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影響我國水產冷鏈物流發展的四大短板

發布時間:2015-07-23 10:25:45 搜狐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目前,隨著我國各群體(ti) 及行業(ye) 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市場對與(yu) 產(chan) 量、品類逐漸增加的水產(chan) 品息息相關(guan) 的冷鏈物流標準要求也逐步增強,冷鏈物流企業(ye) 迎來了極好的發展機遇期。但就我國現狀來看,當前我國水產(chan) 品冷鏈更多的是企業(ye) 自主性的配置,離區域性、全國性的冷鏈網體(ti) 係絡還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那製約我國水產(chan) 品冷鏈物流發展的軟肋有哪些呢?

1.缺乏統一化冷鏈設施配置,提高成本

水產(chan) 品冷鏈物流設備落後,直接導致水產(chan) 品的品質損失比較大。舉(ju) 例說明,比如一輛冷藏車上配置的裝有活魚類的運輸桶,桶內(nei) 3/4裝水,活魚產(chan) 品比例僅(jin) 占1/4,無疑提高了水產(chan) 品物流成本,這便是典型的冷鏈物流基礎配置不規範而導致的成本提高。而目前我國大多的菜市場上冷鏈配置建設不完整,尤其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nong) 貿水產(chan) 品市場,此類現象更為(wei) 常見。

2.水產(chan) 冷鏈地域性網絡係統的建設

我國現存的大多水產(chan) 冷鏈物流多為(wei) 片段式、分散式的係統,構建屬於(yu) 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水產(chan) 品冷鏈,這種“冷鏈”模式往往使得冷鏈標準無法連貫的執行,全過程冷鏈溫度的記錄無法發揮作用,冷鏈的交接過程比較複雜。對於(yu) 此種現場,可以多參考學習(xi) 歐美發達國家的一些成熟的冷鏈係統,提倡並著手建設全國性、地區性的冷鏈樞紐中心。

3.水產(chan) 品物流冷鏈物流技術欠缺

我們(men) 知道,冷鏈物流投資是一項大型的投資,尤其前期投入資金較大,而大多數市場流通的水產(chan) 品屬於(yu) 中低端貨品,單純性地通過傳(chuan) 統的水產(chan) 冷鏈物流服務來增值,效應不是非常明顯,故而導致水產(chan) 品冷鏈物流投資風險稍大。因此依靠先進的冷鏈技術作為(wei) 支撐,整體(ti) 加強水產(chan) 品冷藏庫、冷凍庫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溫控設備等基礎設施,才能有效緩解技術導致的成本增加。

4.冷鏈標準建設不到位

在我國,冷鏈物流可以說還算一個(ge) 新鮮詞,由於(yu) 發展起步晚,水產(chan) 品冷鏈物流在管理上缺乏統一的作業(ye) 標準,對各類水產(chan) 品的產(chan) 品溫濕度及儲(chu) 存期限、冷鏈標準建設等不能提供一個(ge) 具體(ti) 科學的統一範圍,如:裝卸速度、進出貨檢驗、操作流程製度以及運輸、倉(cang) 儲(chu) 、配送等各環節低溫對接要求等方麵缺乏標準,這一短板使得我國大部分水產(chan) 品不能控製在冷鏈溫度範圍之內(nei) 。

我國水產(chan) 冷鏈物流雖存在各種各樣的短板,但近年來,我國水產(chan) 品冷鏈物流市場正處於(yu) 冷鏈物流黃金發展期,冷鏈物流需求也在隨著市場而不斷增長。2013年,全國(不含港澳台)冷鏈物流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額超過了1000億(yi) 元,同比增長超過24%。筆者從(cong) 浩爽製冷資深冷鏈工程師處了解到,及時認識到目前我國冷鏈短板並作出及時正確的修正,在良好的政策及市場環境下,2016年將是冷鏈物流一個(ge) 極速發展的機會(hui) 點,專(zhuan) 業(ye) 化、現代化、規模化的網絡性大型冷鏈物流基地將逐漸建成,預計未來幾年,冷鏈物流,尤其是水產(chan) 品冷鏈物流將會(hui) 出現一個(ge) 爆發性的增長。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