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19 09:31:11 中國經濟網

在江蘇南京江寧開發區菲尼克斯電氣物流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掃碼識別裝卸產(chan) 品。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快遞和物流服務已經深入到人們(men) 生活的方方麵麵。然而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角度看,無論快遞、物流都不僅(jin) 僅(jin) 是收件和投遞那麽(me) 簡單。“互聯網+物流”更非快遞、物流企業(ye) 簡單開發一個(ge) APP而已,而應該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條的延伸上找到突破口,從(cong) 平台角度延伸出數據、金融、流量等商業(ye) 價(jia) 值。把互聯網思維滲透到物流業(ye) ,商業(ye) 價(jia) 值將呈幾何級裂變——
今年5月,商務部發布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計劃提出,將在農(nong) 村電商、線上線下融合以及跨境電商等方麵創新流通方式,釋放消費潛力,解決(jue) 電商“最後一公裏”和“最後一百米”的問題。這對物流業(ye) 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隨著以網購為(wei) 代表的電子商務正成為(wei) 消費主流,該行業(ye) 若無法突破自身瓶頸,必將限製電子商務的壯大,而“互聯網+”無疑具備著顛覆物流、快遞企業(ye) 傳(chuan) 統的運營模式,使其再度煥發生機的能力。
快遞“傍上”電商
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行動計劃》將努力解決(jue) 的兩(liang) 個(ge) 瓶頸問題。一是解決(jue) 電商“最後一公裏”問題,如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農(nong) 村電商,完善其快遞配送、物流倉(cang) 儲(chu) 等基礎設施,同時,鼓勵電商企業(ye) 走出去,通過建設海外倉(cang) 儲(chu) ,打造境外物流體(ti) 係;二是打破電商“最後一百米”的瓶頸。
早在該計劃發布前3天,京東(dong) 商城就推出了醞釀已久的“眾(zhong) 包物流”新模式,即將外賣O2O的配送工作交給大眾(zhong) 來完成。其招聘頁麵顯示,隻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年滿18周歲即可應聘眾(zhong) 包兼職配送員,男女不限、時間自由,經培訓後上崗,每單配送完成後可獲得6元的收入。
京東(dong) 創新性的舉(ju) 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快遞配送過程中存在的“派件難”問題。擁有自營物流的京東(dong) 如此重視抵達用戶的“最後一公裏”,也讓其他快遞和電商公司出手“自助”。長期以來,快遞和電商企業(ye) 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guan) 係,但快遞企業(ye) 囿於(yu) 資金、規模等諸多限製,導致其自身運營模式存在缺陷且用戶體(ti) 驗不佳,最終限製了電商行業(ye) 的快速成長。正因為(wei) 如此,5月15日,圓通速遞對外宣布獲得阿裏巴巴聯手雲(yun) 峰基金的戰略投資,此次戰略投資完成後,菜鳥網絡將與(yu) 圓通開展更深層麵合作。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圓通和阿裏巴巴的合作是快遞巨頭與(yu) 電商巨頭首次直接對接,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由資本層麵帶動的深度整合,將給整個(ge) 市場帶來巨大影響和示範效應。快遞企業(ye) 和電商企業(ye) 的“結合”不僅(jin) 在資本層麵,也不僅(jin) 直接擴大了服務於(yu) 電子商務的快遞業(ye) ,更在於(yu) 快遞企業(ye) 能夠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you) 勢,在管理監控、運營作業(ye) 、金融支付等方麵實現信息共享,也就是實現整個(ge) 供應鏈信息化。此外,快遞企業(ye) 還能根據用戶的消費習(xi) 慣和需求,在線上為(wei) 用戶推出透明化、標準化的服務和各類線下體(ti) 驗,獲得增值收入,實現資本和運力的雙聚合。
物流玩起“拚車”
交通部運輸司的最新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物流行業(ye) 有700多萬(wan) 戶小微物流公司和2000多萬(wan) 名貨運司機。據了解,他們(men) 之間的信息極不對稱,每年有高達600多億(yi) 元的信息費支出且車輛有效利用率不足50%,回程空放嚴(yan) 重。
“互聯網+”恰好能解決(jue) 車輛利用率不足的“痛點”。從(cong) 去年開始,就有不少企業(ye) 利用物流信息平台來解決(jue) 貨車返程空跑問題,但很多平台隻是一個(ge) 貨配網站,無法徹底解決(jue) 整個(ge) 物流市場的運力過剩問題。北京“雲(yun) 鳥配送”平台的首席運營官何曉東(dong) 形象地表示,“開進來有9輛車的貨,但是出去隻有1輛車的貨。因為(wei) 沒有更多的貨,那麽(me) ,肯定有8輛車是要空著出去的。”
好在一些平台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模式。何曉東(dong) 用最近流行的打車模式作為(wei) 類比,“雲(yun) 鳥配送平台做的就是貨物配送界的‘專(zhuan) 車’。隻針對企業(ye) 服務,不針對個(ge) 人。當企業(ye) 的運送需求、同城配貨需求發到我們(men) 平台上來後,我們(men) 會(hui) 按照所有車輛的匹配來進行投標的。”北京速派得物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江鎮則表示,該公司的模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wei) 貨運版的“拚車”,與(yu) 其他平台全按整車作為(wei) 交易單元不同,速派得是將最低0.5個(ge) 立方米作為(wei) 交易單元。對於(yu) 用戶來說,可以“共享”一個(ge) 整車,降低各自的運輸成本。
何曉東(dong) 認為(wei) ,物流業(ye) 存在信息化程度低、行業(ye) 分散、效率較低等諸多不足,讓互聯網企業(ye) “有商機可乘”。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使得供需雙方找到了對接的平台,“線下找不到價(jia) 廉物美的,可以到線上平台找;線下找不到完全匹配、業(ye) 務模型相似的,還可以在線上平台找。”
園區整合供需
無論快遞還是物流,都不僅(jin) 僅(jin) 是收件和投遞那麽(me) 簡單,而是涉及整個(ge) 供應鏈體(ti) 係的問題,特別是與(yu) 電商企業(ye) 的有效銜接問題。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作為(wei) “小商品之都”的浙江省義(yi) 烏(wu) 市搭建了19個(ge) 電商園區,園區的孵化帶動了義(yi) 烏(wu) 日均快遞量突破百萬(wan) 件。
據浙江真愛網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金華介紹,真愛網產(chan) 業(ye) 園區有36家大型電商入駐,超過3萬(wan) 平方米的倉(cang) 儲(chu) 麵積,2014年實現產(chan) 值5億(yi) 元。園區致力於(yu) 打造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並提供整合解決(jue) 方案,構建電子商務優(you) 勢供應鏈。記者了解到,園區內(nei) 已經有EMS、申通、圓通、百世匯通等4家快遞企業(ye) 入駐,日均出貨量近5萬(wan) 件。
從(cong) 事家居用品銷售的沃之沃經理劉先生告訴記者,選擇與(yu) 真愛網商合作,看重的不僅(jin) 是園區的培訓學院與(yu) 人才培養(yang) 模式,還有一站式的倉(cang) 儲(chu) 物流體(ti) 係。由於(yu) 快遞公司駐點服務,公司每天6000多個(ge) 訂單全部由倉(cang) 庫直接發出,客戶體(ti) 驗有了較大提升。
產(chan) 業(ye) 園模式的興(xing) 起不僅(jin) 加快了電商的發展,也帶動了快遞業(ye) 的升級。申通快遞義(yi) 烏(wu) 分公司營銷總監楊劍表示,“申通在真愛網商產(chan) 業(ye) 園每天業(ye) 務量大約7000件左右,而公司大部分業(ye) 務都來源於(yu) 各大電商產(chan) 業(ye) 園。與(yu) 以往業(ye) 務分散在城市各個(ge) 角落不同,產(chan) 業(ye) 園的集中模式不僅(jin) 有利於(yu) 快遞業(ye) 降低勞動成本,更提高了收件效率。”
《行動計劃》提出,力爭(zheng) 在2016年底,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萬(wan) 億(yi) 元,網上零售額達到5.5萬(wan) 億(yi) 元。這意味著,快遞和物流企業(ye) 都將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用好“互聯網+”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互聯網+物流”不是快遞、物流企業(ye) 簡單開發一個(ge) APP而已,而應該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條的延伸上找到突破口,從(cong) 平台角度延伸出數據、金融、流量、營銷等商業(ye) 價(jia) 值,利用互聯網企業(ye) 的經營思維滲透物流業(ye) ,商業(ye) 價(jia) 值將呈幾何級裂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