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7-23 10:22:59 泉州晚報

日前,福建省出台《進一步促進我省現代物流業(ye) 發展若幹措施的通知》,其中冷鏈物流業(ye) 迎來利好政策。據了解,截至目前,泉州市冷庫總庫容量達31萬(wan) 噸左右,位居全省第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合理布局冷庫資源,未來泉州冷鏈物流業(ye) 市場潛力巨大。
產(chan) 業(ye) 市場潛力巨大
據了解,我省在出台的《通知》裏指出,支持冷鏈物流項目建設。支持企業(ye) 建設、改造產(chan) 地預冷設施、集配中心、銷地低溫配送中心、冷藏庫,購置節能環保的冷鏈運輸車輛和零售終端、冷藏設備。對投資額300萬(wan) 元以上的項目最高可按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單個(ge) 項目最高可享受150萬(wan) 元補助。
“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對於(yu) 豐(feng) 富食品市場,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市場有效均衡供應,降低消費者成本意義(yi) 重大,已經成為(wei) 經濟有利增長點。”福建閩台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世哲分析。
據介紹,目前,國內(nei) 外冷鏈物流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有數據顯示,我國果蔬冷鏈流通率僅(jin) 為(wei) 10%,而美國、日本及歐洲則達到了80%至100%;也因此,蔬菜采摘後的損失率我國為(wei) 25%至30%,而發達國家在5%左右。“如果能將果蔬損耗率從(cong) 當前的30%降到5%,那麽(me) 每年可節約1000多億(yi) 元。”
泉州市冷凍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張時正告訴記者,日常生活中,人們(men) 對易腐食品消費占比超過30%,而溫度每上升6℃,食物中細菌的生長速度就會(hui) 快一倍,產(chan) 品保質期隨之縮短一半。而處在低溫環境下的食物,大多數微生物生長繁殖都能被抑製。“零下18℃低溫環境下,食物能保存18個(ge) 月,而零下23℃則能保存23個(ge) 月。”
投產(chan) 庫容量約為(wei) 26萬(wan) 噸
昨日,在福建閩台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有限公司零下23℃低溫庫裏,工人們(men) 在白茫茫的冷氣中忙碌地搬運一箱箱雞肉串。“冷庫外的冷鏈物流車正在等待裝貨,之後將被分送到泉州市區各大零售市場銷售。”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張時正透露,目前,全市庫容量在500噸以上的冷庫企業(ye) 有70多家。同時,晉江羅山、東(dong) 石,石獅祥芝、鴻山等多個(ge) 庫容量在1萬(wan) 噸以上的冷庫或正在建設或即將投用。“已投產(chan) 的整體(ti) 庫容量為(wei) 26萬(wan) 噸左右。如果再加上在建或將投產(chan) 的冷庫,泉州整體(ti) 庫容量大約為(wei) 31萬(wan) 噸。”
泉州一家冷凍企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冷庫庫容率隨著季節不同,波動很大,每年夏季,即7月至9月是冷凍企業(ye) 的淡季,公司保鮮庫(溫度保持在0至5℃)的庫容量為(wei) 5000噸,目前庫容率僅(jin) 為(wei) 50%,主要儲(chu) 存新疆紅棗、川芎、蔥等農(nong) 產(chan) 品;而每年3至4月則是旺季,冷庫滿滿當當,其中銷往國外的胡蘿卜就可以達到3000噸。“整體(ti) 來說,全年庫容率在70%左右。”
仍處在初級階段
這些年來,盡管泉州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處於(yu) 持續發展當中,但是在王世哲看來,提升的速度較為(wei) 緩慢,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
“70%也是泉州冷庫企業(ye) 全年整體(ti) 的庫容率。”王世哲坦言,但是30%的空置率並不意味著冷鏈物流行業(ye) 已經飽和,原因在於(yu) 冷庫資源布局並不合理。比如,靠海的冷庫為(wei) 生產(chan) 性冷庫,主要作為(wei) 水產(chan) 品收購加工點;靠內(nei) 陸的冷庫主要成為(wei) 流通貿易的倉(cang) 儲(chu) ;還有一些蔬果、肉品加工企業(ye) 自身配套冷庫。整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還不成規模。“同時,泉州冷鏈物流企業(ye) 多數規模小,一些企業(ye) 管理上未能達到國家標準,製約了行業(ye) 的發展。”
“促進泉州冷鏈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之一為(wei) 集中式較大規模的發展,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張時正認為(wei) ,比如,福州的冷庫大多“駐紮”在馬尾港附近;而漳州一個(ge) 東(dong) 山島冷庫的庫容量就有近30萬(wan) 噸。“集聚效應增加了當地冷庫的影響力,也吸引全國各地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的流入。”
此外,王世哲分析,除了內(nei) 貿流通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港口建設,讓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泉州登陸,並向全國各地分撥。“農(nong) 產(chan) 品進出口的市場空間相當巨大,單單從(cong) 台灣進口的魷魚、秋刀魚、金槍魚,一年就有70多萬(wan) 噸。”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