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6-09 09:27:56 中國民航網

長江中遊,三角互聯互通,正織起臨(lin) 空經濟的大網。
前不久,國務院批複《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著重強調了武漢城市圈、湖南長株潭城市圈、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三圈”中的三個(ge) “核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要建設高效便捷的空運網絡。
按照《規劃》,將在空運網絡建設和互聯方麵有一係列動作:強化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發揮南昌昌北機場等幹線機場作用,增加國內(nei) 外運輸航線。完善支線機場布局,優(you) 化航線網絡,加大城市群與(yu) 全國主要城市的航班密度。加快武漢、長沙、南昌等臨(lin) 空經濟區建設步伐。
目前,中三角地區三個(ge) 核心城市武漢、長沙、南昌都在發展各自的臨(lin) 空經濟;同時,在航空經濟網絡布局方麵,這三個(ge) 城市也都動作頻頻。
2300餘(yu) 籠蜜蜂的“春運”
5月10日,一場曆時一個(ge) 多月的“蜜蜂春運”任務終於(yu) 完成,共2300餘(yu) 籠來自湖北、湖南的蜜蜂,分批次經武漢天河機場運往哈爾濱、長春。對來自湖北仙桃的蜂農(nong) 王義(yi) 兵而言,這是他今年的第一項重要工作。
2300籠蜜蜂,是王義(yi) 兵和他的老朋友,來自黑龍江的張世元一起委托南航運輸的。在過去的幾年裏,每年這個(ge) 時候,他們(men) 就會(hui) 找到南航湖北分公司貨運部的銷售管理人員,聯係蜜蜂托運業(ye) 務。今年的蜜蜂承運工作,從(cong) 4月5日就已開始。
黑黑瘦瘦的張世元是個(ge) 健談的老頭,一口東(dong) 北口音,大家都叫他老張。他創辦了自己的蜂蜜品牌,關(guan) 於(yu) 養(yang) 蜂的科研工作也有模有樣,還擔任了黑龍江省南北籠蜂研究所的所長。40歲出頭的王義(yi) 兵則顯得帥氣,現在是仙桃市九頭鳥養(yang) 蜂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從(cong) 2010年開始通過南航湖北分公司發運蜜蜂,今年已經是第5個(ge) 年頭。
2014年,老張送走蜜蜂700多籠,今年則共要運走1500多籠蜜蜂,比去年翻了一倍還多。事業(ye) 起步幾年的王義(yi) 兵今年也發運了700多籠的蜜蜂,他倆(lia) 的加起來有2300餘(yu) 籠,而每籠裏麵都有約1.8萬(wan) 隻的蜜蜂,這就像一場“蜜蜂的春運”。
4月湖北的油菜花開,老張帶著他的蜜蜂,跟著花期從(cong) 海南到廣州再到湖北,最後到東(dong) 北。“除了在湖北、湖南采油菜花以外,每個(ge) 地方不同的花采的蜜也不同”。據老張介紹,自己的一部分蜜蜂是從(cong) 長沙收購而來的,轉運至武漢後再統一打“飛的”運往東(dong) 北。
“相比公路運輸,飛機運輸最大的好處是時間短,蜜蜂存活率近乎100%。”王義(yi) 兵介紹。今年9月,他還打算帶著他養(yang) 的蜜蜂參加在韓國舉(ju) 行的國際養(yang) 蜂大會(hui) 。如果有可能,他還希望今後能夠通過南航武漢直飛莫斯科的航班,開展國際業(ye) 務,把湖北的蜜蜂銷到國外。
據了解,打“飛的”的不隻是蜜蜂,5月份還有湖北的魚苗和小龍蝦,這些將“飛往”長沙、成都、北京、南寧、昆明等地。
三地航空樞紐聯網
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長沙、武漢、南昌3座中部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分別為(wei) 1802.1萬(wan) 人次、1727.7萬(wan) 人次和725萬(wan) 人次,增幅分別為(wei) 12.6%、10%和6.3%,其中長沙機場和武漢機場旅客吞吐量分別位居全國第12、第13。
航空方麵,中部地區武漢與(yu) 長沙一直在相互追逐競爭(zheng) 。但編織臨(lin) 空經濟的互聯網,更重要的是協調與(yu) 合作,增加彼此間更多的聯係。
自去年下半年起,南航湖北分公司逐步推出周邊城市始發到武漢,中轉武漢出發國際和地區航班的空鐵聯運產(chan) 品,並免費贈送往返武漢高鐵票,從(cong) 火車站到機場也有車免費接送。截至目前,該產(chan) 品已覆蓋周邊宜昌、恩施、荊州、十堰、襄陽、黃石、鹹寧、鄭州、南京、合肥、長沙、嶽陽、南昌等15座城市,為(wei) 武漢—舊金山、武漢—莫斯科等武漢出發的國際航線輸送了大量客源。
作為(wei) 兄弟公司,南航湖南分公司去年也開通了長沙—法蘭(lan) 克福航線。“過去,武漢、荊州、鹹寧等地旅客前往法蘭(lan) 克福需經北京、上海中轉外航航班。通過協調,湖北分公司也在幫助引導武漢等地旅客通過空鐵聯運到長沙乘機,實現合作共贏。”南航相關(guan) 人士介紹。
據了解,現在,南航湖北分公司開通的國際直航航線已經有9條,通過武漢、長沙樞紐機場中轉的航線則更多。東(dong) 航、國航也都表示,在今後,會(hui) 在“中三角”開通越來越多的國際航線。
湖北機場集團副總經理朱學慶說,目前武漢天河機場設計容量為(wei) 每小時起降飛機30架次,目前實際起降量已達到33架次。受製於(yu) 此,不少航空公司想增開航班卻飛不了,“客人來得再多,也沒辦法”。
不僅(jin) 武漢,長沙也麵臨(lin) 著同樣的困局。因此,從(cong) 前兩(liang) 年開始,兩(liang) 地機場不約而同開工擴建,建設第二跑道。一旦第二跑道建成,機場通航能力翻倍,將吸引大量航班、旅客集聚。據了解,武漢天河機場第二跑道將於(yu) 今年6月建成,而長沙機場第二跑道將於(yu) 今年底建成。
無論誰將成為(wei) 中部民航客運的老大,武漢、長沙、南昌之於(yu) 湖北、湖南和江西,都是各地的核心樞紐。《規劃》明確提出,重點完善武漢、長沙、南昌等機場的樞紐功能,進一步提升在全國的地位,建設以樞紐機場為(wei) 核心,多種交通方式匯集的“零距離換乘”“一體(ti) 化”的綜合交通樞紐,打造長江中遊國際航空港。
齊鋪航空經濟大網
在臨(lin) 空經濟網絡布局方麵,武漢、長沙、南昌三兄弟城市可謂動作頻頻。
近年來,武漢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尤其是在機場國際和地區航線方麵,與(yu) 主要國外城市的交往越來越便利。武漢今年還將開通至名古屋、靜岡(gang) 、悉尼、倫(lun) 敦等地航線,國際航線將可通達歐洲、美洲、亞(ya) 洲、大洋洲,成為(wei) 繼北上廣蓉之後,中國內(nei) 地第5個(ge) 直航四大洲的城市。但是,要盡快做大航空的客運量和貨運量的規模,加快建設臨(lin) 空經濟區,打造空港新城,武漢必須自己要有天河機場運營的話語權。
此外,湖北省正在打造包括武漢市黃陂、東(dong) 西湖和孝感市在內(nei) 的漢孝臨(lin) 空經濟區。
湖南省正積極建設支線機場。當地政府認為(wei) ,發展支線航空是改變欠發達局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加快基礎產(chan) 業(ye) 布局的重要策略之一。去年12月23日,衡陽南嶽機場正式通航,首期開通兩(liang) 條航線,填補了湖南省中南地區沒有民用航線的空白。
“如果沒有衡陽機場,富士康就可能不會(hui) 入駐衡陽。”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董事長劉誌仁此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為(wei) 配合湖南省和長沙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將在長沙機場和長沙市區之間打造一個(ge) 集物流、配載、倉(cang) 儲(chu) 、會(hui) 展、旅遊、高新技術出口加工等為(wei) 一體(ti) 的“臨(lin) 空經濟走廊”。
而在擁有全國領先航空工業(ye) 的基礎上,2014年南昌市航空發展資金總額為(wei) 5000萬(wan) 元,主要支持加密或優(you) 化至北京、上海、廣州三大門戶機場的航班。
同年,《南昌臨(lin) 空經濟區發展規劃(2014年~2025年)》獲批複。據了解,南昌臨(lin) 空經濟區有四大戰略定位:中部地區重要航空樞紐和對外開放門戶,長江中遊高端產(chan) 業(ye) 集聚區和綠色智慧空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區和改革創新示範區,昌九一體(ti) 化發展的戰略支點和強力引擎。到2025年,臨(lin) 空經濟區將實現生產(chan) 總值1000億(yi) 元,集聚100萬(wan) 人,建成國內(nei) 大型客運航空樞紐和中部國際貨運航空樞紐,形成具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臨(lin) 空產(chan) 業(ye) 體(ti) 係,臨(lin) 空經濟區基本成形。
此番《規劃》獲批,為(wei) 武漢、長沙、南昌這三個(ge) 城市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創造了大好機遇。對此,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介紹,2000年中國科學院課題組的一項研究表明:以武漢為(wei) 核心的長江中遊經濟圈,正在成為(wei) 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之後,中國第4個(ge) 快速發展的經濟增長極。
“隨著世界經濟進入以城市經濟發展為(wei) 主導的時期,將三省的單項優(you) 勢有機結合成整體(ti) 優(you) 勢,使之成為(wei) 帶動中部經濟發展的增長極是完全可能的。長江中遊地區要在下一輪競爭(zheng) 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走聯合發展的道路,通過分工協作,建立具有競爭(zheng) 力的城市群或城市帶”。秦尊文說,長江中遊城市群未來最大的空間,在於(yu) 產(chan) 業(ye) 互補。長江中遊城市群,亦可形成有序競爭(zheng) ,打造各自優(you) 勢,最終形成強大合力,強勢崛起,成為(wei) 中國經濟新增長極。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