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24 10:39:24 和訊網

日前,阿大智慧(601519,股吧)物流信息化平台宣布上線。阿大科技公司董事長陳海大指出,當前物流行業(ye) 存在“三大痛點”和“十大難點”,信息化平台有望在克服行業(ye) 頑疾方麵探出一條道路。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10.6萬(wan) 億(yi) 元,占GDP的16.6%,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兩(liang) 倍多。其中,全國3300萬(wan) 輛貨車承載的物流總量為(wei) 79%。具體(ti) 問題可歸結為(wei) 集約化程度低、信息不對稱、誠信缺乏等,其導致公路貨運空駛率高達37%。而物流企業(ye) 中90%的自有貨車擁有量平均不足10台。物流運輸頑症已成為(wei) 我國社會(hui) 物流效率提升的最大障礙。
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公交貿易司張泰司長表示,隨著互聯網+”成為(wei) 趨勢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層麵,互聯網+高效物流的創新模式正撲麵而來,如何通過供應鏈整合、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找個(ge) 適合自己的互聯網+高效物流,為(wei) 用戶提供更加透明、規範、高效、低成本的全渠道、一站式物流技術創新服務體(ti) 驗,為(wei) 商家提供從(cong) 營銷、交易、服務等一體(ti) 化的解決(jue) 方案,成為(wei) 打造垂直整合物流技術生態係統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這是當前我們(men) 應該著力探索並實踐的大課題。”
基於(yu) 這樣的需求,物流業(ye) 利用互聯網模式以及信息技術,包括大數據、雲(yun) 計算、衛星導航、移動互聯等在內(nei) ,實現傳(chuan) 統企業(ye) 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與(yu) 此同時,國家基於(yu) “互聯網+”概念提出“互聯網+高效物流”,正是疏通物流業(ye) 經脈,破除痛點的有力支撐,物流信息平台的出現更是因勢力導。然而,在大量平台齊頭並進的情形下,同質化、難落地等一係列問題,也亟待改善。這其中,如何看待物流痛點,怎樣有效解決(jue) ,成為(wei) 平台發揮效力的關(guan) 鍵。
7月11日,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把“互聯網+高效物流”作為(wei) 11個(ge) 重點環節之一,要求利用互聯網思維來改變我國依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傳(chuan) 統物流落後的現狀,讓中國物流步入快車道。
阿大科技公司董事長陳海大指出,當前物流行業(ye) 存在“三大痛點”和“十大難點”:
痛點一是交易信息不對稱,顯現“五難”即供需信息層層轉發難以及時獲取;供需信息是否真實可靠難以鑒別;供需信息發生變化難以及時更新;供需信息龐雜無序難以正確選擇;供需信息傭(yong) 金層層加收難以承負。
痛點二是信用體(ti) 係尚未形成,體(ti) 現“三難”即貨主和車主信用認證體(ti) 係難以建立;貨主和車主信用評估體(ti) 係難以形成;貨主和車主信用管理體(ti) 係難以統一。
痛點三是支付結算體(ti) 係風險巨大,表現“兩(liang) 難”即貨主常遇行業(ye) “黑洞”,結算糾紛難以調節;車主缺少結算保障,運費難以順利結算。
那麽(me) 如何破解這些痛點、難點呢?陳海大的“秘方”就是其在物流行業(ye) 首倡的貨源主義(yi) 、誠信主義(yi) 和生態主義(yi) 。
首先是貨源主義(yi) 。貨源是物流行業(ye) 痛點之根源,貨車空駛率奇高不下其根源就在於(yu) 無貨可載;貨源規模決(jue) 定了運力需求,從(cong) 而決(jue) 定了物流交易規模與(yu) 效益。阿大平台讓貨主快速準確對接車主,第一時間運達貨物;讓貨主省錢,競價(jia) 招標找到回程不空駛的經濟適用車;讓貨主省心,在線下單、一站式發貨、全程監控、保險理賠;
其次是誠信主義(yi) 。誠信保障物流交易的效率與(yu) 安全,擴大物流生態的規模與(yu) 效益,阿大搭建物流信息匹配體(ti) 係,構建物流信用評估係統,營建第三方結算新平台。
第三是生態主義(yi) 。物流生態是供應鏈及信息流、商務流、資金流等環節的和諧統一;物流生態是可持續發展的平衡狀態,是綠色物流的理想形態;物流生態是以最低成本、最好服務實現商品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阿大致力構建國際智慧物流集成互聯生態係統;致力推動綠色物流與(yu) 低碳減排社會(hui) 主流思想相融合;致力營造互聯網+與(yu) 大數據X時代的物流生態磁場。
為(wei) 此,阿大科技將打造集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線上支付平台、動態管理平台、保險經紀平台、物流電商平台、維修救援平台、物流金融平台、貨物轉運平台和人才培訓平台於(yu) 一體(ti) 的國際智慧物流信息化九大平台,提供高效物流信息化服務,在規範行業(ye) 秩序、保障行業(ye) 安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擴大交易規模、整合有效資源、建立信用體(ti) 係等諸多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