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冷鏈精細化管理:豈止是一個“冷 ”字

發布時間:2015-08-05 09:26:42 第一物流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無論對於(yu) 食品企業(ye) ,還是冷鏈物流企業(ye) ,設備、技術和資金都是硬實力,而精細管理則是軟實力裏的重中之重,其實也是最硬的一個(ge) 實力。精細管理即所謂“5S”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習(xi) 慣(紀律)等五個(ge) 單詞的英文縮寫(xie) ,泛指生產(chan) 經營管理的精細化。而冷鏈物流的精細化管理,長期以來一般是指圍繞溫度控製來進行的。整個(ge) 冷鏈從(cong) 倉(cang) 儲(chu) 、運輸到配送,最後到終端消費,都必須在規定的溫度範圍之內(nei) ,它涉及到人員的配備、裝貨的效率、時間的配合等等。比如,可以精細到每台車都必須配備兩(liang) 個(ge) 駕駛員,以防止疲勞駕駛,每4個(ge) 小時更換一次駕駛員;要放兩(liang) 個(ge) 溫控儀(yi) ,中間放一個(ge) ,後麵放一個(ge) ;每台車上都配備紅外檢測儀(yi) ,就是為(wei) 了裝貨之前測量溫度,因為(wei) 產(chan) 品的出庫溫度對於(yu) 整個(ge) 冷鏈運輸途中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從(cong) 起點就把溫度控製好,然後中途每4個(ge) 小時做一次溫度記錄。其他諸如對冷庫環境、衛生、人員身體(ti) 健康等,無不有嚴(yan) 格和具體(ti) 的要求。對於(yu) 冷鏈物流來說,這無疑都是對的,但並非全部。那麽(me) 還有什麽(me) 呢?
   變靜態管理為(wei) 動態管理
   古代希臘哲學家德謨克裏特早在兩(liang) 千年前就發現一個(ge) 亙(gen) 古不變的真理:靜止是相對的,而運動則是絕對的。他發現一個(ge) 樸素而真實的現象:人不可能同時跨入同一條河流,因為(wei) 跨進去的霎那間,流水已不是原來的流水了。
   這是最樸素的辯證法,適用於(yu) 大千世界萬(wan) 事萬(wan) 物。無論是對人的管理,還是對物的管理,都有動靜之分。既然現代企業(ye) 管理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就是靠標準監管,那麽(me) 相對於(yu) 人的監管而言,標準的監管從(cong) 宏觀來說,無疑就是屬於(yu) 靜態的監管,因為(wei) 標準是不可能老變化的,否則也就不成其為(wei) 標準了。但是,被標準所監管的對象卻是人和物,這方麵的變數就太多、太大了。
   誠然,現在冷鏈物流行業(ye) 乃至整個(ge) 物流行業(ye) 的標準製定,還處在起步階段,目前大多數物流企業(ye) 在實踐中所實施的隻是企業(ye) 標準,其實,如果嚴(yan) 格按照企業(ye) 標準管理和操作,其效果一點不比實施國家標準差,因為(wei) 企業(ye) 標準往往比國標更嚴(yan) 格。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冷鏈物流企業(ye) ,對標準的監管往往還停留在技術層麵和粗線條的監管,更主要的是,很多企業(ye) 的管理還隻是對人的管理,認為(wei) 隻要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就是管理到位了。由此派生出的問題就是,忽視對管理細節的嚴(yan) 格要求和依據標準進行日常的動態的管理。
   眾(zhong) 所周知,麥當勞之所以能夠成功發展,最大的原因就在於(yu) 其對細節的動態管理非常到位、嚴(yan) 格。細到什麽(me) 程度?不僅(jin) 有著幾百頁的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而且連每一片麵包的厚薄、氣孔大小以及吸管的直徑都有嚴(yan) 格限定;動到什麽(me) 程度?不僅(jin) 每家分店經理每時每刻都要檢查每一個(ge) 工作流程是否嚴(yan) 格按照標準實施,而且總店每天都要通過電腦終端,檢查每一個(ge) 分店的經營業(ye) 績和標準實施情況,把已有的標準真正付諸實施並體(ti) 現在每一天每一刻的操作實踐中,變靜態管理為(wei) 動態管理,如靜水急流,才能使企業(ye) 成為(wei)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管誰來幹,不管誰來管理,都一樣!
   變物流管理為(wei) 供應鏈全程管理
   有A、B兩(liang) 家物流公司,都是搞冷鏈物流的,雙方老板還都是朋友,論企業(ye) 規模、硬件設施裝備、管理人員業(ye) 務素質都差不多,前些年市場份額也相差無幾,可是,去年的營業(ye) 額卻大大拉開了差距。A公司在營業(ye) 額下降的同時,其客戶也流失了不少,而流失的客戶中有很多居然流到了B公司。弄得B公司的老總哭笑不得。按說客戶增加是好事,可他卻礙於(yu) 情麵,還得給A公司的老板反複解釋:這些新客戶都是主動找上門的,他還勸過這些客戶不要輕易離開A公司呢。可笑吧?而這可笑的後麵,卻隱藏著一個(ge) 公開的“秘密”,那就是B公司這兩(liang) 年有了新的秘密武器——食品冷鏈全程解決(jue) 方案,而A公司還停留在原有的倉(cang) 儲(chu) 配送解決(jue) 方案上。
   那麽(me) ,這個(ge) 食品冷鏈物流解決(jue) 方案相比老方案,優(you) 越性在哪裏呢?其設計者的回答是:其一,加大了管理環節電子商務的比重和科技含量;其二,是把電子商務管理的觸角向上下遊作了延伸,這套完整的解決(jue) 方案不僅(jin) 包括倉(cang) 儲(chu) 配送軟件,還包括與(yu) 倉(cang) 儲(chu) 配送軟件相配套的食品製造業(ye) 和零售業(ye) 的內(nei) 部物流軟件。
   怪不得,當B公司的老板為(wei) 證明自己確實不是對不住老朋友而把真情透露以後,A公司老板算是徹底明白了,不僅(jin) 原諒了老朋友,還痛悔不已,因為(wei) 這同一套解決(jue) 方案,幾年前人家也向他推薦過,卻被他婉言拒絕了,理由隻有一個(ge) :“我是做物流的,那不是我份內(nei) 的事!”同為(wei) 第三方冷鏈,A公司老板看到的隻有在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物流”,而B公司老板看到的則是現代意義(yi) 上的“供應鏈”。管理概念差異的直接表現就是舍不舍得在解決(jue) 方案上的投入,其後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