(me) ?如果沒有需求,我們(men) 製造需求。”所以,由於(yu) 信息流的變化,也巧妙的改變了供需關(guan) 係。
4、“B2C”2“O2O”:O2O的核心是品質服務為(wei) 基礎的銷售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覺得O2O是偽(wei) 概念,我反對這種說法。O2O的一個(ge) 核心就是做服務。其實不單單是賣產(chan) 品,更多時候是在把服務做好。你可以看到現在很多O2O企業(ye) ,包括洗車、家政、打車,他們(men) 都把服務作為(wei) 最重要的一個(ge) 指標。因為(wei) 現在抓的是用戶,抓的是社群。抓取用戶的成本很高,所以讓客戶沉澱下來非常重要,而客戶的忠誠度取決(jue) 於(yu) 他在你這個(ge) 平台重複購買(mai) 率。你的產(chan) 品做好服務做好,你的用戶不單會(hui) 留下來,還會(hui) 幫你做宣傳(chuan) 。而利用口碑才能長久的積累客戶,而不是依靠燒錢或低價(jia) 。大家在朋友圈裏常看到各種體(ti) 驗很好的買(mai) 家秀,就是要讓用戶做你的免費推銷員,但這所有的所有都歸結在一個(ge) 核心:服務!好的產(chan) 品好的服務,才是核心競爭(zheng) 力。商業(ye) 的本質亦是如此。
5、跨城配送VS同城配送:物流是生鮮O2O的關(guan) 鍵,沒有解決(jue) 物流再美的童話都是空談
生鮮發展的最大瓶頸在於(yu) 物流。傳(chuan) 統電商大多是跨城快遞,對很多嬌嫩的生鮮產(chan) 品,經不起反複分揀拋摔,導致損耗率非常高。除此之外,不可控的配送時效,路上發生損腐的情況也很多。還有冷鮮凍鮮用冷鏈快遞成本太高,除非高單價(jia) 高利潤的產(chan) 品,否則無法承擔。
而我們(men) 現在常看到的是“同城配送”或“落地配”。通過預售下定,貨品經由冷鏈空運或冷鏈陸運成批到達目標城市後,在由當地同城配送公司做落地配送。或進當地冷庫後待轉配送。這既避免了快遞流程的拋摔損耗,在時效上也更有優(you) 勢。這間接解決(jue) 了損耗和物流兩(liang) 大瓶頸。所以我們(men) 覺得O2O發展將帶動“冷鏈幹線物流”和“專(zhuan) 業(ye) 級別的同城物流”。這也是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聚焦做以城市為(wei) 單位的生鮮同城物流服務。
除了這些,生鮮O2O的發展還涉及到,配送中轉方式,冷鏈配送成本,城市交通避堵,物流反應速度,末端退換客服等問題。就不一一探討了。總之,生鮮2.5萬(wan) 億(yi) 的零售市場很誘人,幹線冷鏈+專(zhuan) 業(ye) 化的生鮮同城配送將成為(wei) 生鮮O2O的促進劑。這個(ge) 風口上,懂物流比懂生鮮重要,找到合適的物流配套服務商才是關(guan) 鍵。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