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互聯網+”將與物流業產生“化學反應”

發布時間:2015-06-16 09:33:28 人民政協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當“互聯網+”的概念與(yu) 傳(chuan) 統的物流業(ye) 相結合,會(hui) 給傳(chuan) 統物流業(ye) 帶來什麽(me) 樣的衝(chong) 擊呢?能否創造一種新的互聯網物流生態?
  對這一問題,深耕物流行業(ye) 20多年的海程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希平有著深入思考:“‘互聯網+物流’正從(cong) 技術、設備、商業(ye) 模式等諸多方麵改變傳(chuan) 統物流業(ye) 的運作方式和效率水平,促進物流業(ye) 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物流’不是簡單的物理疊加,而將產(chan) 生‘化學反應’。”王希平表示,“互聯網+物流”並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當成一種工具,而是真正從(cong) 互聯網的角度去看待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用互聯網思維、信息化技術來改造傳(chuan) 統物流產(chan) 業(ye) ,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ou) 勢,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物流生態。
  傳(chuan) 統物流業(ye) 亟待轉型升級
  經過過去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貿易大國,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物流大國。但總體(ti) 而言,我國物流增長方式相對粗放,亟待“轉型升級”。
  “我國傳(chuan) 統物流業(ye) 服務功能單一,目前仍以倉(cang) 儲(chu) 、運輸為(wei) 主,不能提供有效的係統化物流服務,傳(chuan) 統物流信息化程度也比較低下,同時,商業(ye) 模式創新、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相對滯後。”王希平認為(wei) 。
  數據顯示,我國物流業(ye) 大約有超過1000萬(wan) 家大小不等的企業(ye) ,而行業(ye) 內(nei) 近50萬(wan) 億(yi) 元的產(chan) 值隻能實現60億(yi) 元的利潤。與(yu) 此相對應的是,我國物流成本明顯偏高———根據华体会登录界面去年發布的《中國采購發展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10.2萬(wan) 億(yi) 元,占GDP的比重為(wei) 18%,是美國8.5%的2倍有餘(yu) 。
  《報告》顯示,在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終成本的10%~15%,在發展中國家,各種低效現象導致物流成本顯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甚至更高。而對中國工業(ye) 企業(ye) 而言,物流費用占產(chan) 品銷售額9.1%,占生產(chan) 成本的30%~40%。如果企業(ye) 物流費用率每降低2個(ge) 百分點,則可新增企業(ye) 經濟效益2萬(wan) 多億(yi) 元。
  “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是衡量物流效率的標誌,該比重越低,表明單位GDP消耗物流資源越少、物流效率越高。物流成本高了,企業(ye) 效益就低了。”王希平表示。
  在他看來,目前,我國物流業(ye) 還沒有形成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型物流企業(ye) ,物流行為(wei) 單一、服務標準不統一、缺少合作與(yu) 交流,正成為(wei) 製約中國物流業(ye) 走向世界的基本因素。特別是在國際物流方麵,我國物流企業(ye) 的國際化能力不強,與(yu) 我國高增長的國際貿易相比,物流業(ye) 尚未形成與(yu) 之相配的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體(ti) 係,國際市場份額很低。
  “互聯網+”與(yu) “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
  “‘互聯網+物流’並不是簡單地建個(ge) 網站、做個(ge) APP平台,而是利用互聯網發展模式,在智能匹配、運營監控、金融支付等方方麵麵實現資源共享,物流大數據、足夠的資源合作,使物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改變整個(ge) 物流業(ye) 的運作模式和流程。”王希平認為(wei) 。
  在他看來,當前是物流業(ye) 發展的最好時機。
  “在‘互聯網+’與(yu) ‘一帶一路’戰略下,物流行業(ye) 正迎來新的機遇與(yu) 挑戰。”王希平表示,當前,在全球經濟一體(ti) 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ye) “走出去”,“中國製造”賣出去,同時,還要把外國商品買(mai) 進來,都需要全球物流一體(ti) 化做基礎支撐,物流業(ye) 的發展將促進區域間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合作,同時推動國內(nei) 產(chan) 業(ye) 布局優(you) 化調整。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