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鋼鐵電商尚“有頭無緒” 又來鋼鐵“互聯網+”

發布時間:2015-04-24 09:53:33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直到今年開春之前,鋼鐵業(ye) 界最熱門的話題還隻是“鋼鐵電商”。傳(chuan) 統“搬磚”式的鋼鐵貿易已難以為(wei) 繼,向電商轉型勢在必行,不過尚是“初程初啟”,可謂“有頭無緒”。但是,開春之後,隨著“互聯網+”新理念的迅疾傳(chuan) 播,鋼鐵業(ye) 界最熱門的話題馬上向鋼鐵“互聯網+”升級。
  話題怎麽(me) 熱都沒關(guan) 係,不過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怎麽(me) 辦”這個(ge) 實題上來的。
  傳(chuan) 統鋼貿“流水落花”
  經濟下行,是“水落而石出”的良機。過去看不清楚或者不願看清楚的東(dong) 西,到這時候,你不想看都不行。
  傳(chuan) 統鋼貿,就是這樣子。據华体会登录界面鋼鐵物流專(zhuan) 委會(hui) 提供的一份行業(ye) 調研報告,自2012年鋼貿危機以來,在“溫水煮青蛙”式的慢跌行情及價(jia) 格無支撐可尋的心理煎熬下,眾(zhong) 多貿易商逐漸退市。據不完全統計,上海近70%、全國其它地區近30%的鋼貿商退出行業(ye) ,全國鋼貿商數量從(cong) 20萬(wan) 家迅速縮減到10萬(wan) 家左右,市場活躍度進一步降低,行業(ye) 重新洗牌在所難免。
  當然,以上的統計數據,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調查結果和測算。但是有一點幾乎可以說是肯定的:傳(chuan) 統商貿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已經走到盡頭。這種“盡頭”式的暗淡,已不是一種感覺,而是可以用“數目字”清晰地進行“描繪”:
  ——微利無利已成市場常態。估計整個(ge) 傳(chuan) 統鋼貿界,六成以上鋼貿企業(ye) 噸鋼淨利低於(yu) 10元。近半數的企業(ye) 已對自己的盈利能力沒有信心,近年來不斷調低自己的盈利預期,有的已經在評估自己年度的虧(kui) 損控製範圍。
  ——盈利來源單一導致利潤低下。大部分傳(chuan) 統鋼貿商的盈利來源仍主要是“倒買(mai) 倒賣”賺差價(jia) 。這種傳(chuan) 統的“低買(mai) 高賣”的單一模式,時至今日已不能適應市場形勢的變化。
  ——融資問題成最大製約因素。有評估認為(wei) ,至少六成以上企業(ye) 自有資金低於(yu) 3000萬(wan) 元,若去掉包含其中的注冊(ce) 資金、固定資產(chan) 等,實際用於(yu) 經營的流動資金可能還不足注冊(ce) 資金的十分之一。
  其實,在不少鋼鐵業(ye) 界的人看來,傳(chuan) 統商貿的問題,早在市場“紅火”的時候,已在悄悄積累。到了該“水落石出”時,總體(ti) 爆發。鋼貿危機,重複質押貸款,當然是“經濟無德”和“經濟不規”的問題,但實質卻是行業(ye) 模式難以為(wei) 繼的一種根本上的“征象”。鋼鐵本身賺不到大錢了,他才會(hui) 想著法子“借鋼鐵”做鋼鐵之外的事兒(er) 。
  鋼鐵電商“燒錢”何時了?
  盡頭之處,即起頭。傳(chuan) 統鋼貿之“末代”,就是鋼鐵電商之“初代”。任何創新,“飛來峰”是極少的,甚至沒有,都是借著“末代”的肩膀而登高的。其實,創新在某種意義(yi) 上是對“疑無路”式的失敗的一種“深情擁抱”。
  目前,在全國鋼鐵電商業(ye) 界走得最快、做得相對最完備的上海鋼聯屬下的鋼銀平台,在電商運營新模式的設計上,對於(yu) 舊模式的“針對性”是極強的。上海鋼聯董事長朱軍(jun) 紅在與(yu) 記者的交流中,總體(ti) 說了電商的三大好處:一是透明;二是高效;三是安全。每說一點,都會(hui) 與(yu) 傳(chuan) 統商貿中暴露出來的“難以為(wei) 繼”處進行對應性的比較。鋼鐵電商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行業(ye) “難以為(wei) 繼”處的“為(wei) 繼之法”。
  據华体会登录界面鋼鐵物流專(zhuan) 委會(hui) 的最新調查,目前全國鋼鐵類電子交易平台已增至178家,在全國大宗電商平台總數中占到27。6%左右,呈現“井噴”態勢。去年全國第三方鋼鐵電商平台交易量(自營+撮合)超過6000萬(wan) 噸,總交易額破2000億(yi) 元大關(guan) ,全國鋼材網上銷售量的占比已悄悄達到了近10%。
  “現在,各家都在試,很難說已找到了一種成熟的、放之行業(ye) 皆準的盈利模式。”朱軍(jun) 紅等業(ye) 內(nei) 人士說。但是,有一點卻是繞不過去的:不管今後鋼鐵電商會(hui) 在哪一種盈利模式上“穩定”下來,其先決(jue) 的基礎條件是形成電商平台的產(chan) 業(ye) 鏈“閉環”。這裏麵,有一個(ge) “辯證關(guan) 係”:電商平台應該是最開放的平台,同時又是不能有“敞口”的平台。最開放,就是它向社會(hui) 上的一切有關(guan) 聯和合規的資源開放;無“敞口”,就是開放平台在完成資源集納之後,要形成采購、銷售、融資、結算、運輸、配送等“前後道”環節的閉環運作,以此降本增效、保障安全、控製風險。上海鋼聯的鋼銀平台基本完成了這個(ge) 閉環,最新推出的“運鋼網”一上線,運營效果就顯現出來,車輛、線路、往返路程等等因素的平台配置,大大提高了效率,壓縮了物流成本。
  但是,對於(yu) 國內(nei) 大部分的鋼鐵電商平台來說,目前的狀態要比這“原始”得多,基本還是處於(yu) 信息撮合和交易撮合的階段。電商經濟的最突出特點是“共享經濟”,共享意味著在交易撮合上將長期處於(yu) “免費時代”。從(cong) 這個(ge) 基本點出發,如果鋼鐵電商想在交易環節賺大錢,那無疑是外行的“緣木求魚”。現實的路徑隻能是,以免費求“人氣的集聚”;在人氣的背後“延伸開拓”,在物流和融資等衍生環節醞釀未來的“大事業(ye) ”。
  這個(ge) “大事業(ye) ”,阿裏巴巴等消費品互聯網行業(ye) ,走在了前麵。像鋼鐵這樣的B2B電商,企業(ye) 對企業(ye) 、產(chan) 業(ye) 對產(chan) 業(ye) ,“前景很光明、份量也很重”,但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出來,隻能落實在“自古成功在嚐試”的這一句老話上。
  鋼鐵“互聯網+”如何做“加法”?
  鋼鐵電商尚“立足未穩”,鋼鐵“互聯網+”的一張更大的“網”已經覆蓋而來。一下子,在這張更大的“網”中,鋼鐵電商將退居“網格”或者“網眼”的位置。
  鋼鐵“小網”與(yu) “大網”的關(guan) 係,已經引發業(ye) 界的思考。作為(wei) 中國鋼企的領頭者,寶鋼的探索應該說是比較領先的。寶鋼股份總經理戴誌浩最近詳細地作了相關(guan) 的介紹。在他看來,電商一開始是在“線上”做大影響力,但一旦“做大”後,馬上就會(hui) 麵臨(lin) 最大的難題,就是“線下”的實體(ti) 。鋼鐵電商更是如此。
  寶鋼在國內(nei) 外同行中,一個(ge) 比較獨特的優(you) 勢就是,從(cong) 20年前就開始建立一個(ge) 相對完善的線下實體(ti) 網。今後,虛擬網和實網“兩(liang) 網融合”,就是最理想的狀態。到目前為(wei) 止,寶鋼在全國各地已經有60多家加工配送中心,未來還會(hui) 進一步加大這一方麵的投入。這是目前國內(nei) 任何一家鋼廠、任何一個(ge) 貿易商、任何一個(ge) 電商交易平台都不具備的。
  接下來,鋼鐵“互聯網+”的那個(ge) “加號”,就會(hui) 在整個(ge) 鋼鐵業(ye) 的製造、貿易等領域進行“智慧整合”,利用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不僅(jin) 把企業(ye) 內(nei) 部的邊界打通,而且將站在行業(ye) 的高度,跨行業(ye) 地打通和上遊供應商、下遊用戶係統之間的邊界。未來,通過電商這個(ge) 平台,可以幫助鋼廠找到最終用戶,可以讓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的物流效率最高。鋼廠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汽車廠新接訂單的變化,以此來決(jue) 定要生產(chan) 什麽(me) 鋼材。
  在新近的一次“創新大講堂”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麵對南洋模範中學的高中生發表演講時說,“互聯網+”的關(guan) 鍵在於(yu) 那個(ge) “+”,它不是虛幻的東(dong) 西,而是要實實在在與(yu) 社會(hui) 和生活結合。這一點與(yu) 戴誌浩不謀而合。寶鋼股份總經理也認為(wei) ,互聯網不是“為(wei) 互聯網而互聯網”,互聯網隻有和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嫁接在一起的時候,對整個(ge) 社會(hui) 創造的價(jia) 值才會(hui) 更多。
  但是,記者記得更牢的一句話,卻是南模的高中生與(yu) 張傑校長互動時說的一句話:再大的變化中,總有不變的東(dong) 西在。有時,這個(ge) 不變的東(dong) 西比變化更重要。
  也許,這個(ge) 不變的東(dong) 西,就是生活的內(nei) 在核心。古人解釋周易的“易”字,說“易有三義(yi) ”:簡易、變易和不易。再讓人目迷五色的東(dong) 西,你能看出那個(ge) “不易”來;再複雜的東(dong) 西,你能看出那個(ge) “簡易”來,也許才能真正理解創新的真義(yi) 。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