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30 10:20:29 互聯網

“當我聽說這個(ge) 行業(ye) 有一群人,把約炮APP等同於(yu) “互聯網+物流”的時候,逢人便大談大數據,鼓吹自己是改變物流改變世界的時候,我認為(wei) 這是行業(ye) 的悲哀,其實我們(men) 就是一個(ge) 車軲轆,連發動機都算不上,當你盲目樂(le) 觀,不諳世事,沒有落地紮根到一線,天天坐在辦公室,寫(xie) 字樓的時候,你何談引領?你何談拯救?你何談改變?你認為(wei) 你可以拯救整個(ge) 世界,其實整個(ge) 世界都救不了你。坐下來,冷靜的反思,多去想想做不到的,比打著雞血往前衝(chong) 要好得多,還是那句話:一份事業(ye) ,要讓自己做一個(ge) 導體(ti) ,通過自己讓別人發光發熱。”——滿意通達徐磊
互聯網行業(ye) 的“地推”推不動“物流”
地推是互聯網行業(ye) 最近興(xing) 起來的很火爆的方式,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是效果明顯,我們(men) 今天還原一下目前的地推做法:在金錢的驅動下,常見的玩法是地推的員工遍布大街小巷做著推廣,一般情況是你下載了我的APP,我就給你紅包和現金,這種情況下誰不下載,好像都會(hui) 被認為(wei) 是傻子,於(yu) 是效果明顯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等你走了,卸載APP的情況就比比皆是了。
還有的玩法是給目標對象錢,讓他們(men) 幫著刷單,刷一筆單的提成都在100元左右,這是在上演現實版的掩耳盜鈴。在好多人眼裏,地推其實是被逼出來的不是最好辦法的辦法,我曾經在江蘇常州到過一個(ge) 在傳(chuan) 說中信息化非常不錯的園區,然而一萬(wan) 多平方的信息大廳空空蕩蕩,無數的地推人員都在睡著覺,玩著手機,不是說他們(men) 不努力,而是門可羅雀和無從(cong) 下手,一個(ge) 沒有物流經驗的地推人員,去給一個(ge) 司機推廣APP,司機的疑問之處,都一問三不知,又有誰會(hui) 真正去用你的APP呢?
來說說我的真實例子吧:我曾經在全國尋找了70多家代理商,幾百號人在做地推,他們(men) 進去隻要一張口是信息化的,就被當成賣軟件的趕出來,有的連門都不讓你進,幾個(ge) 月下來,花去的錢不說,換來的使用者不足百人,這就是慘淡的實情,物流人對你的戒備和抵觸是短時間內(nei) 不可逾越的。地推或許在互聯網領域有效果,但是在互聯網+物流這個(ge) 維度上,真的是個(ge) 無底洞,因為(wei) 這個(ge) 行業(ye) 充滿的理性和固執的目標,它不是電商也不是便民的生活服務,粘合度本身就高。還有一個(ge) 根本就是其他類型的APP,地推的時候直接麵向的就是用戶,而物流不是,你推廣的APP多數是麵向司機和物流人,而貨主才是真正的用戶,但是當你去麵向貨主推廣的時候,貨主又往往有自己固定的用車夥(huo) 伴,已經形成熟關(guan) 係,所以對貨主的吸引力不強。但是方法並不是沒有,我覺得目前有一些APP是將貨主細分後聚焦,有針對性的合作,雖然規模不大範圍不廣,但是很見成效,值得借鑒。
互聯網人才與(yu) 物流人才之間隔著山
這兩(liang) 年讓我感受最痛苦的事情之一是,我可以找到懂物流的人才,我也可以找到懂信息化的人才,但是我一直在苦苦找尋的既懂物流又懂信息化的人才卻始終竹籃打水。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複合型人才是最大的發展瓶頸。
每每我跟同行和合作夥(huo) 伴聊起來,無不訴說著尋人之痛。如果我們(men) 的地推人員都是複合型人才,那又會(hui) 是什麽(me) 效果?如果我們(men) 的物流行業(ye) 擁有了一大批複合型的職業(ye) 經理人,那我們(men) 的物流又將會(hui) 是什麽(me) 樣子?
人才層麵還有一個(ge) 瓶頸,在互聯網風生雲(yun) 起的今天,互聯網人才的高薪和物流人才的低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物流行業(ye) 接受不了高薪的互聯網人才,而互聯網人才也大多不願意到物流行業(ye) 中去,在團隊內(nei) 部也會(hui) 因為(wei) 薪資待遇的差距而形成潛在的矛盾,這些都是我們(men) 亟需解決(jue) 的問題,當行業(ye) 呼喚複合型人才的時候,我認為(wei) 做人才培養(yang) 和輸送,或許是獨辟蹊徑,會(hui) 創出一份美好的藍天。
線上是一種自我陶醉
互聯網+物流,是最典型的新模式和傳(chuan) 統模式的交結,消化著固有的衝(chong) 突,磨合著發展的腳步,物流這個(ge) 傳(chuan) 統服務行業(ye) ,可以說不隻是傳(chuan) 統,有時候還呈現著原始,互聯網人試圖在找尋這個(ge) 行業(ye) 的痛點,然而你紮根到這個(ge) 行業(ye) 裏走一圈就會(hui) 發現,每一個(ge) 環節,每一個(ge) 參與(yu) 角色都有痛?幹線的網點支出、落貨費,搬運費,上門費,裝卸費各種費用的標準化和結算、貨源、手工操作、貨損貨差、上遊壓款、最後一公裏、時效等等,當一個(ge) 事物全是痛的時候他就沒有痛了,已經麻木,更沒有機會(hui) 。所以“互聯網+物流”,不是試圖去做一個(ge) 全能,去解決(jue) 所有的痛,你也解決(jue) 不了,聚焦一個(ge) 痛點,深挖掘就會(hui) 產(chan) 生機會(hui) 。我曾經癡迷於(yu) 大數據無法自拔,也曾想過去造假,但是這種想法轉瞬即逝,不過投資熱催生了一群投機者,為(wei) 了討好投資人,去刷數據,去偽(wei) 造數據的比比皆是,這種情況其實也不可厚非,然而這種方法會(hui) 產(chan) 生好處嗎?或者說會(hui) 產(chan) 生效果嗎?天天看著自己造出來的假數據,心裏是何種滋味?在這些假數據中,是否能夠尋找到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經營策略和市場方法?長此以往,從(cong) 自我欺騙到自我麻醉最終自取其亡。
“互聯網+物流”是一個(ge) 趨勢,但是互聯網人不代表物流的未來,隻有結合物流,找尋到帕累托最優(you) 的組合方式,沉澱下來,臥薪嚐膽,一邊摔倒,一邊爬起來,一邊受挫,一邊醒悟才能夠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方向比方法重要千倍萬(wan) 倍。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以實招硬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五部門主要負責人回應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 深入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 全國人大代表王誌賢: 深化發展“一單製”“一箱製”讓物流更暢通
- 全國人大代表吳仁彪: 科學預測低空經濟未來發展規模
- 學習《決定》每日問答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主要有哪些要求
- 截至1月底中國民營企業數量達5670.7萬戶
-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物流關鍵詞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下大氣力解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2024年全國全社會物流成本降低約4000億元,運輸成本降低了2800億元
- 市場監管總局局長羅文:今年將集中整治交通物流等領域的亂收費等問題
- 一圖速覽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