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8-04 09:15:31 央廣網

為(wei) 推動上海港率先轉變發展方式,有效緩解港口發展與(yu) 環境保護的矛盾,上海近日出台了《上海綠色港口三年行動計劃》,全麵構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綠色低碳發展模式。《計劃》明確,到2017年底,上海港港口生產(chan) 作業(ye) 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較2010年下降7%,港口生產(chan) 作業(ye) 單位吞吐量碳排放較2010年下降9%,主要港區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0%。
為(wei) 了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從(cong) 港區治理、船舶治理、嚴(yan) 格管理和能力建設等3個(ge) 方麵製定了20類共計71項具體(ti) 措施:
在港區治理方麵,上海以推進核心港區(包括洋山港區、外高橋港區、吳淞郵輪碼頭,北外灘郵輪碼頭)實施靠港船舶岸基(港基)供電為(wei) 重點,至2017年,建設岸電設施6台套,覆蓋12個(ge) 泊位;新建規模以上集裝箱碼頭及郵輪碼頭,同步配置電力容量、管線管位等,使其具備岸電配置條件。為(wei) 鼓勵和支持本市試點碼頭和所靠泊船舶投資建設和使用岸電,對開展試點工作的相關(guan) 企業(ye) 給予政策支持。支持範圍包括開展試點的碼頭企業(ye) 的岸電設施建設費、電力增容費、船舶使用岸電所致的電費差價(jia) 和運行維護費等。此外,黃浦江旅遊船碼頭岸基供電設備配置率達100%;輪胎式集裝箱起重機清潔能源替代率達75%。結合新碼頭建設,引入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運營模式,推進港區集裝箱牽引車清潔能源替代,完成清潔能源替代達500輛,港區集裝箱卡車黃標車淘汰率達100%;同時提高港作機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比例,加強大宗幹散貨碼頭、油氣碼頭及堆場揚塵汙染環保治理力度,擴大港區節能照明的覆蓋率達80%。
在船舶治理方麵,上海以研究建立長三角地區航行船舶排放控製區或協作區為(wei) 重點,推進內(nei) 河貨運船舶LNG動力試點示範,擴大應用規模達300艘,推進船舶 LNG加氣站建設試點。通過鼓勵內(nei) 河、沿海船舶和港作船舶應用電力、LNG、低硫油,積極推進乳化柴油等新產(chan) 品在船舶上的應用,提高船用發動機排放標準,重點推進純電動力在黃浦江、蘇州河旅遊船舶等領域的應用;提高船舶油品質量,開展船舶發動機尾氣處理裝置試點,加快老舊船舶淘汰更新,提高船舶能效管理水平,實施船舶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優(you) 化船隊結構和航線配置,改善新建和在用船舶排放狀況。
在嚴(yan) 格管理和能力建設方麵,落實《上海港船舶汙染防治辦法》,建立國家海事和地方海事、環保、質監等部門聯合執法機製,切實加強對船用油品質量和船舶排放的監督檢查,定期公布檢查結果。在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範圍內(nei) 實行船舶含油汙水、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零排放”。增加船舶水域汙染事故應急處置點布設,內(nei) 河水域汙染事故應急處置點達到19個(ge) 。通過加快上海港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完成8個(ge) 監測站點的試點建設;開展上海港大氣汙染物排放清單研究,建立排放因子庫;推進相關(guan) 法規製訂,探索管理機製和模式創新,研究製訂10項港航節能低碳環保地方標準;加強科技攻關(guan) ,深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港航節能減排中的應用研究,進一步加強上海港汙染治理的能力建設,提升監督管理水平。
上海港2014年集裝箱吞吐量達3528萬(wan) 標箱,貨物吞吐量達7.55億(yi) 噸,集裝箱吞吐量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同時港口生產(chan) 作業(ye) 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愈加顯著,對環境空氣質量所造成的影響也日益突顯。《上海綠色港口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將有效促進港口生產(chan) 與(yu) 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加快上海港口發展方式轉變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綠色低碳發展模式的全麵構建。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